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A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国务院安全管理部门
C 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地方安全管理部门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考 点: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2、某工程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罚案例》,该事故等级为()。
A 特别重大事故
B 较大事故
C 重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答案解析:
题目中3人死亡,按死亡人数属于较大事故;10人重伤,按重伤人数属于较大事故;2000万直接经济损失,按直接经济损失属于较大事故,因此该事故为较大事故。若按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划分所属事故等级不同,则以其中最高的等级确定该事故的等级。
考 点: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3、某施工企业承揽拆除旧体育馆工程,作业过程中,体育馆屋顶坍塌,压死2人,重伤11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一般事故
D 较大事故
答案解析:
题目中2人死亡属于一般事故,11人重伤属于较大事故,因此该事故等级为较大事故。
考 点: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4、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A 各自
B 统一
C 由总承包单位
D 由分包单位
答案解析:
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考 点:施工总分包单位的职责分工
5、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年修订一次。
A 1
B 2
C 3
D 4
答案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考 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
6、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
A 必须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
B 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C A和B必须同时提供
D 无需提供A和B
答案解析: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考 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和备案
7、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的内容是()。
A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相应程序、危险性分析、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
B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相应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
C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相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
D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
答案解析: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考 点: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8、某施工现场发生触电事故,导致2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调查组经仔细调查后提交了事故调查报告并附有关证据资料,则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自收到报告后()日内作出批复。
A 15
B 20
C 30
D 45
答案解析: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案例事故属于一般事故等级。
考 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安全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A 15日
B 30日
C 60日
D 120日
答案解析: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考 点: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与内容
10、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A 事故调查组组长
B 事故调查组专家
C 事故调查组全体人员
D 事故调查组上级领导
答案解析:
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考 点:事故调查组的权利与纪律
11、特别重大事故由()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B 省级人民政府
C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解析: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考 点:事故调查的管辖
12、关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管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B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C 对于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D 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个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答案解析: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考 点:事故调查的管辖
13、以下关于施工安全事故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B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C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D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答案解析: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考 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
1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除到了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外,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 15
B 20
C 30
D 40
答案解析:
除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是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补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变化,其他事故为30日。
考 点:事故补报的要求
15、以下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安全报告事故主要内容的是()。
A 事故现场情况
B 事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C 事故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D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答案解析: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而D项属于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参见教材P252。
考 点:事故报告的内容要求
16、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 立即
B 1小时内
C 2小时内
D 24小时内
答案解析: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考 点:事故报告的时间要求
17、某市政工程沟槽发生基坑坍塌事故,作业人员被覆盖于坑底无法报告,事故现场除一名过路人外没有其他工作人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过路人负有法定的报告义务
B 过路人可以直接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C 过路人应当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
D 过路人可以向该施工现场的负责人报告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考 点:事故报告的时间要求
18、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工地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报告。
A 业主单位负责人
B 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事故发生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本单位负责人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考 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
19、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受处分之日起,()之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答案解析: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考 点:事故责任单位及主要负责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 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B 处3万元以下罚款
C 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D 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考 点: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多选题
2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生产安全事故中,属于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有()。
A 2人死亡事故
B 10人死亡事故
C 3人死亡事故
D 20人重伤事故
E 50人重伤
答案解析:
A为一般事故,B应认定为重大事故,E为重大事故。
考 点: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2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分级要素包括()。
A 事故发生地点
B 人员伤亡数量
C 社会影响程度
D 直接经济损失数额
E 事故发生时间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所规定的事故分级要素有3个:人员伤亡的数量(人身要素),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经济要素),社会影响(社会要素)。
考 点: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根据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重点,进行()。
A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B 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的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C 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D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E 每年至少组织二次的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答案解析:
本知识点考查的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间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考 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4、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A 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B 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C 应急预案论证意见
D 应急预案文本
E 应急预案的演练计划
答案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1)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2)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3)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考 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和备案
25、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分为()。
A 专项应急预案
B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 综合应急预案
D 现场处置方案
E 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答案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考 点: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26、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A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C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D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E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
答案解析: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CE为事故报告的内容,注意区分。
考 点: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与内容;
27、根据事故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成员由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派人参加。
A 监察机关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法院
E 工会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考 点: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与职责
28、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A 公安机关
B 有关人民政府
C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E 人民法院
答案解析:
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考 点: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与职责
29、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单位和人员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有()原因时,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 为抢救疏通交通
B 抢救财产
C 防止损失扩大
D 抢救人员
E 保留线索
答案解析: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考 点: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0、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当及时报告,对于报告的内容应注意()。
A 事故发生的地点要准确,除事故发生的中心地点外,还应当报告事故所波及的区域
B 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应当具体
C 应当报告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情况,无须报告事故发生前的现场情况
D 应当报告已经采取的措施
E 对于人员伤亡情况的报告不作无根据的猜测,可酌情少报
答案解析:
事故报告的内容要求:(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应当包括单位的全称、所处地理位置、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持有各类证照情况、单位负责人基本情况以及近期生产经营状况等。该部分内容应以全面、简洁为原则。(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应当具体,事故发生的地点要准确,出事故发生的中心地点外,还应当报告事故所波及的区域。(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对于人员伤亡情况的报告,应当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作无根据的猜测,更不能隐瞒实际伤亡人数。(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考 点:事故报告的内容要求
3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B 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事故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C 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D 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E 迟报或漏报事故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事故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2)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考 点:事故调查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B 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C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D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E 转移、隐匿资金、财产
答案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2)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3)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B为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
考 点:事故报告及采取相应措施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