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青衫烟雨

calendar2025-06-24

message2

visits702

1K420100城市桥梁质量检查与检验

一、单选题

1、桩顶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m。

A 0.3~5m

B 0.5~0.8m

C 0.5~1m

D 0.8~1.2m

答案解析:

根据《城市桥梁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中相关规定,桩顶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

考       点: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

2、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灌注首批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埋深应不小于()m。

A 0.5

B 0.8

C 1.0

D 1.2

答案解析:

初灌时导管首次埋深应不小于1.Om。

考       点: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问题

3、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底端至孔底的距离应为()m。

A 0.2~0.4

B 0.3~0.5

C 0.4~O.6

D 0.5~0.7

答案解析:

注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应为300~500mm。

考       点: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问题

4、对孔底沉渣过厚或灌注混凝土前孔内泥浆含砂量过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当采用正循环清孔时,前阶段应采用高黏度浓浆清孔,并加大泥浆泵的流量,使砂石粒能顺利地浮出孔口

B 要准确测量孔底沉渣厚度,首先需准确测量桩的终孔深度,应采用丈量钻杆长度的方法测定

C 在含粗砂、砾砂和卵石的地层钻孔,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泵吸正循环清孔

D 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应把孔内泥浆密度降至,1.15~1.20g/cm3

答案解析:

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

考       点:孔底沉渣过厚或灌注混凝土前孔内泥浆含砂量过大

5、对桩端持力层判别错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持力层判别是钻孔桩成败的关键,现场施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B 对于非岩石类持力层,判断比较容易,可根据以往经验,结合现场取样进行综合判定

C 对于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或中风化岩的桩,判定岩层界面难度较大

D 对于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或中风化岩的桩,必要时可进行原位取芯验证

答案解析:

桩端持力层判别错误;持力层判别是钻孔桩成败的关键,现场施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非岩石类持力层,判断比较容易,可根据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取样进行综合判定。对于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或中风化岩的桩,判定岩层界面难度较大,可采用以地质资料的深度为基础,结合钻机的受力、主动钻杆的抖动情况和孔口捞样进行综合判定,必要时进行原位取芯验证。

考       点:桩端持力层判别错误

6、对孔径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孔径误差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疏忽错用其他规格的钻头,或因钻头陈旧,磨损后直径偏小所致

B 对于直径800~1200mm的桩,钻头直径比设计桩径小30~50mm是合理的

C 每根桩孔开孔时,应验证钻头规格,实行签证手续

D 钻头翼板磨损不一,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

答案解析:

孔径误差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疏忽错用其他规格的钻头,或因钻头陈旧,磨损后直径偏小所致。对于直径800~1200mm的桩,钻头直径比设计桩径小30~50mm是合理的。每根桩孔开孔时,应验证钻头规格,实行签证手续。

考       点:钻孔桩孔径误差

7、为避免孔口高程误差造成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应采取的对策是认真校核原始水准点和各孔口的绝对高程,每根桩钻孔前()。

A 实行签证手续

B 平整施工场地

C 复测孔口高程

D 控制混凝土超灌高度

答案解析:

其对策是认真校核原始水准点和各孔口的绝对高程,每根桩开孔前复测一次桩位孔口高程。

考       点:钻孔桩孔口高程及钻孔深度的误差

8、对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的预防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桩基开始施工前,对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认真研究

B 对桩基持力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场地,应适当加密地质勘探孔

C 必要时进行补充勘探,防止桩端落在较薄的持力层上而发生持力层重力破坏

D 场地有较厚的回填层和软土层时,设计者应认真校核桩基是否存在负摩擦现象

答案解析:

预防措施:在桩基开始施工前,对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认真研究。对桩基持力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场地,应适当加密地质勘探孔;必要时进行补充勘探,防止桩端落在较薄的持力层上而发生持力层剪切破坏。场地有较厚的回填层和软土层时,设计者应认真校核桩基是否存在负摩擦现象。

考       点:钻孔桩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问题

9、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不超过()。

A 10℃

B 20℃

C 25℃

D 30℃

答案解析:

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不超过20℃。

考       点:大体积混凝土防裂质量控制要

10、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

A 温度

B 强度

C 适度

D 密实度

答案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

11、后张法预应力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且不低于30MPa。

A 100

B 90

C 80

D 75

答案解析:

后张法预应力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

考       点:压浆与封锚质量控制

12、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时,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不得低于(    )MPa。

A 25

B 30

C 35

D 20

答案解析:

封锚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的80%,且不得低于30MPa。

考       点:压浆与封锚质量控制

13、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

A 30℃

B 4℃

C 5℃

D 6℃

答案解析:

压浆过程及压浆48h后,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白天温度高于35℃时。压浆宜夜间进行。

考       点:压浆与封锚质量控制

14、张拉控制应力达到()后方可锚固,锚固后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A 监理要求

B 稳定

C 设计要求

D 规定

答案解析:

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锚固后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对锚具应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较长时间外露时,应采取防锈蚀措施。

考       点:预应力张拉与锚固质量控制

15、预应力筋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A 摩阻损失

B 直径

C 强度

D 长度

答案解析:

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考       点:预应力张拉与锚固质量控制

16、钢管混凝土拱应采用()施工,由拱脚向拱顶对称均衡地连续压注一次完成。

A 泵送降压法

B 泵送顶升压注法

C 泵车浇筑法

D 千斤顶压法

答案解析:

应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施工,由两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连续压注一次完成。

考       点:钢管拱混凝土浇筑

17、对钢管柱混凝土浇筑说法错误的是()。

A 钢管柱具有加工简单、重量轻、便于吊装、安装方便等特点,在城市桥梁工程和轻轨交通工程中被广泛用作钢管墩柱

B 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浇筑与水平结构混凝土施工基本相同,一层一浇筑,施工时钢管上的端口既作为混凝土入口又作为振捣口

C 混凝土宜连续浇筑,一次完成

D 初凝后应清除钢管柱内上部混凝土浮浆,然后焊接临时端口

答案解析:

钢管柱混凝土浇筑:(1)钢管柱具有加工简单、重量轻、便于吊装、安装方便等特点,在城市桥梁工程和轻轨交通工程中被广泛用作钢管墩柱。(2)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浇筑与水平结构混凝土施工基本相同,一层一浇筑,施工时钢管上的端口既作为混凝土入口又作为振捣口。(3)混凝土宜连续浇筑,一次完成。(4)终凝后应清除钢管柱内上部混凝土浮浆,然后焊接临时端口。

考       点:钢管柱混凝土浇筑

18、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方法为()。

A 超声波法

B 钻芯法

C 红外线法

D 回弹法

答案解析:

检验方法:观察出浆孔混凝土溢出情况,检查超声波检测报告,检查混凝土试件试验报告。

考       点: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二、多选题

19、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当孔内泥浆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为避免造成钻孔塌孔或缩径,可采用加(  )的方法,改善泥浆的性能。

A 石灰粉

B 黏土粉

C 烧碱

D 水泥

E 木质素

答案解析: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当孔内泥浆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为避免造成钻孔塌孔或缩径,可采用加黏土粉、烧碱、木质素的方法,改善泥浆的性能。

20、造成钻孔灌注桩塌孔的主要原因有()。(2010年真题)

A 地层自立性差

B 钻孔时进尺过快

C 钻进速度过慢

D 护壁泥浆性能差

E 成孔后没有及时灌注

答案解析:

塌孔与缩径产生的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地层复杂、钻进速度过快、护壁泥浆性能差、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所造成。

21、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控制钻孔垂直度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A 压实、平整施工场地

B 安装钻机时应严格检查钻机的平整度和主动钻杆的垂直度,钻进过程中应定时检查主动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偏差立即调整

C 定期检查钻头、钻杆、钻杆接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D 增加钻机速度

E 在复杂地层钻进,必要时在钻杆上加设扶正器

答案解析:

在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处钻进,应低速低钻压钻进。

22、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造成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主要原因有()。

A 场地平整度和密实度差,钻机安装不平整或钻进过程发生不均匀沉降

B 钻杆弯曲、钻杆接头间隙太大

C 钻进速度较慢

D 钻头翼板磨损不一,钻头受力不均

E 钻进遇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时,钻压过高使钻头受力不均

答案解析:

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原因:(1)场地平整度和密实度差,钻机安装不平整或钻进过程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孔偏斜;(2)钻杆弯曲、钻杆接头间隙太大,造成钻孔偏斜;(3)钻头翼板磨损不一,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4)钻进中遇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时,钻压过高使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

考       点: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23、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为防止钻孔深度误差造成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正确的钻孔深度测量方法有()。

A 用测绳

B 丈量钻杆

C 用钢尺

D 对于端承桩鉴定土样

E 用卷尺

答案解析:

孔深测量应采用丈量钻杆的方法,取钻头的2/3长度处作为孔底终孔界面,不宜采用测绳测定孔深。对于端承桩钻孔的终孔标高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为准,不宜以固定孔深的方式终孔。因此,钻孑L到达桩端持力层后应及时取样鉴定,确定钻孔是否进入桩端持力层。

24、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

A 混凝土养护得当

B 合理分层浇筑

C 增加混凝土内外温差

D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E 增加水泥用量

答案解析:

质量控制主要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2.浇筑与振捣措施;3.养护措施。

25、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

A 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B 混凝土收缩变形

C 气温变化

D 水泥强度低

E 内外约束条件

答案解析:

裂缝发生原因:1.水泥水化热影响;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5.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26、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具有危害性的有()。

A 贯穿裂缝

B 斜裂缝

C 深层裂缝

D 直裂缝

E 表面裂缝

答案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按深度不同,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1)表面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影响外观质量。(2)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对结构耐久性产生一定危害。(3)贯穿裂缝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是较严重的。

考       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类

27、关于预应力下料与安装质量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有()。

A 锚垫板和螺旋筋安装位置应准确,保证预应力筋与锚垫板面垂直,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B 管道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位置,曲线平滑、平顺

C 预应力筋穿束宜用卷扬机整束牵引,应采用后穿法

D 可以使用砂轮锯、电弧焊等切割方式

E 预应力张拉时,应检查混凝土强度。

答案解析:

预应力筋穿束宜用卷扬机整束牵引,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先穿法或后穿法,D错误;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

28、预应力张拉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编制(   ),并按相关规定审批。

A 专项施工方案

B 施工组织设计

C 设计交底

D 作业指导书

E 图纸审核表

答案解析:

预应力张拉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按相关规定审批。

29、对预应力施工,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 承担预应力施工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B 张拉设备的校准期限不得超过l年,且不得超过300次张拉作业

C 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张拉前应进行检验

D 封锚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

E 锚固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使用电弧焊切割。

答案解析:

张拉设备的检定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得超过200次张拉作业。锚固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

30、钢管混凝土应具有( )特征。

A 低流动

B 收缩补偿

C 延迟初凝

D 早强

E 速凝

答案解析:

钢管混凝土应具有低泡、大流动性、收缩补偿、延缓初凝和早强的性能。

31、钢管混凝土施工时,钢管上应设置()等

A 混凝土压注孔

B 排水孔

C 倒流截止阀

D 排气孔

E 补偿器

答案解析:

钢管混凝土施工时,钢管上应设置混凝土压注孔、倒流截止阀、排气孔等。

三、案例分析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城市桥梁施工,承台结构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裂缝。

32、简述承台结构出现裂缝的可能原因。

正确答案:

裂缝发生可能原因:1.水泥水化热影响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5.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答案解析:

裂缝发生可能原因:1.水泥水化热影响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5.混凝土的沉陷裂缝。

考       点: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发生原因


四、案例分析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城市桥梁施工,采用后张法施工。

33、简述六不张拉内容。

正确答案:

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应做到“六不张拉”,即: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配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张拉前交底不清、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施未做好、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拉。

答案解析:

预应力张拉与锚固质量控制;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1K420100城市桥梁质量检查与检验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