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选题
1、通风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行及调试,应在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应包括()
A 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验、调整与联动运行
B 空调水系统的测定和调整
C 冷冻水泵运转正常
D 防排烟系统测定和调整
E 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答案解析:
通风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行及调试,应在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应包括: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验、调整与联动运行;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通风机、风口、系统平衡);空调水系统的测定和调整;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和调整;防排烟系统测定和调整
考 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调试
2、通风与空调系统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 系统调试方案已报送设计工程师审核批准
B 系统调试所用测试仪器仪表在其检定有效期内
C 现场通风、空调房间及机房,围护结构齐全、清洁干净,达到质量验收标准
D 其他专业配套的施工项目已完成,检查测试完毕
E 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
答案解析:
系统调试前由施工单位编制系统调试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调试所用测试仪器仪表的精度等级及量程应满足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并在其检定有效期内。调试现场围护结构达到质量验收标准。通风管道、风口、阀部件及其吹扫、保温等已完成并符合质量验收要求。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其他专业配套的施工项目(如:给水排水、强弱电及油、汽、气等)已完成,并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考 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调试
3、通风空调工程深化设计的目的是()。
A 确定管线排布
B 最合理地布置管线位置和标高
C 发现原设计管线排列的碰撞
D 优化机电管线的施工工序
E 配合土建进行留槽留洞,避免施工中过多的剔凿
答案解析:
通风空调工程深化设计:确定管线排布。在有限空间内的最合理的布置位置和标高。优化方案。一方面可通过通风空调工程深化综合管线排布,另一方面可优化机电管线的施工工序。发现原设计管线排列的碰撞问题,对管线进行重新排布,确保管线相互间的位置、标高等满足设计、施工及今后维修的要求。
考 点:通风空调工程深化设计
4、空调系统通常由空气处理设备、空调风系统、()等组成。
A 热源
B 冷源
C 送电系统
D 控制、调节装置
E 水系统
答案解析:
空调系统的组成:空气处理设备、空调冷源及热源、空调冷热源的附属设备、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控制、调节装置。
考 点:通风与空调系统组成
5、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的项目包括室内温度,以及()等项内容。
A 各风口的风量
B 各风口密封性能
C 空调机组的水流量
D 空调系统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
E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风量
答案解析:
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的项目包括室内温度,各风口的风量,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总风量,空调机组的水流量,空调系统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等五项内容。
考 点:通风与空调系统见证取样送检及检测项目
6、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过程中应进行检测与试验,包括()等。
A 水箱
B 设备
C 风管系统
D 水管系统
E 水质
答案解析: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过程中应进行检测与试验,包括风管系统、水管系统、设备等
考 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检测与试验
7、风机安装要求包括:风机安装前应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确,通电试验时,叶片转动灵活、方向正确,()。
A 风机停转后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B 风机机械部分无摩擦、松动,无漏电及异常响声
C 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分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
D 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柔性短管
E 风机与风管连接不得采用柔性短管
答案解析:
风机安装前应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确,通电试验时,叶片转动灵活、方向正确,停转后不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机械部分无摩擦、松动,无漏电及异常响声。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分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柔性短管。
考 点:通风与空调工程设备安装的要求
8、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方式有()等连接方法。
A 咬口
B 搭接
C 铆接
D 焊接
E 法兰连接
答案解析:
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方式有咬口连接、铆接、焊接连接等方法。
考 点:风管与配件及部件制作的技术要求
9、净化空调系统调试和试运转应具备的条件有()。
A 洁净室建筑装饰验收合格前
B 各种管线吹扫及试压完成
C 空调设备系统联动完成
D 风量、风压平衡完成
E 管线试压和吹扫完成前
答案解析:
净化空调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转,应在洁净室建筑装饰装修验收合格和各种管线吹扫及试压等工序完成,空调设备单机试车正常,系统联动完成,风量、压差平衡完毕之后进行。
考 点:净化空调系统的调试要求
二、单选题
10、综合效能试验测定与调整项目,由建设单位根据生产试运行的条件、工程性质、生产工艺等要求进行综合衡量确定,一般以()为原则。
A 适用
B 最高标准
C 最低标准
D 符合设计要求
答案解析:
综合效能试验测定与调整项目,由建设单位根据生产试运行的条件、工程性质、生产工艺等要求进行综合衡量确定,一般以适用为原则。
考 点:通风与空调工程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
11、通风与空调工程交工前,在已具备生产试运行的条件下,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单位配合,进行(),使其达到室内环境的要求。
A 系统无生产负荷试运行
B 系统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
C 系统生产负荷试运行
D 系统无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
答案解析:
通风与空调工程交工前,在已具备生产试运行的条件下,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单位配合,进行系统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使其达到室内环境的要求。
考 点:通风与空调工程综合效能的测定与调整
12、通风空调工程的观感质量检查不包括()
A 风管及风口表面及位置
B 各类调节装置制作和安装
C 设备单机试运行
D 制冷及水管系统的管道、阀门及仪表安装
答案解析:
通风空调工程的观感质量检查包括:风管及风口表面及位置;各类调节装置制作和安装;设备安装;制冷及水管系统的管道、阀门及仪表安装;支、吊架形式、位置及间距;油漆层和绝热层的材质、厚度、附着力等。
考 点: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
13、通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由()负责组织
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设计单位
D 施工单位
答案解析:
通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
考 点: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
14、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应少于()h,当竣工季节与设计条件相差较大时,例如夏季可仅做带冷源的试运转,冬期可仅做带热源的试运转。
A 24.0
B 16.0
C 12.0
D 8.0
答案解析:
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应少于8h,当竣工季节与设计条件相差较大时,仅作不带冷(热)源试运转,例如:夏季可仅作带冷源的试运转,冬期可仅作带热源的试运转。
考 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调试
15、深化设计如有重大设计变更,应征得()的确认
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设计人员
D 质量监督人员
答案解析:
深化设计如有重大设计变更,应征得设计人员的确认
考 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6、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中,风管、水管、部件及空调设备绝热施工的紧前工序是()。
A 管道的检验与试验
B 单机调试
C 通风空调设备试运转
D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系统联合试运转调试
答案解析: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施工前的准备→风管、部件、法兰的预制和组装→风管、部件、法兰的预制和组装的中间质量验收→支吊架制作与安装→风管系统安装→通风空调设备安装→空调水系统管道安装→管道的检验与试验→风管、水管、部件及空调设备绝热施工→通风空调设备试运转、单机调试→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系统联合试运转调试→通风与空调工程竣工验收→通风与空调工程综合效能测定与调整。
考 点:一般施工程序
17、空调系统按集中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直流式和混合式系统。
A 集中式
B 封闭式
C 分散式
D 半集中式
答案解析:
按集中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封闭式、直流式和混合式系统
考 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分类
18、各风口的风量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1个系统,与设计允许偏差()。
A ≤15%
B ≥15%
C ≤20%
D ≥20%
答案解析:
各风口的风量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少于1个系统,与设计允许偏差≤15%
考 点: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性能检测
19、风机盘管机组的检验方法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要求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检不得少于(),不得少于2台。
A 0.01
B 0.02
C 0.03
D 0.04
答案解析:
风机盘管机组的检验方法为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要求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检不得少于2%,不得少于2台。
考 点:材料设备的见证取样复试
20、空调水系统和制冷系统管道绝热施工,应在()结束后进行。
A 风管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
B 管路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
C 风管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和防腐处理
D 管路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和防腐处理
答案解析:
空调水系统和制冷系统管道的绝热施工,应在管路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和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
考 点:防腐绝热施工要求
21、冷却塔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进风侧距建筑物应大于()。
A 600mm
B 1000mm
C 1500mm
D 2000mm
答案解析:
冷却塔的安装要求。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进风侧距建筑物应大于l000mm。
考 点:通风与空调工程设备安装的要求
22、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水系统的镀锌钢管孔径小于DNl00时采用()连接。
A 法兰
B 焊接连接
C 螺纹
D 卡箍式
答案解析:
管径小于等于DNl00mm的镀锌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
考 点:空调水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
23、对中压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
A 全部做漏光法检测
B 若漏光法检测不合格时再做漏风量测试
C 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进行漏风量测检的抽检
D 全部做漏风量测试
答案解析:
中压风管系统的严密性试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用测试设备进行漏风量测试的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一个系统。
考 点:风管与配件及部件安装技术要求
24、对高压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
A 全部做漏光法检测
B 全部做漏风量测试
C 按50%抽检漏风量测试
D 按80%抽检漏风量测试
答案解析:
高压风管系统的泄漏,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应全部用测试设备进行漏风量测试
考 点:风管与配件及部件安装技术要求
25、风管系统安装完,必须进行严密性检验,严密性检验应()。
A 以主干管为主
B 检验全部工程
C 按系统比例抽检
D 以分部为主
答案解析:
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试验,以主干管为主。
考 点:风管与配件及部件安装技术要求
26、复合风管板材的覆面材料必须为()材料。
A 耐火
B 不燃
C 不燃B级
D 难燃B级
答案解析:
复合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具有保温性能的内部绝热材料应不低于《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中规定的难燃B1级,所用胶粘剂应与其管材材质相匹配,且对人体无害,符合环保要求
考 点:风管与配件及部件制作的技术要求
27、某工程的空调系统设计的工作压力为1000Pa,其风管系统应按()风管制作和安装的要求施工。
A 常压
B 低压
C 中压
D 高压
答案解析:
风管系统500Pa<P≤1500Pa为中压系统;
考 点:风管系统的组成、分类和施工内容
28、净化空调系统综合效能测定调整的内容不包括()
A 无生产负荷状态下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确定
B 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定
C 室内自净时间的测定
D 设备泄漏控制、防止污染扩散等特定项目的测定
答案解析:
净化空调系统综合效能测定调整与洁净室的运行状态密切相关,除应包括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综合效能试验项目外,还有生产负荷状态下室内空气洁净度;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定;室内自净时间的测定;设备泄漏控制、防止污染扩散等特定项目的测定;单向气流流线平行度的检测等。测定与调整状态应由建设单位、设备供应单位、设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后确定。
考 点:净化空调系统的调试要求
29、高效空气过滤器应在洁净室(区)建筑装饰装修和配管工程施工已完成并验收合格,洁净室(区)已进行全面清洁、擦净,净化空调系统已进行擦净和连续试运转()h以上才能安装。
A 4.0
B 8.0
C 12.0
D 24.0
答案解析:
高效空气过滤器应在洁净室(区)建筑装饰装修和配管工程施工已完成并验收合格,洁净室(区)已进行全面清洁、擦净,净化空调系统已进行擦净和连续试运转l2h以上才能安装。
考 点:净化空调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
30、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漏风量检测,空气洁净度等级为()级洁净室(区)所用机组的漏风率不得超过0.6%。
A 5.0
B 6.0
C 7.0
D 8.0
答案解析:
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漏风量检测,空气洁净度等级N1~N5级洁净室(区)所用机组的漏风率不得超过0.6%,N6~N9级不得超过1.0%。
考 点:净化空调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
31、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共划分为()个等级。
A 6.0
B 9.0
C 10.0
D 12.0
答案解析:
现行规范规定了Nl级至N9级的9个洁净度等级。Nl级洁净度的水平最高。
考 点:洁净度等级划分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