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浅唱

calendar2025-03-18

message3

visits512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3)

一、单选题

1、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 统一安排教育活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B、C、D项,都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2、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哪种类型的纪律?( )

A 教师促成的纪律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C 任务促成的纪律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类型。自我促成的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D项正确。

A、B、C项,均不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3、孙老师是英语老师,他所教的班级几次英语考试成绩都排在年级的后几名,孙老师认为都是学生的能力问题,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时他在备课时总是心不在焉,应付了事。孙老师的问题是因为不恰当的( )。

A 罗森塔尔效应

B 教学归因

C 移情效应

D 角色冲突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念必然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孙老师将学生英语考试失败的原因全都归咎于学生,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导致他备课心不在焉,孙老师的行为属于不正确教学归因。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与题目不符,故排除。

C项,移情效应是指当人们在对对象形成深刻印象以后,当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对对象今后及其关系者(人或物)的评价的一种心理倾向,故排除。

D项,角色冲突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4、布鲁巴奇等提出了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提出的方法是( )。

A 反思日记

B 详细描述

C 交流讨论

D 观察学生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成长的方法。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综上所述,D项当选。

A、B、C项,都属于布鲁巴奇提出的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题目中要求选出不包括的,故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5、高三(6)班的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校规及班规,并能自觉地依靠规则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该班的纪律类型属于( )。

A 教师促成的纪律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C 任务促成的纪律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类型。自我促成的纪律,是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题目中的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校规及班规,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故排除。

B项,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故排除。

C项,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6、奎伊等人通过研究,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

A 情绪型

B 人格型

C 攻击型

D 行为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问题的类型。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A、B、D项,属于奎伊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故排除。C项不属于,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7、某县一高中每年都出高考状元,这些状元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而且拥有健全的人格。这体现了学校群体功能中的( )。

A 归属功能

B 认同功能

C 支持功能

D 塑造功能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故排除。

B项,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故排除。

C项,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8、我国学者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 )三种类型。

A 对抗的

B 民主的

C 抑郁的

D 恶劣的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气氛的类型。我国学者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D项,均不属于该分类,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9、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

A 课堂管理

B 课堂情境

C 课堂气氛

D 课堂纪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含义。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的任务外,还有一个“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故排除。

B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在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时,会根据学生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遵循的是课堂管理原则中的( )。

A 规范性原则

B 灵活性原则

C 整体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原则。课堂管理原则中的灵活性原则要求根据学生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要把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真实性,多样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规范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常规化、过程化和科学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故排除。

C项,整体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共同组成的小型社会,课堂是学习活动的大环境,任何课堂活动都应该以谋求课堂整体发展为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课堂教学时空的安排、课堂事务的处理,还是课堂活动的进行,都要顾及课堂的整体效应,追求课堂管理的质量,故排除。

D项,发展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王老师是数学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成果非常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哪种心理特征较好?( )

A 教学监控能力

B 教学应变能力

C 角色认同感

D 教学效能感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指导,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王老师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教学效能感较好。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故排除。

B项,教学应变能力是指处理在教学中出现的突发状况的能力,故排除。

C项,角色认同感是指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认同,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小李老师在一所中学任教两年,近段时间,他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自己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此时小李老师处于职业倦怠中的( )。

A 情绪耗竭

B 去人性化

C 个人成就感低

D 职业疲惫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三个方面。其中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题目中小李老师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对自己进行消极评价,属于个人成就感低的表现。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情绪耗竭是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故排除。

B项,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准备教学材料实施因材施教。该教师处于成长阶段的( )。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情境阶段

D 关注生命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成长阶段。根据富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当教师处于关注学生阶段,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非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处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故排除。

C项,关注情境阶段是指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当一位教师开始关心自己是否备好课,学生成绩能否提高,以及班集体建设时,说明该教师处于的成长阶段是( )。

A 关注情境阶段

B 关注自我阶段

C 关注他人阶段

D 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成长阶段。根据富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D项,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这属于哪种学校群体功能?( )

A 归属功能

B 认同功能

C 支持功能

D 塑造功能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故排除。

C项,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故排除。

D项,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属于哪种学校群体功能?( )

A 归属功能

B 认同功能

C 支持功能

D 塑造功能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故排除。

B项,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故排除。

C项,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7、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本方法,属于哪种班主任工作方法?( )

A 书面材料分析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谈话法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谈话法,是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本方法,具有灵活、方便、容易了解事情细节、有利于感情沟通等特点。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书面材料分析法指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故排除。

B项,调查法,即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 包括问卷、座谈等,故排除。

C项,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8、课堂活动的进行,要考虑课堂的整体效应,追求课堂管理的质量,体现的是哪种课堂管理原则?( )

A 目标导向性原则

B 规范性原则

C 整体性原则

D 灵活性原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原则。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共同组成的小型社会,课堂是学习活动的大环境,任何课堂活动都应该以谋求课堂整体发展为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课堂教学时空的安排、课堂事务的处理,还是课堂活动的进行,都要顾及课堂的整体效应,追求课堂管理的质量。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目标导向性原则是指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目标可使师生心理同步、,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故排除。

B项,规范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常规化、过程化和科学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故排除。

D项,灵活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管理应根据学生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要把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真实性,多样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9、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大,这属于哪种类型的课堂纪律?( )

A 教师促成的纪律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C 任务促成的纪律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故排除。

C项,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故排除。

D项,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看到周围的好朋友都在努力学习,这些学生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这属于哪种类型的课堂纪律?( )

A 教师促成的纪律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C 任务促成的纪律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类型。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有两类:一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二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的纪律等。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故排除。

C项,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故排除。

D项,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1、对于维持纪律所能发挥作用的是儿童和权威人物之间权利的不平衡。当教师或者父母向儿童展示出强力的控制时,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很有效地得到约束;反之,他们就可能不断表现出不良行为,这是哪个阶段的课堂纪律体现?( )

A 自我约束阶段

B 人际纪律阶段

C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D 反抗行为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发展。处于反抗行为阶段的儿童,对于维持纪律所能发挥作用的是儿童和权威人物之间的权利不平衡。当教师或者父母向儿童展示出强力的控制时,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很有效地得到约束;反之,他们就可能不断表现出不良行为,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处于自我约束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故排除。

B项,大多数中学生处于人际纪律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故排除。

C项,5~7岁的儿童,多处于自我服务行为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二、简答题

22、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学生的因素造成的。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教学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需要予以控制、矫正和防范的课堂行为。造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有:

(1)学生的因素;适应不良、厌烦、挫折与紧张、寻求注意与地位和过度活动。

(2)教师的因素:要求不当、滥用惩罚手段、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3)环境因素:家庭、大众媒体和课堂内部环境。故该说法错误。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23、教师的领导风格是影响课堂气氛的唯一因素。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多方面,分别是:

(1)教师的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2)学生的因素: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气氛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因此,学生因素对课堂气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3)课堂物理环境因素:课堂物理环境主要是指教学时间和空间因素构成的特定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时间安排、班级规模、教室内的设备、光线、座位编排等。能让大多数人觉得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和维持。故该说法错误。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24、简述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正确答案: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遵循的课堂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到:首先,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其次, 保持紧凑的教学节奏,合理布置学业任务;再次,处理好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

(3)做好课堂监控,教师应能及时预防或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纪律问题,并采取言语提示、目光接触等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律品质, 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之一。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25、简述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正确答案:

(1)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协调同伴关系;

(7)与家长合作。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策略。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3)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