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沉寂于曾经

calendar2025-03-22

message3

visits577

(入门)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单选题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取得所得来源地的确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B 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C 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D 利息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答案解析:

        选项A表述错误,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选项B、C、D表述均正确。

        综上,本题应选A。

        【错题分析】错选B/C/D的原因分析:本题是要选择表述“错误”的选项,不是选表述正确的选项哦。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企业所得来源的确定,该考点较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生需掌握不同类型所得的确定原则,以此来确定相应所得的来源地(境内还是境外)。

        【学霸助攻】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的确定原则

        (1)销售货物所得,按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

        ①不动产转让所得按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②动产转让所得按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③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按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是(  )。

A 化妆品销售企业

B 医药制造企业

C 饮料制造企业

D 烟草企业

答案解析:

        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选项D符合题意,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综上,本题应选D。

        【错题分析】错选A/B/C的原因分析:将不得扣除广告费的企业与以收入30%为限扣除的三类企业记混了。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广告费税前扣除的规定,旨在于让考生了解广告费扣除的例外情况,实际考试中常考查计算类的题目,即计算准予税前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金额。

        【学霸助攻】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税前扣除规定

        (1)一般企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烟草企业: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据实扣除

B 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不得结转扣除

C 扣除限额为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8%

D 扣除限额为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

答案解析:

        2019年1月1日起,保险企业发生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8%(含本数)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综上,本题应选C。

        【错题分析】

        错选A/B的原因分析:对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的扣除规定掌握不够熟练。

        错选D的原因分析:与非保险企业的税前扣除规定记混了。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税前扣除规定,该考点历年考的次数不多,重点掌握保险企业和非保险企业的税前扣除规定,注意两者计算扣除限额的基数和比例都不一样。

        【学霸助攻】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税前扣除规定

        (1)保险企业:保险企业发生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8%(含本数)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2)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是(  )。

A 大病医疗

B 子女教育

C 住房公积金

D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答案解析: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支出。住房公积金属于“专项扣除”的内容。

  综上,本题应选C。

  【错题分析】错选A/B/D的原因分析:对“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掌握不熟练。

  【真题解析】本题是对专项附加扣除的考查,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由原来的6项增加为7项,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是2023年教材新增的内容,需要特别关注。

  【学霸助攻】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注意事项

  (1)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在办理汇算清缴时按规定扣除;

  (2)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3)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4)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与老人的数量无关。

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不征税收入的是(  )。

A 包装物押金收入

B 财政拨款

C 债券利息收入

D 债务重组收入

答案解析:

        不征税收入包括:

        (1)财政拨款(选项B)。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具体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综上,本题应选B。

        【错题分析】错选A/C/D的原因分析:不征税收入属于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时要再认真一点哦!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企业不征税收入,历年考试经常考到,有时候还会与免税收入放在一起辨析,要求考生选出不征税收入或免税收入。

        【学霸助攻】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2)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上述免税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6、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为非居民个人的是(  )。

A 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B 外国交换生乙2021年来9月来中国学习,2022年4月回国

C 中国公民丙被公司外派到国外1年负责某工程项目

D 外国人丁2020年至今一直在中国境内居住,其中2022年曾回国探亲2个月

答案解析:

        (1)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或者在境内无住所而1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2)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选项A、C不符合题意,甲、丙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属于居民个人;

        选项B符合题意,乙在1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未满183天,即2021年未住满183天,2022年也未住满183天,因此属于非居民个人(必须是1个纳税年度内累计住满183天,跨年度的不算);

        选项D不符合题意,丁在2021年、2022年内均累计住满183天,属于居民个人。

        综上,本题应选B。

        【错题分析】

        错选A的原因分析:忽略了“境内有住所”的条件。

        错选C的原因分析:忽略了“中国公民”的条件。

        错选D的原因分析:2022年中途回国,误认为境内居住时间要重新计算。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中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确定,考查难度不大,掌握“住所所在地”和“居住时间”这两个分类标准,就能很熟练地进行判断。

        【学霸助攻】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1)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或者在境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2)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或者在境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7、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计算房屋租金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时,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不得从收入中扣除的是(      )。

A 修缮费用

B 租赁过程中缴纳的房产税

C 水电费

D 转租房屋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

答案解析: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准予扣除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不包括本次出租缴纳的增值税)、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每月以800元为限)以及800元费用或20%的费用。

        选项A、B,准予从收入中扣除;

        选项C,水电费不得税前扣除;

        选项D,个人转租房屋的,其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及增值税额,在计算转租所得时予以扣除。

        综上,本题应选C。

        【错题分析】

        错选A/B的原因分析:对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掌握不够牢固。

        错选D的原因分析:误认为支付的租金与取得租金收入没有直接关系,从而不得扣除。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取得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本题意在让考生熟悉哪些费用可以税前扣除,考试还是以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为重点。

        【学霸助攻】财产租赁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1)每次(月)收入≤4000元:

        租赁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税率

        (2)每次(月)收入>4000元:

        租赁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税率

8、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从任职单位取得的下列收入,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 托儿补助费

B 误餐补助

C 劳动分红

D 独生子女补贴

答案解析:

        下列项目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1)独生子女补贴(选项D);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

       (3)托儿补助费(选项A);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选项B)。

       选项A、B、D,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选项C,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均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综上,本题应选C。

        【错题分析】错选A/B/D的原因分析:错认为只要是补助、补贴就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范围,属于重要考点,除了本题的考查方式,考试还常将不同应税所得的收入放在一起,要求考生选出哪些选项应按“××所得”征税。

        【学霸助攻】下列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1)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者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

        (2)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

        (3)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

        (4)离退休人员除按规定领取离退休工资或者养老金外,另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

        (5)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超过规定比例和标准的部分。

        (6)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

9、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拍卖取得的所得应按(      )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A 财产转让所得

B 偶然所得

C 稿酬所得

D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案解析:

        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综上,本题应选D。

        【错题分析】错选A/B/C的原因分析:对各类应税所得项目的范围不够熟悉。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应税所得项目的具体范围,属于重要考点,对于一项收入,考生要快速、准确判断其属于哪类所得。

        【学霸助攻】

        (1)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2)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3)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10、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中,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 国债利息收入

B 退休人员每月领取的退休工资

C 军人的转业费

D 转让商铺取得的所得

答案解析:

        选项A,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选项B,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选项C,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选项D,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转让商铺取得的所得,不适用上述优惠政策,应按“财产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综上,本题应选D。

        【错题分析】错选A/B/C的原因分析:忘记考虑免税的情况。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是历年考试的高频考点,各类题型都会考到,考生要熟练掌握,能准确判断各项所得是否免税。

        【学霸助攻】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二、多选题

1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的下列税金,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有(      )。

A 增值税税款

B 企业所得税税款

C 资源税税款

D 消费税税款

答案解析:

        企业实际发生的税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具体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即纳税人按照规定缴纳的消费税(选项D)、资源税(选项C)、土地增值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允许税前扣除。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计入企业收入总额,故不在扣除之列。

        选项A、B,不得税前扣除;

        选项C、D,允许税前扣除。

        综上,本题应选AB。

        【错题分析】错选C/D的原因分析: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您本来想选不得扣除的,最后却不小心选成可以扣除的了?粗心大意可要不得哦~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不得税前扣除的税金,该考点可以与“不得税前扣除的项目”结合在一起学习,这两个考点都是考试常考的。

        【学霸助攻】不可税前扣除的税金包括:企业所得税、允许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增值税、缴纳的增值税。

1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有关规定,表述正确的有(       )。

A 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B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

C 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当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D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当月起计算折旧

答案解析:

        选项A表述正确,选项C表述错误,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选项B表述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

        综上,本题应选AB。

        【错题分析】错选C/D的原因分析:“当月”还是“次月”,傻傻分不清。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除了掌握折旧的计算规则,还要重点掌握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以及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情形。

        【学霸助攻】使用次月提折旧,停止次月不提折旧。

1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下列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的有(       )。

A 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

B 为投资者缴纳的商业保险费

C 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支出

D 因违反法规规定被司法机关处以的罚金

答案解析:

  选项A,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选项B,除另有规定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选项C,自2021年1月1日起,企业或个人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准予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选项D,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司法机关处以的罚金和被没收的财物,不得税前扣除。

  综上,本题应选BD。

        【错题分析】

        错选A的原因分析:没有熟练掌握不得税前扣除的项目。

        错选C的原因分析:对“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规定”不熟悉。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不得税前扣除的项目,该考点是历年考试的热门考点,每年必考,可以各种题型来考查,考查方式主要是列出各类支出,考生判断是否能税前扣除。

        【学霸助攻】不得税前扣除项目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1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属于经营所得的有(  )。

A 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B 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C 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取得的所得

D 境内注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取得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答案解析:

        经营所得包括:

        (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选项A);

        (2)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选项D);

        (3)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选项B);

        (4)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选项C);

        (5)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综上,本题应选ABCD。

        【错题分析】漏选A/B/C/D的原因分析:对经营所得的征税范围不够了解。还是复习不到位呀,继续加油!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经营所得的征税范围,除了本题考查的内容,还有关于出租车驾驶员取得所得的考查,涉及经营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的辨析,详见下面的【学霸助攻】。

        【学霸助攻】

        (1)符合以下情形,出租车驾驶员取得的收入,按“经营所得”项目征税:

        ①出租车属于个人所有,但挂靠出租汽车经营单位或企事业单位,并向挂靠单位缴纳管理费的;

        ②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

        ③从事个体出租车运营的。

        (2)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15、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应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 甲参与线上抽奖活动获得一部手机

B 乙获得其好友无偿赠与的一套房屋

C 丙购买福利彩票获得一等奖奖金500万元

D 丁参与饭店的充值活动获赠100元代金券

答案解析:

        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应按“偶然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选项A、C,参与抽奖获得手机、购买彩票获得奖金,均具有偶然性质,应按“偶然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选项B,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他人的,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选项D,企业赠送的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不属于“偶然所得”,不征收个所得税。

        综上,本题应选ABC。

        【错题分析】错选D的原因分析:误认为只要是“赠”的东西都要交税。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偶然所得的征税范围,该考点涉及的内容较多,常与免税收入、不征税的情形相结合来考查。

        【学霸助攻】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应按“偶然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1)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

        (2)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超过800元的。

        (3)个人购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一次中奖收入超过1万元的。

        (4)个人为单位或他人提供担保获得收入。

        (5)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他人的,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收入。

        (6)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网络红包,下同),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个人取得的礼品收入(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

三、判断题

16、企业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支出,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解析:

        企业职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发生的人身意外保险费支出,“准予”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错题分析】题目做错原因分析:认为该保险为商业保险,因此不能扣除。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保险费支出税前扣除的规定,该考点涉及的各类保险费支出,其扣除规定都有所不同,有据实扣除、限额扣除和不得扣除,学习时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学霸助攻】企业保险费支出的税前扣除规定

​​​​​​​

17、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解析:

        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错题分析】题目做错原因分析:与增值税中折扣销售的规定混淆,认为必须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注明折扣额才能扣除。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企业收入的确认,该考点属于高频考点,考生要熟练掌握在不同的销售方式下,收入金额如何确认,或者何时确认收入。

        【学霸助攻】特殊销售方式下收入金额的确认

        (1)以旧换新:应按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2)商业折扣: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

        (3)现金折扣: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4)买一赠一: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18、个人因任职、受雇等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解析:

        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错题分析】题目做错原因分析:对境内所得、境外所得的规定模糊不清。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来源的确定,属于常见考点,主要通过单选题和多选题考查“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的辨析。

        【学霸助攻】个人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1)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

        (2)稿酬所得:中国境外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支付且负担的。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外使用而取得的。

        (4)经营所得:在中国境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所得。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从中国境外企业、其他组织以及非居民个人取得的。

        (6)财产租赁所得: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取得的。

        (7)财产转让所得:转让中国境外的不动产、转让对中国境外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投资形成的股票、股权以及其他权益性资产(以下称权益性资产)或者在中国境外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8)偶然所得:中国境外企业、其他组织以及非居民个人支付且负担的。

19、对个人取得的租赁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解析:

        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他租赁所得适用税率为20%。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错题分析】题目做错原因分析:遗漏了关键词“住房”。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取得租赁所得的适用税率,关于各税种的税率,一般不用全部记忆,计算题中试题会告知税率是多少,但对于一些优惠税率,建议还是记一下。

        【学霸助攻】个人出租住房的相关税收

        (1)个人所得税:减按10%的税率征收。

        (2)房产税:减按4%的税率征收。

20、个人取得上市公司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解析:

        个人取得上市公司股息红利所得是否免税,与持有股票的期限有关。

        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其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适用如下规定:

        (1)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持股期限在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错题分析】题目做错原因分析:没有考虑持股期限对征免的影响。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取得股息红利所得的征税规定,该考点为高频考点,各种题型均能考到,其中单选、不定项还有可能考到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霸助攻】个人取得股息红利所得,抓住两个要点:是否是上市公司分配的;持股期限。

        (1)个人取得股息红利——非上市公司——照常征税。

        (2)个人取得股息红利——上市公司——持股期限(1个月内全额,1年内减半,超过1年免)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入门)所得税法律制度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