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长安花落尽

calendar2025-07-18

message1

visits862

2023下综合素质(小学)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董老师认为,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一认识忽视了学生(    )。

A 发展的独立性

B 发展的主体性

C 发展的全面性

D 发展的主动性


2、数学课上,李老师正津津有味地讲解例题,小雨站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我想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李老师眼一瞪,说:“就你聪明!赶紧坐好,认真听课!”下列关于李老师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B 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C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D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唐老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设计了矫正 方案并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唐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A 行动研究

B 校本教研

C 专业引领

D 进修培训


4、李老师在交流经验时说:“尽管我课前已经准备好了教学设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灵活地调整了教学策 略。”李老师的做法表明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    )。

A 阶段性

B 情境性

C 长期性

D 发展性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 依法享有(    )。

A 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B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C 公平的受教育条件

D 平等的受教育条件


6、某小学规定,没有完成暑假作业的学生,一律不准到校上课。该校的做法(    )。

A 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B 合法,学校有惩罚学生的权利

C 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

D 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7、小学生孙某经常与同学打架,班主任以此为由再也不让他参加学校、班级的各种文体活动。该班主任的做法(   )。

A 正确,有利于班级管理

B 正确,有利于警示学生

C 不正确,教师不得歧视学生

D 不正确,教师应征得家长同意


8、为保障学生安全,某校要求所有学生购买学校统一采购的带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该校的做法(    )。

A 正确,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统一管理

B 正确,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信息

C 不正确,购买智能手环应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D 不正确,是否购买智能手环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9、教师王某向学校提出辞职,当天便离开学校,所任课程教学受到影响。王某的做法(    )。

A 正确,教师有辞职的权利

B 正确,教师有教学的自由

C 不正确,教师在聘期内不能辞职

D 不正确,辞职应提前向学校申请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吸烟、饮酒

B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C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教材发布商业广告

D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11、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一小学生小红跟祖父母一起生活。他在放学自行回家途中将同学打伤。应对该事件承担 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A 小红

B 小红祖父母

C 小红父母

D 学校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是(    )。

A 6年

B 5年

C 4年

D 3年


13、有几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些偏颇,甚至与吴老师的相悖,影响了教育效果。吴老师感到很无奈。但考虑到学生 的发展,吴老师还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这些家长沟通,以求形成教育合力。这表明(    )。

A 家校矛盾具有非对抗性

B 家校协作关系具有选择性

C 家校地位具有非对等性

D 家校根本利益具有相异性


14、某小学一(3)班的宁宁数学运算经常出错,于是段老师经常和宁宁一起做“摆小棒”的数学游戏,以提高他 的运算能力。下列选项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合的是(    )。

A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B “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

C “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D “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


15、赵老师在班里开展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将同学们的作品在教室陈列,并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参考。下列对赵老 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育重点

B 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C 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D 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16、某中学在配备班主任时作出了下列规定,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为1学期以上

B 要求初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

C 将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聘任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D 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


17、下列关于常见医学检测技术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B超检查利用了超声波能产生回声的原理

B CT检查利用了γ射线所具有的超强穿透性

C 核磁共振检查利用了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共振的原理

D X光检查利用了X射线穿过不同组织后衰减程度不同的特性


18、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它是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的主要材料。下列选项中,属于半 导体的是(    )。

A 铜

B

C 石墨

D 塑料


19、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张以法治国,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下列历史人物, 不属于法家的是(    )。

A 韩非

B 李斯

C 苏秦

D 李悝


20、下列选项中,历史文件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 《土地法令》——俄国十月革命

B 《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

C 《人权宣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权利法案》——美国南北战争


21、“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这副挽联哀悼的现代作家是(    )。

A 鲁迅

B 郭沫若

C 老舍

D 沈从文


22、哥特式是一种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下列对其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交叉肋拱、高扶壁和飞拱

B 有窗花格以及彩绘玻璃隔屏

C 整体造型高耸、削瘦且带尖

D 外形厚重、敦实、色彩强烈


23、右边这幅画的作者自称自号“梅花屋主”,以画墨梅闻名,这位画家是(    )。


A 阎立本

B 王冕

C 文徵明

D 石涛


24、与“洛阳纸贵”这一成语故事相关的作品及作者是(    )。

A 《西京赋》张衡

B 《甘泉赋》扬雄

C 《三都赋》左思

D 《长门赋》司马相如


2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能够在越来越小的长度上利用、控制或改造物质,下列长度单位中,最小的是 (    )。

A 纳米

B 毫米

C 微米

D 厘米


26、在Excel中,如果B2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5,B3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0(如下图),则B4单元格中公 式“=$B$2+B3*2”的值为(    )。

A 5

B 25

C 35

D 40


27、在PowerPoint中,要使幻灯片按规定时间连续自动播放,应选择的设置是(    )。

A 排练计时

B 打包操作

C 切换效果选项

D 设置放映方式


28、下列选项中,与“蔬菜——圆白菜”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

A “大豆”和“农作物”

B “菠菜”和“绿叶菜”

C “香燕”和“美人蕉

D “水果”和“青苹果”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5=72”“4=18”“3=6”“2=(    )”“1=3”的规律,下列选项中,应填入“(    )”中的是(   )。

A 2

B 3

C 4

D 5


二、简答题

(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日常教学中,我不仅关注反应快、学习好的学生、也关注不爱发言的学生。一次课上,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小胜 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就把一张精美的卡片送给了他。对于小胜提出的问题,比较内向的文文看了我一 眼,我从她眼神中看到了期待,又看到了一些犹豫,我便叫她起来回答问题。由于过度紧张,文文说话结结巴巴,我鼓励她:“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因为紧张而想不起来了,你坐下来再想想。”文文感激地点 了点头。 从此以后,文文和小胜都发生了改变,文文比以前自信了,小胜听课也认真多了,小胜妈妈跟我说:“自从您 奖给小胜卡片后,小胜学习努力多了。”经了解,小胜得了卡片后非常开心,回家后对妈妈说,“老师说我善 问,所以把最漂亮的卡片送给了我。”现在卡片还贴在小胜的床头,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

30、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同上


(二) 材料:

三年级时,晓良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不太适应。到了新学校以后,他虽然很刻苦,但学习还是跟不 上。晓良十分苦恼,自信心也不足。对此,沈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他。课上,有意识地多给晓良回答问题的机会,课下,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和晓良“结对子”。沈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 课,慢慢地,晓良学习有了起色,也活泼多了。在一次班会上,沈老师表扬他:“虽然晓良同学现在成绩不太理想,但他非常努力,相信他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沈老师还设立了“进步T台秀”“学习积分银行”等,只要学生有进步就会获得相 应的奖励,晓良信心大大增强了,各科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天,晓良的爸爸从工地匆匆来到学校,向沈老师了解情况,沈老师一边让座倒水,一边跟他详细交流晓良的 在校情况,对晓良的学习生活提出了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建议,晓良的爸爸很感激。

31、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沈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同上


(三)材料:

体育之所以能成为体育,体育比赛之所以吸引人,是需要若干前提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竞争 (fair play)。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体育比赛的价值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和 底线。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人们制定了一系列复杂而详尽的规则,使体育比赛成为社会中规则最为完备的一 种活动。然而,体育比赛的规则,不同于其他领域,它不仅要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更要使其具有强烈的娱乐 性和观赏性。因此,体育规则总是留给运动员大量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否 则,比赛就了无生气,成了工厂的生产线。体育的这种特点,大大突出了道德的重要性。如果运动员不按照道 德的标准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裁判员不以道德的标准执法,就会造成体育的灾难。这就是为什么体育规则对 场地、器械、运动员、裁判员、比赛时间、比赛过程、违规行为、得分方式等的规定详尽有加。 法,在各国的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因此,法与体育道德在价值取向上相同,但其作用 却有实质的区别。用法来维持的公平竞争,是外在的、强制的。运动员由于害怕违法被罚而勉强遵守的,因 而,人是被动的、消极的,处于服从的地位。用道德来维持的公平竞争,运动员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因 此,闪耀着善的光辉。一个是我不得不公正竞争,另一个则是我要公平竞争。一个考虑的是“能做什么与不能 做什么”,而另一个考虑的则是“应该做什么与不应该做什么”。前者在体育本身固有的“效益原则”指导 下,常会将“不能做的事”偷偷地转化为“能做的事”;而后者则在能为“不能之事”时,依然固守自己的道 德原则。 在体育比赛中,没有法,比赛缺乏必要的客观规范性,无法进行;没有道德,体育行为失去了主体的规范性, 也无法进行。在传统的体育形态中,体育的“法”主要针对的是比赛本身,界定比赛时空,确定比赛用具、规 定胜负标准,提供一个公平的条件。至于这种条件下的比赛是否真正公平,则依靠运动员和裁判员的道德自律。于是,规则的他律和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自律,各司其职,使比赛既有公平的舞台,又有公平的行为。然 而,近数十年来,在商业或其他利益的驱使下,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行为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人们似乎对道德的 力量失去信心和耐心,而沿着“法治”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力图将运动员的行为规范统统纳入“法治”麾下。于是我们看到强制性的“法”层出不穷,仅就兴奋剂一端就引出了多少“法”,国际体育组织的禁药清单也越 来越长,然而,国际体坛的兴奋剂非但没有被遏制,却如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在应当让“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一味地强调道德是迂腐的。同样,在道德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只是简单地 高祭“法器”,也是无效的。法与道德,一刚一柔,一外一内,一为治标,一为治本。两者分离,则顾此失 彼,越治越乱。两者结合,则刚柔相济、内外兼顾、标本兼治。“法治”与“德治”相依相存,共同支撑着绿 茵场上的一片蓝天。 (摘编自任海《体育“法治”与“德治”辩》)

32、(1)体育“法治”与“德治”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同上


(三)材料:

体育之所以能成为体育,体育比赛之所以吸引人,是需要若干前提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竞争 (fair play)。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体育比赛的价值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和 底线。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人们制定了一系列复杂而详尽的规则,使体育比赛成为社会中规则最为完备的一 种活动。然而,体育比赛的规则,不同于其他领域,它不仅要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更要使其具有强烈的娱乐 性和观赏性。因此,体育规则总是留给运动员大量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否 则,比赛就了无生气,成了工厂的生产线。体育的这种特点,大大突出了道德的重要性。如果运动员不按照道 德的标准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裁判员不以道德的标准执法,就会造成体育的灾难。这就是为什么体育规则对 场地、器械、运动员、裁判员、比赛时间、比赛过程、违规行为、得分方式等的规定详尽有加。 法,在各国的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因此,法与体育道德在价值取向上相同,但其作用 却有实质的区别。用法来维持的公平竞争,是外在的、强制的。运动员由于害怕违法被罚而勉强遵守的,因 而,人是被动的、消极的,处于服从的地位。用道德来维持的公平竞争,运动员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因 此,闪耀着善的光辉。一个是我不得不公正竞争,另一个则是我要公平竞争。一个考虑的是“能做什么与不能 做什么”,而另一个考虑的则是“应该做什么与不应该做什么”。前者在体育本身固有的“效益原则”指导 下,常会将“不能做的事”偷偷地转化为“能做的事”;而后者则在能为“不能之事”时,依然固守自己的道 德原则。 在体育比赛中,没有法,比赛缺乏必要的客观规范性,无法进行;没有道德,体育行为失去了主体的规范性, 也无法进行。在传统的体育形态中,体育的“法”主要针对的是比赛本身,界定比赛时空,确定比赛用具、规 定胜负标准,提供一个公平的条件。至于这种条件下的比赛是否真正公平,则依靠运动员和裁判员的道德自律。于是,规则的他律和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自律,各司其职,使比赛既有公平的舞台,又有公平的行为。然 而,近数十年来,在商业或其他利益的驱使下,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行为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人们似乎对道德的 力量失去信心和耐心,而沿着“法治”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力图将运动员的行为规范统统纳入“法治”麾下。于是我们看到强制性的“法”层出不穷,仅就兴奋剂一端就引出了多少“法”,国际体育组织的禁药清单也越 来越长,然而,国际体坛的兴奋剂非但没有被遏制,却如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在应当让“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一味地强调道德是迂腐的。同样,在道德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只是简单地 高祭“法器”,也是无效的。法与道德,一刚一柔,一外一内,一为治标,一为治本。两者分离,则顾此失 彼,越治越乱。两者结合,则刚柔相济、内外兼顾、标本兼治。“法治”与“德治”相依相存,共同支撑着绿 茵场上的一片蓝天。 (摘编自任海《体育“法治”与“德治”辩》)

33、(2)体育“法治”与“德治”应该保持什么关系?为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同上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

34、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同上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2023下综合素质(小学)参考答案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