一、单选题
1、“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 )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个体差异性
答案解析:
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性。
2、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 。
A 职业知识的差异
B 职业理念的差异
C 职业能力的差异
D 职业认同的差异
答案解析:
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职业理念的差异 。
3、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 。
A 综合性取向
B 选拔性取向
C 发展性取向
D 同一性取向
答案解析: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 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 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 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答案解析:
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
A 业务水平
B 工作态度
C 工作成绩
D 工作年限
答案解析:
关于教师考核,《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不包括对工作年限的考核。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
A 机会公平
B 过程公平
C 结果公平
D 区域公平
答案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是机会平等,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7、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罚打手心30下。班主任的这种做法( ) 。
A 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B 错误,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C 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
D 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
答案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王某和郑某都是年满十周岁的小学生,两人在课间争吵扭打,老师未能及时制止,王某不慎击中郑某耳部,导致郑某失聪。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
A 郑某和其监护人
B 王某和学校
C 郑某和学校
D 王某和其监护人
答案解析:
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王某和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项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王某是导致郑某失聪的直接责任人,因此也应当承担责任。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馆是()。
A 展览馆
B 纪念馆
C 图书馆
D 影剧院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
10、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推进当地教育发展,决定设置一批重点学校并给予财政、师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设置重点学校有利于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B 设置重点学校有利于打造本地教育品牌
C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权设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
D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权设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
答案解析: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11、学校派张老师参加省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应扣除张老师500元的绩效工资。学校的这项规定( ) 。
A 节约了办学成本
B 加强了经费管理
C 体现了按劳取酬
D 侵犯了教师权利
答案解析:
学校的这项规定侵犯了教师权利,因《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立足于() 。
A 教育和保护
B 教育和处分
C 预防和惩戒
D 保护和管教
答案解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3、“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
A 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 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 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意注重能力的提升
D 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答案解析:
题目中句子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智慧像水源一样永不枯竭 他的行为可以成为别人的学习榜样,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 。
14、小宇上课时经常插话,老师生气地说:“管住你的嘴,不然我就封住你的嘴。”老师的做法( )。
A 错误,应该杜绝当堂批评
B 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识
C 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D 正确,应该加强课堂管理
答案解析:
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 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5、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面对。这表明刘老师具备( )。
A 健康的职业心理
B 丰富的学识修养
C 较强的教育能力
D 高尚的职业道德
答案解析:
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的面对。这表明刘老师具备健康的职业心理。
16、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该老师的做法( ) 。
A 反映教学需要
B 体现敬业精神
C 违背教育规律
D 违背师德规范
答案解析:
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该老师的做法违背师德行为规范。
17、下列选项中,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 。
A 电话机的发明和利用
B 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C 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
D 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
答案解析: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18、下列著作中,中国古代科学家宋应星所写的是( ) 。
A 《梦溪笔谈》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九章算术》
答案解析:
沈括—《梦溪笔谈》、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九章算数作者不可考。
19、下列人物中,与“乌江自刎”密切相关的是( )。
A 陈胜
B 项羽
C 刘备
D 秦始皇
答案解析: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2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 )。
A 《狂人日记》
B 《阿Q正传》
C 《祝福》
D 《女神》
答案解析:
《女神》不属于鲁迅作品,其作者是郭沫若。
21、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公元1976年是农历丙辰年,据此推算,公元1977年应该是( ) 。
A 农历丁巳年
B 农历戊午年
C 农历丙寅年
D 农历辛亥年
答案解析:
据此推算,公元1977年应该是农历丁巳年。在中国古代历法中记年通过天干加地支的组合来完成,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下一年的天干地支是上一年按顺序后移一位,例如甲子的下一年是乙丑。若想答对类似的题,需要把天干地支背下来。天干地支60年一循环,既某一年是甲子年,60年后还是甲子年,所以古称一甲子是指60年的时间。
22、在下列传统节日中,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 )。
A 清明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元宵节
答案解析:
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端午节。该题考察的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传统节日的了解。 春节在此就不解释了;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 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重阳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等习俗。
23、在下列中国戏曲种类中,最早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
A 京剧
B 粤剧
C 昆曲
D 黄梅戏
答案解析: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我国戏曲类别中最早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中国大陆第一部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是( )。
A 《本命年》
B 《一个都不能少》
C 《霸王别姬》
D 《红高粱》
答案解析:
1988年,由张艺谋指导的电影《红高粱》获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25、对下面油画作品的作者和名称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拉斐尔的《蒙娜丽莎》
B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C 拉斐尔的《大公爵的圣母》
D 达·芬奇的《大公爵的圣母》
答案解析: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意大利著名画家。他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
26、下列关于网络百科全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百科全书的词条主要是由网络用户创建的,对创建者的身份没有限制
B 网络百科全书的词条是由网络编辑创建的,只有网络编辑才有权创建和编辑
C 网络百科全书是动态开放的,网络用户可以随时对其中的词条进行编辑修改
D 网络百科全书不追求知识的权威性,所以对词条的解释不一定准确和完整
答案解析:
网络百科全书有好多种,例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搜搜百科等,有兴趣的同学打开百度了解下百度百科。网络百科的一个特点是自由、免费、内容开放,例如最著名的维基百科它的理想就是要创造每个人都可参与编写、每个人都可免费分享的网络百科全书。因此限定特定的“网络编辑”才有权创建和编辑是错误的。
27、下列图标所代表的软件属于下载工具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
A选项是RealPlayer、C选项PPlive、D选项是暴风影音、B项是快车。除B外均是视频播放软件属于下载工具。 平时不用电脑娱乐上网的同学想答对这道题是不容易的。
28、如果“只有你去比赛,我才去观战”为真判断,则下列为假的一项是( )。
A 你去比赛,我去观战
B 你不去比赛,我也不去观战
C 你去比赛,我不一定去观战
D 你不去比赛,我去观战
答案解析:
如果“只有你去比赛,我才去观战”为真判断,你不去比赛,我去观战则为假。
29、“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 ) 。
A 张老师没参加培训
B 张老师参加了培训
C 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
D 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
答案解析:
“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 需增加的一项是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
二、材料分析题
星期二的早上,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王老师走进教堂,笑容满面地对同学们说“大家看,外面的雪景多漂亮,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好好玩一下吧”学生们欢呼雀跃,奔向门外。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讨论雪花的形状、特点,王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观雪、玩雪,即兴吟诗作对。下课时间快要到了,王老师召集大家说“下午作文课的任务是写一篇记叙文,我相信大家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
30、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学行为
正确答案: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王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对雪景进行细致观察,直观感知,独立地分析、探索来实现写作的目标,让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完全承担着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不是将自己的教师意志强加于学生之上,而是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与主观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自然知识、写作技能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观。
三、材料分析题
班里新转来一位贫困学生,由于遭遇了种种生活的变故而悲观消极,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不信任老师。苏老师细心地观察这位新同学,主动和他交流,但没能使他有所改变。一天早上,苏老师发现学校新栽下的小树需要护理,就请这位同学跟他一起去照顾小树。在劳动过程中,苏老师很自然地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他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兴奋的神采。后来,这位新同学慢慢变得积极、活泼起来。
31、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 首先,该教师的作法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这一理想要求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苏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立志帮助这名学生使其有所改变,并为此而努力。其次,该教师的作法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的要求。苏老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最终帮助该学生变得积极、活泼起来。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
四、材料分析题
《朋友与信》 (梁漱溟)
朋友相信到什么程度,关系的深浅便到什么程度。不做朋友则已,做了朋友,就得彼此负责。交情到什么程度,就负责到什么程度。朋友不忠,是很大的憾事 。如同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处不好是一样的缺憾。交朋友时,要从彼此心性认识,做到深刻透达的地方才成。若相信的程度不到,不要关系过密切了。朋友之道,在中国从来是一听到朋友便说“信”字。但普通之所谓信,多半是“言而有信”的意思,就是要有信用。这样讲法固不错。但照我的经验,我觉得与朋友往还,另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信,但讲法却不同,不是信实的意思,而是说朋友与朋友之间要信得及,信得过。所谓知己的朋友,就是彼此信得及的朋友。我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智慧与情感,了解他的心性与脾气。清楚了这人之后,心里便有了把握,知道他到家。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了解之谓也。片面的关系不是朋友,必须是两面的关系,才能发生好的感情。因为没有好的感情便不能相知。彼此有感情,有了解,才是朋友。既成朋友,则无论在空间上隔多么远、在时间上隔多么久,可是我准知道他不敢背离。此方可谓之为信。
32、朋友之道中的“信”,作者的看法和普通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对于朋友之道的“信”,作者的看法是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而普通的看法是要言而有信,要讲信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3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可谓之为信”?
正确答案:作者认为,朋友之间首先要知根知底,包括对对方的智慧与情感、心性与脾气等方面的了解,这是建立“信”之道的前提;其次,朋友之间要共同参与,互相了解相互信任,构建双方之间的和谐关系;然后,朋友之间要坚定,不受时空的阻碍,保持永恒的朋友之“信”。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五、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诗“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童年放学后那欢快之声的深深怀念。今天,校园的哪一种声音让你“浑难忘”呢?是上下课的铃声、窗外的鸟鸣,还是老师娓娓的讲课、同学琅琅的读书声?或者是······
34、请以“最难忘,校园的那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
正确答案:
最难忘,校园的那一种声音
时间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踏出了校园生涯。单纯、快乐、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已与我渐行渐远。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生活已渐渐淡化了我对校园的记忆。只觉日历一页页翻过,对那校园的印象也随之蒙上了一层似有似无的纱,但是,对于那段刻骨铭心的高复生涯,我却记忆犹新。 那个夏天,由于心理素质不够坚实,高考发挥失常,我不得已选择了一切重新开始的艰苦高复之路。漫漫征途,需我一人独自远离家乡,前去知名高复学校,再次埋头苦读。心里怅然若失,只觉曾经付出的一切汗水付诸东流,一切努力也随风而逝。最终,我要硬着头皮重新开始,前途未卜。 对高考失意的恐惧,对再考的莫名心慌,以及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的陌生感,让我心中顿生一种无助感。害怕交流、害怕学习、害怕重新拿起那一本本熟悉而又旧黄的书。曾经的满腔自信已被高考的失败打击的所剩无几,进入高复学校学习的只是一具空虚、无助、害怕的躯体。耳边充斥的是父母饱含辛酸的叮嘱声,眼前聚焦的是长辈重燃希望的目光,而身上背负的是家族对我的殷切期望。然而,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我内心的恐惧感和压力感。进入高复校,我本已心灰意冷,然而一段时间的高复生活却让我重燃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希望。 首先,在入学后不久,学校就动员全体学生,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这次会议以史实、数据、和激动人心的演讲,掀起了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每个班级按要求又举行了一次题为“只要有爱,心就不会疲惫,只要有理想,我就能展翅高飞”的心理解压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同学们的互助,相互的信任感渐渐建立,同窗情谊也渐渐得到升华,很快大家便打成了一团,这也为以后班级里良好的学习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为我们设立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民主形式举行的教师弹劾制,使学生当家做主。学生可以通过集体签名,上书班主任,经校级领导批准,可弹劾大家都不喜欢的老师。因此,我们的教师队伍便成了一支精英队伍。个性鲜明、教书风格迥异而又风趣幽默的教师队伍为我们原本枯燥的高复生涯带来了强有力的指导和美丽的回忆。他们奋笔疾书,跌宕起伏的讲课声,妙趣横生的讲课过程,成为了我一生难忘的场景。 永远铭记的是和精英团队的合作之声,老师同学打成一片,其乐融融。民主的管理下,压在我们身上的不再是一座座令人无法喘息的作业之山、学习之山。相反,我们从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地去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自由的发挥。高复之路固然艰辛,但也充实、快乐。永远难忘的是毕业那一天,老师和同学聚在一起,高喊“只要有爱,心就不会疲惫,只要有理想,我就能展翅高飞”。那声音浑厚而又充满力量。它将伴随我走完我的一生,也将成为我一生膜拜和喜爱的座右铭,激励着我奋发向上,永不止步!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