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 )提出的。
A 墨子
B 孟子
C 孔子
D 荀子
答案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即不分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这是其教育理论的基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2、义务教育是面向本地区、本民族全体国民的教育,不应为某一阶级、政党或宗教派别的工具而被垄断。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哪个特点?( )
A 公共性
B 免费性
C 强制性
D 基础性
答案解析:
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它是面向本地区、本民族全体国民的教育,不应成为某一阶级、政党或宗教派别的工具而被垄断。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就学费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项,国家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它是指义务教育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意味着,根据法律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并接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教育可以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这体现的教育功能为( )。
A 经济功能
B 政治功能
C 人口功能
D 文化功能
答案解析:
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其中教育可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具体表现在: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等。题目所述体现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指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和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才;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教育通过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或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体现其政治功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项,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是指教育能够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筛选和整理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4、认为教育是“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批判生物起源说忽视了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此观点属于( )。
A 劳动起源说
B 社会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神话起源说
答案解析:
心理起源说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出于本能地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基础。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劳动起源说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的最深厚的动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5、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来看,属于(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单向论
D 多因素论
答案解析:
题目的意思为仁义礼智不是外部环境加到我身上的,而是与生俱来的,这体现的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决定,甚至决定人的一切行为,决定人的一生。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环境决定论认为,在人的发展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是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多因素论强调多种影响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作用大小的不同变化,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生影响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6、“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句话说明了在人身心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环境
B 遗传
C 个性差异
D 个体主观能动性
答案解析:
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和好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开满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不觉得香味的存在,那是因为自己和那种芳香融为一体了。和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的商店,久而久之就不觉得臭味的存在,那也是因为自己和那种恶臭融为一体了。这句话说的是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7、华生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体现的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为(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多因素论
D 自由发展论
答案解析: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洛克、华生等。环境决定论认为,在人的发展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是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题目中华生认为教育可以将孩子培养成各式各样的人,体现的是环境决定论。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由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决定,甚至决定人的一切行为,决定人的一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项,多因素论强调多种影响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作用大小的不同变化,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生影响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8、教师要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体现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为(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答案解析: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项,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9、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的是( )。
A 德育
B 美育
C 智育
D 体育
答案解析:
智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的作用。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德育是全面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为(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教育无目的论
D 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答案解析:
题目所体现的理论为教育无目的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人的要求来设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的作用的是( )。
A 导向作用
B 激励作用
C 评价作用
D 决定作用
答案解析:
教育目的的作用包括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以及选择功能。选项中A、B、C三项均属于对教育目的作用的正确表述,故排除。
D项,教育目的并不具备决定性的作用,故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2、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目的,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发展”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综上所述,D项正确。
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 )的教育思想。
A 集体教育
B 家庭教育
C 全面和谐
D 艺术教育
答案解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教育家为( )。
A 加里宁
B 杨贤江
C 凯洛夫
D 马卡连柯
答案解析:
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加里宁编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重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编写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项,凯洛夫主编了《教育学》(1939年出版),该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5、下列人物与著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 卢梭——《爱弥儿》
C 康德——《教育过程》
D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答案解析:
选项中A、B、D三项,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对应均正确,故排除。
C项,康德的代表作为《康德论教育》,《教育过程》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代表作,故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6、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五个方面。其中,差异性是指虽然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不同个体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和感兴趣的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他之所以设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就是因为他了解到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为了照顾到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要。综上所述,D项正确。
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7、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了当时最高教育机构为( )。
A 大学
B 太学
C 私学
D 官学
答案解析: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了当时最高教育机构——太学。综上所述,B项正确。
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8、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的教育的属性是( )。
A 历史性
B 相对独立性
C 永恒性
D 继承性
答案解析:
教育具有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教育具有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项,教育具有继承性是指教育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所以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9、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 斯巴达
B 埃及
C 印度
D 雅典
答案解析:
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B项,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善书能写,可任官治事,所以文士通常也称书吏,并受到尊重。“以僧为师”和“以吏(书吏)为师”遂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项,古代印度的教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佛教的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20、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最基本的特征的是( )。
A 强制性
B 免费性
C 公共性
D 普及性
答案解析:
义务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属性。就其性质而言,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公益性)、普及性(普遍性、统一性)、强制性(义务性)、基础性和公共性(国民性)。其中,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是三个最基本的特征。选项中A、B、D项,均属于义务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故排除。
C项,虽属于义务教育的特征之一,但并不属于义务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C。
二、简答题
21、既然要求全面发展,那么“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是一样重要的。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五育”并举并不意味着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和智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具基础性。智育是其他各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前提。德育解决的是人发展的社会价值方向问题,它保证教育的大方向,因而具有根本性意义。当然,强调德育与智育的基础地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各育的作用,德育和智育的有效实施在许多方面也必须借助和依托于其他各育。故该说法错误。
答案解析:
此题属于曲意理解型辨析题。该类型主要是对知识点理解的考查。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对考点有着较为全面的把握,明确考点的正确理解方式,然后逐条列出即可。
22、教育活动主要是研究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所以教育活动主要是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的研究而不单单是研究教学方法。故该说法错误。
答案解析:
此题属于以偏概全型辨析题。该类型主要考查的是由多个小知识点组成的大知识点,考题往往将大知识点等价于该知识点下的某个小知识点,或认为该知识点只包括某个单个知识点。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把大知识点下的其他小知识点一并列出,这样论据才更有说服力。
2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正确答案: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表现在: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答案解析:
本题的答案比较固定,答题得分的关键在于答案的完整性和清晰性。
2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正确答案: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表现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答案解析:
一般而言,解答此类题目的技巧性不强,答案都比较固定。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在于答案的清晰性和全面性。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