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
A 加里宁
B 马卡连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差异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
D 不平衡性
3、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
A 传递功能
B 创造功能
C 更新功能
D 传播功能
4、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体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5、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种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 )。
A 事实性文献
B 工具性文献
C 理论性文献
D 经验性文献
6、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 )。
A 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
B 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
C 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
D 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
7、三(1)班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A 说服教育法
B 实践指导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8、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9、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10、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 认知的内驱力
B 附属的内驱力
C 生理的内驱力
D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11、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 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
A 及时复习
B 使用记忆术
C 分散集中结合
D 适当过度学习
12、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 强化法
B 代币奖励法
C 自我控制法
D 系统脱敏法
13、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意志领域
D 动作技能领域
14、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15、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
A 可操作性
B 可替代性
C 可转换性
D 可度量性
16、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
A 生活性
B 综合性
C 开放性
D 活动性
17、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堂课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他的故事。”这种导入方式是( )。
A 直接导入
B 经验导入
C 故事导入
D 直观导入
18、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这一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 )。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9、根据载体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
A 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B 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
C 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D 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20、《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研发或选用。该课程属于( )。
A 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B 国家规定的选修课
C 地方规定的必修课
D 学校规定的选修课
二、简答题
2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略。
2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参考答案:
略。
2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参考答案:
略。
荣获第62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他在颁奖大会上说“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应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应用技巧、爱心、知识、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去实现这一切。
24、谈谈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
参考答案: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看法。通过材料可知,这里主要考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即运用新课改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相关内容来作答。其次,回顾新课改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这一知识点。再次,回归材料,找到与之相关的材料。最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荣获第62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他在颁奖大会上说“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应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应用技巧、爱心、知识、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去实现这一切。
25、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即运用教师的角色与基本职责的相关内容作答。其次,回顾教师的角色与基本职责的内容这一知识点。最后,组织答案。
作文课上,李老师说:“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不对,像大海中的小鱼。”豆豆插嘴道。当时,李老师真有点气恼,心想着捣蛋鬼又故意跟老师唱反调。但李老师很快冷静下来,耐心地问他:“你为什么把作文材料比作小鱼呢?”豆豆理直气壮地说:“大海里的小鱼虽然很多很多,但是很难抓得到,作文的好材料也不容易找到。”多么形象、新颖的比喻!李老师又惊又喜,大加赞赏,并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讨论如何做一名智慧的“小渔夫”,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捕捉又多又有价值的“小鱼”。
26、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本题考查的是对于材料中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通过材料可知,李老师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难”,能够灵活、正确的处理,即可运用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学原则来作答。其次,回顾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学原则这两个知识点。再次,回归材料,找到与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学原则相关的材料。最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作文课上,李老师说:“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不对,像大海中的小鱼。”豆豆插嘴道。当时,李老师真有点气恼,心想着捣蛋鬼又故意跟老师唱反调。但李老师很快冷静下来,耐心地问他:“你为什么把作文材料比作小鱼呢?”豆豆理直气壮地说:“大海里的小鱼虽然很多很多,但是很难抓得到,作文的好材料也不容易找到。”多么形象、新颖的比喻!李老师又惊又喜,大加赞赏,并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讨论如何做一名智慧的“小渔夫”,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捕捉又多又有价值的“小鱼”。
27、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参考答案:
首先,审问题,抓住关键词。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即运用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来作答。其次,回顾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最后,组织答案。
28、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29、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略。
材料: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30、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环节的设计。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