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12月初收到面试通知邮件,时间比上海总所略晚。由于当时人在上海,所以接到邮件后立刻打电话拜托HR提前告知面试时间好订票。之后又过了大约五天来了电话,时间正好卡在农行、交行笔试和学校的一场期末考试中间,因此我两笔一面都没有撞车,现在想想真是幸运。
在之前的电话咨询中,我已了解到此次面试是群面,只有一面而且不考专业知识,于是就放心的开始准备了。之前我也有过几次群面经验,都是惨败而归,反省后发现很大程度上源于准备不充分,于是这次面试前,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下网上关于群面的各种技巧方式以及案例分析的操作方法,能感觉到自己确实有提升,在此也提醒大家好好利用网上的资源。
具体说一下面试经过吧。我是上午十点面试的,大约提前了半个小时到立信门外,此时已经有四五名同学在等了。大家交流下来发现个个都很有竞争力,我这一组有三个小硕,且除我之外大家几乎都是学财会的,有个JJ甚至cpa就剩下审计尚未出成绩了,还有各种ERP比赛经验、事务所实习经验...我顿时觉得相形见绌亚历山大啊orz。不过好在大家都很随和,聊得很开,可以说为之后的小组讨论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吧。
十点左右立信来人把我们领进了会议室,共有三位面试官,从气质上看,应该都是专业(或管理层)人士而非单纯的HR。我们组是要为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后给出盈利最大化方案,具体给了四个问题,十分钟阅读文本,三十分钟讨论,五分钟陈述,如果时间截止没有统一意见全小组都会扣分。
案例内容和讨论过程我就不赘述了,文本大约四页纸,有很多数字和比例,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引导着去分析,并且图表很多要小心照顾全面。虽然我们组没有涉及会计知识,但可以发现,在分析数据过程中用会计角度问题还是很有效的,也显得比较专业,我想这一点也可能是事务所比较想看的吧。陈述之后,面试官又根据陈述和文本追加了两个问题,刚开始我有点紧张,不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也就很快融洽起来了。
讨论之后,才是每个人的自我介绍,不按顺序也没有说明时间限制,所以大家都说的比较多,还说了下对事务所和会计、审计工作的认识(这一下非专业的我再次悲催)。之后可以向面试官进行各种提问(三位老师真是超级nice,由着我们随便提...),这样最后全程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说三天后电话通知结果。
满意的地方:
感受和思考:
- 端正态度。既然给了我面试的机会,那就得拿出面试的样子(哪怕专业如此之不对TAT),哪怕没有专业知识或知识不足,也不要丧失信心,相信自己的素养和气质,同时多做准备和练习,提前恶补下专业知识;
- 最好提前到。像这次面试是先小组讨论后自我介绍,就使我失去了提前认识组员的机会,只能在面试开始前多跟组员沟通,记下每个人的专业和经历等,融洽下小组气氛,使随后的讨论更顺畅。
- 讨论时的几个细节:注意倾听,注意总结,不要抢话也不要只顾着独自思考;自我介绍时注意与面试官和其他同学的眼神交流;不卑不亢,自信且随和。(说得好听,其实自己没怎么做到sigh)
- 穿正装吧。如果实在没有就穿的正式点,干净大方利落专业。
至此,我觉得自己也就走到这一步了。毕竟事务所不同其他公司机构,如此专业的系统找我这样一个连会计从业资格证都没有的非专业人士,成本太大。但无论如何,谢谢立信给我的一段难忘旅程。
不满意的地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