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人口
2、“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表明教育的本质是( )。
A 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 传递人类文化的活动
D 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3、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世界观教育,并指明实现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A 德育
B 智育
C 美育
D 体育
4、在小学阶段,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主要是将道德规范( )。
A 具体化与人格化
B 标准化与系统化
C 标准化与制度化
D 人格化与系统化
5、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6、“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 繁重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7、夏季,师生在操场活动时突然遇到雷雨天气,最安全的做法是( )。
A 站在空旷的地方
B 在大树下避雨
C 在建筑物下避雨
D 立即进入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
8、“及时复习”是学生记忆学习材料的有效策略,依据的遗忘规律是( )。
A 先快后慢
B 时快时慢
C 先慢后快
D 呈倒U形
9、小明思维与行动敏捷活泼,善于适应环境变化,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10、小学生在学习加法时,需要利用小石子、小木棒、手指等完成计算活动,依据加里培林“儿童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这种智力活动处于( )。
A 活动的定向阶段
B 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C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D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11、小红非常喜欢数学,对数学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这种学习动机是( )。
A 成就动机
B 认知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12、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思维发展会出现转折,表现为( )。
A 从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
B 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直观动作思维
C 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D 从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13、小学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分类依据是( )。
A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B 课程设置的要求
C 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
D 课程管理的层次
14、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经常用“参与、交流、经历、发现、探索”等行为助词表述的属于( )。
A 知识与技能目标
B 行为与实践目标
C 过程与方法目标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5、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倡导小学生的评价机制应采用( )。
A 百分制
B 等级制
C 评语制
D 等级加评语制
16、具体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设置的课程、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的指导性文件是(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培养方案
D 教学大纲
17、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体现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
A 忠实取向
B 创生取向
C 实践取向
D 相互适应取向
18、在下列选自《学记》的语句中,体现教学语言应简约生动的是( )。
A 学不躐等
B 开而弗达
C 禁于未发
D 罕譬而喻
19、在讲完长方形面积计算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计算一下自己房间的面积,以加深对面积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是( )。
A 实践研究法
B 实验教学法
C 实习作业法
D 实物演示法
20、强强成绩一般,但劳动积极,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这种评价属于( )。
A 常模参照评价
B 标准参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二、简答题
21、简述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22、简述小学德育中实施奖惩法的要求。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奖惩法的要求。
23、简述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某小学召开期中学生座谈会,以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其中,六(2)的学生对王老师的意见最大,当学校向王老师反馈学生意见后,她非常生气。
第二天一上课,王老师就将学生“痛骂”一顿,责怪学生不知好歹,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她说着说着,委屈地掉下了眼泪。这时,学生们都低着头,不知所措。
第三天,王老师批改作业时,看到一张小纸条:“老师,请您别生气了,我们不是说您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您动不动就发牌气,有时竟为一点儿小事大发雷霆,说真的,上您的课,我们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挨骂。老师,真没想到我们的意见会给您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落款是几位参会学生的署名。王老师看后,对自己之前的做法有些后悔。
24、应如何看待材料中学生的行为?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相关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某小学召开期中学生座谈会,以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其中,六(2)的学生对王老师的意见最大,当学校向王老师反馈学生意见后,她非常生气。
第二天一上课,王老师就将学生“痛骂”一顿,责怪学生不知好歹,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她说着说着,委屈地掉下了眼泪。这时,学生们都低着头,不知所措。
第三天,王老师批改作业时,看到一张小纸条:“老师,请您别生气了,我们不是说您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您动不动就发牌气,有时竟为一点儿小事大发雷霆,说真的,上您的课,我们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挨骂。老师,真没想到我们的意见会给您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落款是几位参会学生的署名。王老师看后,对自己之前的做法有些后悔。
25、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装饰专业发展相关的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单元测验后,李老师照例上了一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她就发现那几位考满分的学生表现出不耐烦和心不在焉。于是,她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每讲一道题,就请做对的学生将自己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提问,然后进行讨论。结果,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不仅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产生了许多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6、评析材料中李老师的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单元测验后,李老师照例上了一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她就发现那几位考满分的学生表现出不耐烦和心不在焉。于是,她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每讲一道题,就请做对的学生将自己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提问,然后进行讨论。结果,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不仅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产生了许多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7、如何理解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6. (中文与社会)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本文教学,谈谈小学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8分)
(2)如指导第二学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7. (数学与科学)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落实“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课程理念。(10分)
(2)如指导第一学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28. (英语)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阐述对话教学的基本环节。(4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此内容,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操练环节并说明理由。(27分)
29. (音乐)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节拍、调式、情绪情感。(4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歌词环节的教学设计活动并说明理由。(27分)
30. (体育)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武术基本动作一弹踢动作方法:并步站立,两手叉腰。右腿屈膝提起,大腿抬平右脚绷直,当提膝接近水平时,迅速猛力向前平踢,使力量达于脚尖左腿伸直或微屈支撑,上体正直。
问题:
(1)请简述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动作要点。(4分)
(2)拟定小学中年级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内容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7分)
31. (美术)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
(1)简述象形文字的含义及特征。(4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27分)
28、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