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锤击沉桩法施工,不同规格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沉桩顺序是( )。(2011年真题)
A 先大后小,先短后长
B 先小后大,先长后短
C 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D 先小后大,先短后长
答案解析:
对不同规格的桩的沉桩顺序应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或偏移。
考点:旋喷注浆地基。
2、利用钻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用高压脉冲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下端的喷射装置,向四周以高速水平喷入土体,属于( )地基。
A 挤密桩地基
B 深层密实地基
C 旋喷注浆地基
D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答案解析:
旋喷注浆桩地基简称旋喷桩地基,是利用钻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用高压脉冲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下端的喷射装置,向四周以高速水平喷入土体,借助流体的冲击力切削土层,使喷流射程内土体遭受破坏;与此同时,钻杆一面以一定的速度(20r/min)旋转,一面低速(15~30cm/min)徐徐提升,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胶结硬化后即在地基中形成直径比较均匀、具有一定强度(0.5~8.0MPa)的圆柱体(称为旋喷桩),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考点:旋喷注浆地基。
3、振冲地基法中,振动水冲形成的孔内加入的填料为( )。
A 粉煤灰
B 矿渣
C 粗砂
D 碎石
答案解析:
振冲地基法中,振动水冲形成的孔内逐段填入碎石。
考点:深层密实地基。
4、( )地基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建在饱和黏性土地基上主要不以变形控制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作置换处理。
A 灰土桩
B 夯实水泥土复合
C 砂石桩
D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答案解析:
砂桩和砂石桩统称砂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砂或砂卵石(砾石、碎石)挤压入土孔中,形成由大直径的砂或砂卵石(碎石)构成的密实桩体,它是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建在饱和黏性土地基上主要不以变形控制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作置换处理。
考点:挤密桩地基。
5、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最常用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是( )。
A 强夯地基法
B 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法
C 振冲地基法
D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法
答案解析:
强夯地基,是我国目前最常用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考点:夯实地基。
6、关于夯实地基中,重锤夯实地基说法错误的是( )。
A 重锤夯实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2~3t)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重复夯击基土表面
B 重锤夯实适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饱和度Sr不大于60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C 重锤表面夯实的加固深度一般为2.0~2.5m
D 湿陷性黄土地基经重锤表面夯实后,透水性有显著降低,可消除湿陷性,地基土密度增大,强度可提高30%
答案解析:
重锤夯实地基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2~3t)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重复夯击基土表面,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适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饱和度Sr不大于60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重锤表面夯实的加固深度一般为1.2~2.0m。湿陷性黄土地基经重锤表面夯实后,透水性有显著降低,可消除湿陷性,地基土密度增大,强度可提高30%;对杂填土则可以减少其不均匀性,提高承载力。
考点:夯实地基。
7、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能够起到排水作用,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适于处理3.0m以内软弱、透水性强的黏性土地基的是( )。
A 灰土地基
B 素土地基
C 粉煤灰地基
D 砂和砂石地基
答案解析:
砂和砂石地基,能够起到排水作用,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适于处理3.0m以内软弱、透水性强的黏性土地基。
考点:换填地基法。
8、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既可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地基,还可用作结构辅助防渗层的是( )。
A 灰土地基
B 砂和砂石地基
C 粉煤灰地基
D 矿渣地基
答案解析:
灰土地基,适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地基,还可用作结构辅助防渗层。
考点:换填地基法。
9、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应用较广的护壁方法是( )。
A 混凝土护壁
B 砖砌体护壁
C 沉井护壁
D 钢套管护壁
答案解析:
人工挖孔灌注桩护壁方法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喷射混凝土护壁、砖砌体护壁、沉井护壁、钢套管护壁、型钢或木板桩工具式护壁等多种。应用较广的是现浇混凝土护壁。
考点:人工挖孔灌注桩。
10、下列桩基施工工艺中,不需要泥浆护壁的是( )。(2014年真题)
A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
B 回转钻成孔灌注桩
C 潜水电钻成孔灌注桩
D 钻孔压浆灌注桩
答案解析:
根据工程的不同性质、地下水位情况及工程土质性质,钻孔灌注桩有冲击钻成孔灌注桩、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潜水电钻成孔灌注桩及钻孔压浆灌注桩等。除钻孔压浆灌注桩,其他三种均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考点:钻孔灌注桩。
11、以下关于静力压桩法施工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静力压桩施工一般采用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
B 压同一节桩时可间断进行
C 将桩压入土中3m左右应停止,校正桩的垂直度
D 当压力表数值达到预先规定值后,方可停止压桩
答案解析:
静力压桩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层中成桩。一般都采取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
考点:静力压桩法。
12、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密集桩群,从四周开始向中间施打
B 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C 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
D 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小后大、先短后长
答案解析:
沉桩顺序: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进行;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当基坑较大时,宜将基坑分为数段,然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施打,但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以避免中间土体被挤密,桩难以打人;或虽勉强打入,但使邻桩侧移或上冒;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或偏斜。
考点:锤击沉桩法。
13、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60℃
B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30℃
C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3.0℃/d
D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答案解析:
温控指标应符合: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4、以下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内容不正确的是( )。
A 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B 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C 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
D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答案解析:
(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掺入适量( ),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A 减水剂
B 泵送剂
C 粉煤灰
D 膨胀剂
答案解析:
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6、关于大体积混凝土保湿养护持续时间最小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10
B 14
C 21
D 28
答案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保湿养护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7、以下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B 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
C 大体积振捣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
D 混凝土应采取外部振动器振捣
答案解析:
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8、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取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 )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A 终凝前
B 终凝后
C 初凝前
D 初凝后
答案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取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答案为C。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9、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应采取下面哪种振捣设备( )。
A 振捣棒
B 振动台
C 平板振动器
D 外部振动器
答案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故答案A为本题的正确选项。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0、关于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分层浇筑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
B 从低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
C 从高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
D 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
答案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分层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1、关于单独台阶式混凝土基础浇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层混凝土要一次浇筑,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
B 每层混凝土要一次浇筑,顺序是后边角先中间
C 每层混凝土要分次浇筑,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
D 每层混凝土要分次浇筑,顺序是后边角先中间
答案解析:
单独台阶式混凝土基础浇筑,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桩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浇筑,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砂浆充满模板。
考点:模板工程。
22、关于混凝土基础模板及其支撑拆除顺序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支先拆
B 后支后拆
C 顺序拆除
D 先支后拆
答案解析:
模板及其支撑拆除的顺序原则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具体应按施工方案进行。
考点:模板工程。
23、当设计无要求时,关于混凝土基础钢筋工程中钢筋连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大处
B 在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上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C 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35%
D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连接
答案解析: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连接,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
考点:钢筋工程。
24、关于基础钢筋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筋网绑扎时,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不可漏绑
B 底板双层钢筋,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可朝上或水平
C 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D 独立柱基础为双向钢筋时,其底面长边钢筋应放在短边钢筋的上面
答案解析: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考点:钢筋工程。
25、关于钢筋工程施工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筋放样→钢筋制作→钢筋半成品运输→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B 钢筋制作→钢筋放样→钢筋半成品运输→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C 钢筋放样→钢筋半成品运输→钢筋制作→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D 钢筋半成品运输→钢筋放样→钢筋制作→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答案解析: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为:钢筋放样→钢筋制作→钢筋半成品运输→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考点:钢筋工程。
26、砌体结构中,最常见的砌筑方法是( )。
A 挤浆法
B 刮浆法
C 满口灰法
D “三一”砌筑法
答案解析:
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筑法、挤浆法(铺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四种。通常宜采用“三一”砌筑法。
考点:砌体基础施工技术。
27、关于砌体基础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400mm
B 当设计无要求时,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
C 多孔砖砌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600mm
D 有防水要求的空心小砌块墙下应灌实一皮砖或设置高100mm的混凝土带
答案解析:
当设计无要求时,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φ12。
考点:砌体基础施工技术。
二、多选题
28、挤密桩地基包括( )。
A 灰土桩地基
B 砂石桩地基
C 搅拌桩
D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
E 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
答案解析:
挤密桩地基包括灰土桩地基、砂石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
考点:挤密桩地基。
29、振动沉管灌注桩适用于在( )。
A 一般黏性土
B 淤泥质土
C 碎石土
D 湿陷性黄土
E 填土
答案解析:
动沉管灌注桩适用于在一般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粉土、湿陷性黄土、稍密及松散的砂土及填土中使用,在坚硬砂土、碎石土及有硬夹层的土层中,由于容易损坏桩尖,不宜采用。根据承载力的不同要求,拔管方法可分别采用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
考点:沉管灌注桩。
30、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沉桩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5年真题)
A 基坑不大时,打桩可逐排打设
B 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
C 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D 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
E 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答案解析:
锤击沉桩法沉桩顺序: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进行;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当基坑较大时,宜将基坑分为数段,然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施打,但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以避免中间土体被挤密,桩难以打人;或虽勉强打入,但使邻桩侧移或上冒;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或偏斜。
考点:锤击沉桩法。
31、某大型商住楼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浇筑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
B 提高水灰比
C 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D 预埋冷却水管,进行人工导热
E 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答案解析:
B选项,应为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2、关于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
B 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
C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D 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E 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答案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E选项,应为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
考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3、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 )工作。
A 浇水浸湿模板
B 清理模板
C 进行模板预检
D 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
E 铺干水泥
答案解析:
浇筑混凝土前,对地基应事先按设计标高和轴线进行校正,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同时,注意基坑降排水,以防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考点:模板工程。
34、模板及其支架在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
A 承载能力
B 刚度
C 稳定性
D 强度
E 适用性
答案解析:
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验算,所以本题要选择A、B、C三个选项。
考点:模板工程。
35、关于模板工程安装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模板工程安装前,应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
B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刷油性隔离剂
C 浇筑混凝土前,所有模板均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D 模板及其支架下基础应平整、光洁
E 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答案解析:
(四))模板工程安装要点(3)竖向模板安装时,应在安装基层面上测量放线,并应采取保证模板位置准确的定位措施。对竖向模板及支架。安装时应有临时稳定措施。安装位于高空的模板时。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应根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采取合理的竖向模板抗侧移、抗浮和抗倾覆措施。(7)模板安装应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准确;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8)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1二程的隔离剂;脱模剂不得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10)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11)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1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1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14)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故答案为B、C选项。
考点:模板工程。
36、砖砌体“三一”彻筑法的具体含义是指( )。
A 一个人
B 一铲灰
C 一块砖
D 一挤揉
E 一勾缝
答案解析:
”三一”彻筑法为: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考点:砌体基础施工技术。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