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长安花落尽

calendar2025-07-18

message2

visits1006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4)

一、单选题

1、自习课班主任离开一小时,回来后发现班里的学生们依然在教室安静的学习,课堂纪律井然有序。该班处于课堂纪律的哪一个阶段?( )

A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B 人际纪律阶段

C 自我约束阶段

D 反抗行为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发展。处于自我约束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教师可以离开教室20~30分钟,回来后发现他们依然很安静地在学习。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是对的。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5~7岁的儿童,多处于自我服务行为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故排除。

B项,大多数中学生处于人际纪律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故排除。

D项,4~5岁之前的儿童,多处于反抗行为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由于畏于斥责,可能会遵循他人的要求,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2、张老师这段时间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觉得工作没意思,总是感觉很疲劳,工作效率也不高,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职业倦怠哪一方面的表现?( )

A 去人性化

B 个人成就感低

C 情绪耗竭

D 缺乏工作动机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其中,情绪耗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故排除。

B项,个人成就感低,主要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3、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

A 贾德

B 苏霍姆林斯基

C 加涅

D 罗森塔尔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行为特征。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贾德,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类化说”,故排除。

B项,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阐述了诸如教学任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问题,与题目无关,故排除。

C项,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与题目无关,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4、夏玲获得了全市语文教学设计大赛的二等奖,她所在的学校给予了她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后来,夏玲经过不断努力又获得了“全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这体现了群体功能是( )。

A 归属功能

B 支持功能

C 塑造功能

D 认同功能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群体的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题目中夏玲老师在得到所在学校的肯定和赞扬后,再接再厉,获得新的荣誉,体现的正是群体的支持功能。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故排除。

C项,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排除。

D项,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5、班级依赖班主任的组织和指挥,一旦班主任要求不严格,班级就变得松弛、涣散。此时班集体发展处于( )。

A 组建阶段

B 初步形成阶段

C 发展阶段

D 成熟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组建阶段集体特征还不稳定,还不时会受到挑战,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工作是由班主任主持的。由此可判断题干描述的是班级的组建阶段。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C项,发展阶段班集体已经成为教育主体。多数学生能够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学生已能管理和教育自己,故排除。

D项,成熟阶段是班集体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地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6、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 建立学生档案

B 班主任工作总结

C 班主任工作计划

D 操行评定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B 、C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是指班主任的工作涉及面广,连续性强,时空领域大,极为复杂。为了能够较自觉地做好这项工作,一要加强计划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二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两者应紧密联系,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7、某中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 )。

A 个人活动

B 小组活动

C 群众性活动

D 班级活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课外活动具有普及性,形式上适合大多数学生,其内容也是大多数学生所需要的,群众活动的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际联合活动。题目中中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的主题活动属于群众性活动。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活动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故排除。

B项,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根据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条件,就某一活动内容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8、(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A 教师控制点

B 教学反思

C 教学效能感

D 教学操作能力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指导,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效能感又分为两个部分: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前者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后者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 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教师控制点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原因或内部原因的倾向,故排除。

B项,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认知对象,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方式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再认知,从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故排除。

D项,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9、初三(2)班的学生晓丽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她的行为总是为了取悦别人。这表明晓丽处于课堂纪律发展过程中的( )。

A 人际纪律阶段

B 反抗行为阶段

C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D 自我约束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发展。处于人际纪律阶段的学生,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反抗行为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由于畏于斥责,可能会遵循他人的要求。当教师盯住他们时,他们会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稍微不注意,他们就会失去控制,故排除。

C项,自我服务行为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故排除。

D项,自我约束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新入职的曹老师经常会考虑同事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工作怎么样,班里的学生喜不喜欢自己。曹老师目前处于教师成长阶段的( )。

A 关注学生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问题阶段

D 关注生存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成长阶段。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注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处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题目中的曹老师仍处于格外关注人际关系的阶段,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故排除。

B项,关注情境阶段是指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等。

C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

A 职业倦怠

B 职业迷茫

C 职业逃避

D 职业调适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的表现有情感、态度及行为的衰竭,去人性化(消极应对工作)和个人成就感低。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 班级活动

B 文学艺术活动

C 群众性活动

D 社会公益活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根据参加活动的人数(即活动的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项,都不属于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班级中同学之间彼此不熟悉,事事都需要依赖班主任,该班级处于哪种班集体发展阶段?( )

A 班集体的组建阶段

B 核心形成阶段

C 发展阶段

D 小组形成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发展阶段。这时的集体特征还不稳定,还不时会受到挑战,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工作是由班主任主持的。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也是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班集体核心形成阶段特征为: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有了了解,产生情谊和信赖,班集体的核心初步形成,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比较鲜明地呈现并稳定下来。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凝聚力有所显现。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故排除。

C项,发展阶段的班集体已经成为教育主体。多数学生能够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学生已能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4、班主任工作最繁忙,最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考验的关键期处于班集体发展的哪个阶段?( )

A 班集体的组建阶段

B 核心形成阶段

C 发展阶段

D 组织形成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集体的组建阶段的集体特征还不稳定,还不时会受到挑战,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工作是由班主任主持的。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也是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核心形成阶段特征为: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有了了解,产生情谊和信赖,班集体的核心初步形成,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比较鲜明地呈现并稳定下来。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故排除。

C项,发展阶段的班集体已经成为教育主体。多数学生能够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学生已能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学生们开始能够进行自我监督、管理。当周围出现扰乱纪律的同学时,他们会主动劝说制止,这处于班集体发展的哪个阶段?( )

A 组建阶段

B 核心形成阶段

C 发展阶段

D 完成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班集体已经成为教育主体。多数学生能够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学生已能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组建阶段的集体特征还不稳定,还不时会受到挑战,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故排除。

B项,核心形成阶段,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有了了解,产生情谊和信赖,班集体的核心初步形成,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比较鲜明地呈现并稳定下来。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6、小吕同学生病了,很多同学表示关心,并在班长的组织带领下,派出代表去医院看望了小吕。这处于班集体发展的哪个阶段?( )

A 班集体的组建阶段

B 核心形成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完成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发展阶段。核心形成阶段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了解,产生情谊和信赖,班集体的核心初步形成,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比较鲜明地呈现并稳定下来。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凝聚力有所显现。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班集体的组建阶段的集体特征还不稳定,还不时会受到挑战,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故排除。

C项,成熟阶段是班集体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地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7、根据学校的教育计划,班主任胡老师在考虑过自己班级成员的特点后,把自己班打造成了一个积极创新、善于合作,在科技大赛上频频获奖的班级。这处于班集体发展的哪个阶段?( )

A 班集体的组建阶段

B 核心形成阶段

C 发展阶段

D 成熟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是班集体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地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气氛。班主任开始成为班级的领导者,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班集体的组建阶段的集体特征还不稳定,还不时会受到挑战,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对班主任的依赖性很强,故排除。

B项,核心形成阶段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了解,产生情谊和信赖,班集体的核心初步形成,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比较鲜明地呈现并稳定下来。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凝聚力有所显现,故排除。

C项,发展阶段的班集体已经成为教育主体。多数学生能够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学生已能管理和教育自己。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8、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关心,遇到情况时向他人寻求帮助,这体现了学校群体的哪种心理功能?( )

A 归属功能

B 认同功能

C 支持功能

D 塑造功能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故排除。

C项,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故排除。

D项,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9、能够自觉遵守班级制度,对班级文化自觉维护,这体现了哪种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 )?

A 归属功能

B 认同功能

C 支持功能

D 塑造功能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认同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归属功能是指学校群体能使成员(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体验,故排除。

C项,支持功能是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故排除。

D项,塑造功能是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儿童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不守规矩,需要老师持续性的注意。该类儿童处于纪律发展水平中的哪个阶段?( )

A 反抗行为阶段

B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C 人际纪律阶段

D 自我约束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发展。反抗行为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由于畏于斥责,可能会遵循他人的要求。当教师盯住他们时,他们会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稍微不注意,他们就会失去控制。综上所述,A项正确。

B项,自我服务行为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故排除。

C项,处于人际纪律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故排除。

D项,自我约束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教师可以离开教室 20~30分钟,回来后发现他们依然很安静地在学习,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21、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自己是否有利,会为了想得到零食而遵守纪律,该类儿童处于纪律发展水平中的哪个阶段?( )

A 反抗行为阶段

B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C 人际纪律阶段

D 自我约束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发展。自我服务行为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从道德发展来讲,他们处于奖励和惩罚阶段。这些学生做出某些行为,要么是因为他们想得到某些奖励,如糖果、休息时间等;要么是因为不喜欢违反纪律带来的后果。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反抗行为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由于畏于斥责,可能会遵循他人的要求。当教师盯住他们时,他们会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稍微不注意,他们就会失去控制,故排除。

C项,处于人际纪律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故排除。

D项,自我约束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教师可以离开教室 20~30分钟,回来后发现他们依然很安静地在学习,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够专心学习,该类学生处于纪律发展水平中的哪个阶段?( )

A 反抗行为阶段

B 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C 人际纪律阶段

D 自我约束阶段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发展。自我约束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教师可以离开教室 20~30分钟,回来后发现他们依然很安静地在学习。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就应该这样做。综上所述,D项正确。

A项,反抗行为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由于畏于斥责,可能会遵循他人的要求。当教师盯住他们时,他们会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稍微不注意,他们就会失去控制,故排除。

B项,自我服务行为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从道德发展来讲,他们处于奖励和惩罚阶段。这些学生做出某些行为,要么是因为他们想得到某些奖励,如糖果、休息时间等;要么是因为不喜欢违反纪律带来的后果,故排除。

C项,处于人际纪律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23、某学生十分容易紧张,情绪起伏很大,不敢自己做决定,总是询问他人,从而扰乱了课堂纪律。该学生属于哪种课堂问题行为?( )

A 人格型问题行为

B 行为型问题行为

C 情绪型问题行为

D 智力型问题行为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情绪型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多变而导致社会障碍的问题行为。例如:有的学生漫不经心,冷淡漠视,态度忸怩;有的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不敢自己做决定,不能独立地完成作业,综上所述,C项正确。

A项,人格型问题行为带有神经质特征,常常表现为退缩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忧心忡忡,不信任教师,害怕教师提问和批评,故排除。

B项,行为型问题行为主要有对抗性、攻击性或破坏性等特征。例如:有的学生缺少耐心,容易冲动,不能安静;有的学生多嘴多舌,交头接耳,故排除。

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教师哪项行为可能造成课堂问题?( )

A 教师要求十分严格,呵斥捣乱的学生

B 平衡运用奖励和惩罚

C 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特点

D 注意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了解内在原因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教师要求不当,要求过严,学生动辄得咎,造成师生矛盾和冲突逐渐尖锐化;有的教师则要求过低,只要学生不惹是生非,其他一概不管,这样课堂纪律必然涣散。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D项,都有利于课堂管理,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二、简答题

25、班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正确答案:

该说法正确。班集体作为学生正式群体,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组织管理的重点,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班集体自身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很好地发挥整体功能,有计划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总结经验,使集体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断前进。故该说法正确。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正式群体。

26、简述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正确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27、简述课堂纪律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国外学者参照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将儿童的纪律发展水平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反抗行为阶段。4岁~5岁之前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由于畏于斥责,可能会遵循他人的要求。

(2)自我服务行为阶段。5岁~7岁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但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行为的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少具有自我纪律感。

(3)人际纪律阶段。大多数中学生处于这一阶段。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了一种纪律感,但是需要轻微的提示。

(4)自我约束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自我约束。尽管许多中学生能够达到这一水平,但是只有一部分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纪律的发展。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4)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