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古代思想家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
A 全面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长期性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A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
B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
C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D 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3、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来制定并实施的现代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4、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一个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其队旗上的图案是( )。
A 火炬加斧头
B 镰刀加斧头
C 五角星加镰刀
D 火炬加五角星
5、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实验分为( )。
A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B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C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D 探索性实验、鉴别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6、小学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 成立班委会
B 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C 确定班级工作计划
D 开展班级工作
7、琳琳参加学校活动时,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现象。此时,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 将她送往医院
B 让她躺下,垫高头部
C 让她休息一下,不用特别处理
D 带她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冷敷头部
8、识字教学中,教师将“辩”“辨”“辫”“瓣”的不同部件标成红色,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区别。这一做法符合( )。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9、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属于( )。
A 情绪
B 定势
C 动机
D 酝酿效应
10、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A 自我中心性
B 可逆性
C 客体永久性
D 可验证性
11、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总是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 冲动型
B 沉思型
C 场独立型
D 场依存型
12、在教师的帮助下,小学生通过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计划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13、某小学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民族乐器、地方戏曲等课程,这类课程属于( )。
A 校本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国家课程
D 地方课程
14、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用“会读、会写、会说、会背”等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这类教学目标属于( )。
A 知识与能力目标
B 价值观目标
C 过程与方法目标
D 情感态度目标
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中小学教学组织形式推行( )。
A 小组教学
B 开放课堂
C 小班教学
D 小队教学
16、相比较而言,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的课程类型是( )。
A 学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隐性课程
17、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即课程开发者”,该课程实施取向属于( )。
A 忠实取向
B 创生取向
C 实践取向
D 相互适应取向
18、《学记》中的下列语句,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 学不躐等
B 开而弗达
C 禁于未发
D 罕譬而喻
19、科学课上,张老师在讲台上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探究法
C 演示法
D 练习法
20、小红语文测验得了90分,但与全班平均成绩相比属于“中下”,老师鼓励她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 标准参照评价
B 常模参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二、简答题
2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的教育意义。
22、简述学校德育陶冶法及其要求。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陶冶教育法及其要求。
23、简述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一(2)班的学生经常向刘老师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当她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时,有的学生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刘老师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回答。但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让她难以应对了。比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跟爸爸姓,有的小朋友跟妈妈姓?”“我能成为齐天大圣吗?”“你喜欢熊大还是熊二?”等等。
24、分析材料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行为表现。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一(2)班的学生经常向刘老师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当她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时,有的学生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刘老师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回答。但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让她难以应对了。比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跟爸爸姓,有的小朋友跟妈妈姓?”“我能成为齐天大圣吗?”“你喜欢熊大还是熊二?”等等。
25、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稀奇古怪”的提问。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理念和教师实施教学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分点作答。
刘老师讲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时,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那么远?怎么来?是坐飞机,还是坐轮船?”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刘老师也笑了,想了想,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白求恩来中国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不远万里”又该怎样解释?这体现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无论是坐飞机、轮船,还是坐汽车、马车,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体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6、对刘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分点作答。
刘老师讲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时,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那么远?怎么来?是坐飞机,还是坐轮船?”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刘老师也笑了,想了想,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白求恩来中国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不远万里”又该怎样解释?这体现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无论是坐飞机、轮船,还是坐汽车、马车,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体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7、结合材料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角色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分点作答。
26. (中文与社会)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本文教学,谈谈小学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8分)
(2)如指导第二学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7. (数学与科学)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落实“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课程理念。(10分)
(2)如指导第一学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28. (英语)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阐述对话教学的基本环节。(4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此内容,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操练环节并说明理由。(27分)
29. (音乐)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节拍、调式、情绪情感。(4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歌词环节的教学设计活动并说明理由。(27分)
30. (体育)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武术基本动作一弹踢动作方法:并步站立,两手叉腰。右腿屈膝提起,大腿抬平右脚绷直,当提膝接近水平时,迅速猛力向前平踢,使力量达于脚尖左腿伸直或微屈支撑,上体正直。
问题:
(1)请简述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动作要点。(4分)
(2)拟定小学中年级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内容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7分)
31. (美术)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
(1)简述象形文字的含义及特征。(4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27分)
28、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