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青衫烟雨

calendar2025-08-04

message2

visits703

第14届蓝桥杯C++青少组中/高级组选拔赛(STEMA)2022年8月21日真题参考答案

一、实操题

1、编程实现:

个位数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正整数N(10<N<1000),输出正整数个位上的数字。

输入描述

输入一个正整数N(10<N<1000)

输出描述

输出正整数N个位上的数字


样例输入

123

样例输出

3

参考答案: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我们可以通过取模运算得到其个位数字。具体来说,可以使用N对10取模,得到的结果即为N的个位数字。


2、编程实现:

判断数字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正整数N(100≤N<100000),统计出100到N(包含100和N)之间的正整数中,有多少个正整数满足以下条件:

1)正整数个位数不为3;

2)正整数十位数不为5;

3)正整数百位数不为7。

输入描述

输入一个正整数N(100≤N<100000)

输出描述

输出100到N(包含100和N)之间有多少个正整数满足条件


样例输入

110

样例输出

10

参考答案:br />```pythondef count_numbers(n):count = 0for i in range(100, n+1):if i % 10 != 3 and i // 10 % 10 != 5 and i // 100 != 7:count += 1return countN = int(input())print(count_numbers(N))```


3、编程实现:

去重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小于200的字符串s,且字符中只包含小写字母,然后按照以下要求对字符串s进行去重,并输出去重后的字符串。

要求:

1)如果有重复出现的字母,只保留1个,其他的去掉;

2)不得改变各字母相对位置;

3)保证去重后的字符串的字典序最小。

例如:

s=“cacd”,重复的字母有c,如果去掉第一个字母c,结果为acd;如果去掉第二个字母c结果为cad.比较两个去重后的结果,第一个结果的字典序小于第二个结果的字典序,故选择去掉第一个c,输出acd。

输入描述

输入一个长度小于200的字符串s。且字符串中只包含小写字母

输出描述

按照要求对字符串s进行去重,并输出


样例输入

cdacd

样例输出

acd

提示信息:

字典序大小,是指字符串中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即字母表中越靠前的字母,字典序越小。

例如:两个字符串acd和cad,两个字符率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为“a”和“c”,其中“a”在字母表中排在“c”的前边,故字符串acd字典序小于字符出cad。假如第一个字母相同。就比较第二个字母,以此类推。

参考答案:br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对字符串进行去重操作:1. 创建一个长度为26的数组(用于记录每个字母是否出现过)2. 遍历输入字符串,对于每个字母,检查其是否已出现过,如果没有出现过,则将其加入到结果字符串中,并标记该字母已出现过。3. 返回结果字符串。


4、编程实现:

路径最小和

题目描述:

有一个N*M的矩阵方格,每个方格中都有一个正整数,现从左上角方格出发向右下角方格移动,每次只能向下或句右移动一个方格,请你找出一条最小路径、并输出该路径上的正整数之和。

最小路径:这条路径上的正整数之和最小。

例如:

N=2、M=3。2*3的矩阵方格中的正整数如下,按照移动规则,从左上角方格移动到右下角方格的路径共3条,分别为1->3->5->6;1->3->4->6;1->2->4->6。3条路径上的正整数之和分别为15、14和13。其中正整故之和最小的一条路径是1->2->4->6。和为13。故输出13。

输入描述

第一行输入两个正整数N和M(2≤N≤100,2≤M≤100),N表示矩阵方格的行数,M表示矩阵方格的列数,两个正整数之间以一个空格隔开

第二行开始输入N行,每行M平整数(1≤正整数≤200)。正整数之间以一个空格隔开

输出描述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最小路径上的正整数之和


样例输入

2 3
1 3 5
2 4 6

样例输出

13

参考答案:```pythondef min_path_sum(matrix):if not matrix or not matrix[0]:return 0n, m = len(matrix), len(matrix[0])dp = [[0] * (m + 1) for _ in range(n + 1)]dp[0][1:] = [row[0] for row in matrix]for i in range(1, n + 1):dp[i][0] = dp[i - 1][0] + matrix[i - 1][0]for i in range(1, n + 1):for j in range(1, m + 1):dp[i][j] = min(dp[i - 1][j], dp[i][j - 1]) + matrix[i - 1][j - 1]return dp[n][m]N, M = map(int, input().split())matrix = [list(map(int, input().split())) for _ in range(N)]print(min_path_sum(matrix))```


5、操作字符串 

题目描述:

给定两个字符串S1和S2(1<S1长度<100,1<S2长度<100),然后按照以下三种操作,将S1转为S2,问最少操作几次可以完成。

可对字符串进行三种操作:

1)插入一个字符;

2)删除一个字符;

3)修改一个字符。

例如:

S1=abcd,S2=ebde,S1转为S2最少需要操作3次,

第一次操作:将abcd中的字符a修改成e,修改后为ebcd;

第二次操作:将ebcd中的字符c删除,删除后为ebd;

第三次操作:在ebd末端插入字符e,插入后为ebde,

经过3次操作,字符串abcd转为字符串ebde。

输入描述:

第一行输入一个字符串S1(1<S1长度<100)

第二行输入一个字符串S2(1<S2长度<100)

输出描述: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将S1转为S2的最少操作次数


样例输入:

abcd
ebde

样例输出:

3

参考答案:对于给定的字符串S1和S2,我们可以使用动态规划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定义一个二维数组dp[i][j],其中dp[i][j]表示将S1的前i个字符转换为S2的前j个字符所需的最少操作次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递推关系来填充这个数组:1. 如果S1的第i个字符和S2的第j个字符相等,那么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即dp[i][j] = dp[i-1][j-1]。2. 如果S1的第i个字符和S2的第j个字符不相等,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进行插入、删除或修改操作。因此,dp[i][j] = min(dp[i-1][j] + 1, dp[i][j-1] + 1, dp[i-1][j-1] + 1)。最后,dp[m][n]就是我们要找的结果,其中m是S1的长度,n是S2的长度。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第14届蓝桥杯C++青少组中/高级组选拔赛(STEMA)2022年8月21日真题参考答案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