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由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所以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这是()的基本思想。
A 因果分析法
B 排列图法
C 分层法
D 直方图法
答案解析:
由于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之所在,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考 点:分层法的应用;
2、关于因果分析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张因果分析图可以分析多个质量问题
B 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
C 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
D 可以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
答案解析:
因果分析图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①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②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③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④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出所有可能的原因。⑤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至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选项C是排列图法;选项D是直方图法
3、在应用因果分析图确定质量问题的原因时,正确做法是()。
A 不同类型质量问题可以共同使用一张图分析
B 通常做出1~5项作为主要原因
C 为避免干扰,只能由QC小组成员独立进行分析
D 由QC小组组长最终决定分析结果
答案解析:
因果分析图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①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②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③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④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出所有可能的原因。⑤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至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考 点:因果分析图法的应用;
4、当采用排列图法分析工程质量问题时,将质量特性不合格累计频率为()的定为A类问题,实施重点管理。
A 0%~50%
B 0%~70%
C 0%~80%
D 0%~90%
答案解析:
将其中累计频率0~80%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问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将其余累计频率在90%~100%区间的问题定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以上方法称为ABC分类管理法。
考 点:排列图法的应用;
5、ABC分类管理法中,A类问题是指()问题。
A 主要
B 一般
C 次要
D 特殊
答案解析:
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以上方法称为ABC分类管理法。
考 点:排列图法的应用;
6、在直方图的位置观察分析中,若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边界在质量标准的上下界限内,且有较大距离时,说明该生产过程()。
A 质量能力不足
B 易出现质量不合格
C 存在质量不合格
D 质量能力偏大
答案解析:
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质量标准的上下界限有较大的距离,说明其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考 点:直方图法的应用;
7、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取决于质量特征统计数据的()。
A 样本数量和分布情况
B 控制标准和分布状态
C 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D 分布位置和控制标准上下限
答案解析:
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取决于质量特征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考 点:直方图法的应用;
二、多选题
8、在应用分层法时,首先要划分调查分析的层次,一般可根据()等进行划分。
A 统计的模型
B 管理的需要
C 样本的数量
D 统计的目的
E 数据的需要
答案解析:
应用分层法的关键是调查分析的类别和层次划分,根据管理需要和统计目的,通常可按照分层方法取得原始数据。
考 点:分层法的应用;
9、按分层法取得原始数据时,下列属于按地区部位划分的是( )
A 城市
B 乡村
C 隧道
D 楼层
E 外墙
答案解析:
通常可按照以下分层方法取得原始数据:(1)按施工时间分,如月、日、上午、下午、白天、晚间、季节;(2)按地区部位分,如区域、城市、乡村、楼层、外墙、内墙;(3)按产品材料分,如产地、厂商、规格、品种;(4)按检测方法分,如方法、仪器、测定人、取样方式;(5)按作业组织分,如工法、班组、工长、工人、分包商;(6)按工程类型分,如住宅、办公楼、道路、桥梁、隧道;(7)按合同结构分,如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
10、关于因果分析图法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一张分析图可以解决多个质量问题
B 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有利于集思广益
C 因果分析图法专业性很强,QC小组以外的人员不能参加
D 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出所有可能的原因
E 通过因果分析图可以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从而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答案解析:
因果分析图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①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②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③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④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出所有可能的原因。⑤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至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考 点:因果分析图法的应用;
11、工程质量管理常用数据统计方法,排列图方法可用于()的数据状况描述。
A 质量偏差
B 质量稳定程度
C 质量缺陷
D 造成质量问题原因
E 质量受控情况
答案解析: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关于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
考 点:排列图法的应用;
12、在质量管理中,直方图法的主要用途有()。
A 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B 分析生产过程的状态
C 分析质量水平的范围
D 确定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E 分门别类地分析质量问题
答案解析:
直分图法的主要用途:1.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2.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可知ABC符合题意。
考 点:直方图法的应用;
13、某模板施工过程整理后的抽样检查数据中,检查项目频率为:表面平整度48%;截面尺寸35%;平面水平度6%;垂直度5%;标高4%;其他2%。属于B类问题的是()
A 表面平整度
B 截面尺寸
C 平面水平度
D 垂直度
E 标高
答案解析:
累计频率0~80%定为A类问题;累计频率80%~90%定为B类问题;累计频率90%~100%定为C类问题
根据题干,各项累计频率为:表面平整度48%;截面尺寸83%;平面水平度89%;垂直度94%;标高98%;其他100%;所以表面平整度为A类问题;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为B类问题;垂直度、标高、其他为C类问题。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