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注重( )。
A 学生自主
B 教师主导
C 教学相长
D 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
A 公共性
B 民主性
C 免费性
D 强制性
3、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阶段性
B 整体性
C 顺序性
D 差异性
4、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 少先队活动
C 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 班主任工作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考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
A 专制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对抗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 )。
A 沟通与合作能力
B 激励与评价能力
C 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 组织与实施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蛰伤,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抹( )。
A 肥皂水
B 蒸馏水
C 食用醋
D 稀盐酸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 直觉
B 错觉
C 幻觉
D 联觉
9、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 )。
A 监督策略
B 复述策略
C 计划策略
D 组织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 )。
A 概念学习
B 符号学习
C 表征学习
D 命题学习
12、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 )。
A 激情
B 共情
C 热情
D 反移情
1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科学性原则
D 思想性原则
14、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 实验法
B 练习法
C 演示法
D 探究法
15、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 )。
A 知识与技能
B 思维与创新
C 过程与方法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B 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C 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
D 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7、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知识。这一课程实施符合( )。
A 忠实取向
B 创生取向
C 技术取向
D 相互适应取向
18、为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特朗普制
B 文纳特卡制
C 道尔顿制
D 贝尔—兰卡斯特制
19、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 )。
A 知识、技能与情感
B 难度、广度和深度
C 社会、儿童和学科
D 政治、经济与文化
20、某学校开发了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 )。
A 地方课程
B 校本课程
C 隐性课程
D 分科课程
二、简答题
21、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略。
2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略。
2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略。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也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
24、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本题考查的是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回顾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的知识点。再次,回归材料,找到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材料。最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也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
25、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
参考答案: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本题考查的是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其次,回顾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的知识点。最后,组织答案。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得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26、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本题考查的是对沈老师的教学行为的评析。通过材料可知,沈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的教学行为遵循了教学原则,即运用教学原来作答。其次,回顾教学原则的知识点。再次,回归材料,找到与教学原则相关的材料。最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得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27、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回顾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知识点。最后,组织答案。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0分)
(3)设计本课板书。(10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学生从算数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过程。(8分)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2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基础。(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右手运球向左侧变向突破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向,拍按球的右侧上方,使球从身体右侧弹向左前侧,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前倾并探肩,换左手拍按球的左右侧继续加速前进。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行进间前变向还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画有哪几大画科?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墨分五色,是哪五色?(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名作欣赏、技法学习”内容的新手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8、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积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
参考答案:
略。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