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易迅的渊源应该开始于离开台湾公司的时候,09年,接到面试邀请电话,直接走着就去面试了。
当时的易迅应该还属于起步初期,可能目前的资深的用户中都会有一部分在当时都没有听说过,我是因为兴趣原因,至少之前听说过。08年的易迅在徐汇,虽然靠近一个蛮繁华的地段,但却委身于一个商住两用楼里,我去的时候还赶上装修,叮叮当当,刷墙粉和水泥齐飞。在填写应聘表格的时候专门注意了下小会议室,墙上有刮蹭和脚印的痕迹。
这些算不上积极的背景不是我对面试失望的原因,恰恰相反,我和当时的hrm现在的总裁助理谈得很开放透彻,hrm将招聘的难点都提前讲明了,并且直言薪水暂时给不到我,请我考虑能否降低要求,当时的我处于发展初期,对薪水方面的考虑比较多的阶段,于是我选择了另外一家公司。
在另外一个公司任职期间易迅发展迅猛,同事中有很多都在用,直到听到腾讯的入股,我开始感觉到自己当初过于考虑“现状”,缺少“发展性思维”,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
有个插曲,后来一位在台湾公司共事的同事去了这家公司,同事的反馈我记得两点:1/日常招聘的职位偏低端 2/通常习惯性在下班后开会;这位同事最终选择用脚投票,不到一年离开了。
之所以对易迅表示失望是因为11年年底的时候,猎头推荐招聘经理职位,此时的易迅已经在宝山的一个软件园区,开放式的办公平台,粗放的工厂车间改造的环境,让人感觉放松的同时也能激发热情,在一个还算干净的小圆桌会议室等待了大概二十分钟之后,被带到一个大的会议室,几分钟之后HRD姗姗来迟,没有任何歉意表示,上来就以人性恶的出发点开始挑战性问一些问题,直白些讲就是怀疑/鄙夷之前的任职经历,然后就问了几个大而空泛的问题,比如在不设置任何前提的情况下问1/如何管理 2/如果在易迅工作,如何开始,这样的问题给够我时间我想也许可以写好两本书了。然后匆匆结束。面谈时间没有等待时间长。
之前已经知道这位HRD大人是腾讯空降过来的,也许母公司对于收购过来的公司或多或少都带有心理上的优越感,但是这种优越感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而一个hr的head在这方面即便真的有这种感觉我想应该也会最大程度的控制而不使其显现出来吧。再拔高一点,任用这样的人来做被收购公司的HRD,这样的公司任用制度,这样的公司,也许,就这样了吧。
易迅,我现在依旧看好它的发展,包括它的定位,包括它的页面客户体验,包括它背后的雄厚的财力支持,只是这样的公司的内部发展机会我想至少不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