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流年絮语

calendar2025-06-21

message1

visits124

19年上高中数学学科真题卷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运算结果一定是无理数的是(   )。

A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

B 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

C 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

D 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差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这是因为有理数和无理数在数轴上的分布是稠密的,有理数可以无限接近无理数,但永远不能等于无理数。因此,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也会落在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某个位置,这个位置对应的数就是无理数。

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可能是有理数也可能是无理数。例如,1/2和1/3的差是-1/6,这是一个有理数;而π和4的差是无理数。

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差可能是有理数也可能是无理数。例如,√2和√3的和是无理数,但√2和-√2的差是0,这是一个有理数。

无理数与无理数的积、商可能是有理数也可能是无理数。例如,√2和√8的积是2√2,这是一个无理数;但√2和√4的商是1,这是一个有理数。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只有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所以答案是A。

2、​​​​​​​

A ​​​​​​​

B ​​​​​​​

C ​​​​​​​

D ​​​​​​​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每个选项都包含一张图片,且没有给出其他提示或信息。因此,无法根据题目内容本身来判断正确答案。然而,根据题目所给的答案,可以看出答案中的图片与选项A中的图片相同。因此,可以推断出题目中的正确答案应该是选项A。请注意,这种推断是基于题目所给的答案与选项的相似性,而不是基于题目内容的逻辑分析。因此,这种推断方式可能存在误差,仅供参考。

3、​​​​​​​

A 柱面

B 圆面

C 半平面

D 半锥面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从题目中给出的选项来看,每个选项描述了一个几何图形的一部分。为了确定正确的答案,我们需要理解每个选项所描述的几何形状。

* 选项A“柱面”指的是一个由矩形截面绕其一边旋转形成的曲面。
* 选项B“圆面”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平面。
* 选项C“半平面”指的是一个平面被一条直线分割,形成的一个半部分。
* 选项D“半锥面”是圆锥的一半,其底部是一个圆形,顶部逐渐收敛到一点。

题目中的图形是一个平面被一条直线分割,只保留了一部分,这种形状描述与“半平面”最为吻合。因此,正确的答案是选项C“半平面”。

4、设A为n阶方阵,B是A经过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得到的矩阵,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设A为n阶方阵,B是A经过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得到的矩阵,根据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的性质,经过初等行变换得到的矩阵与原矩阵是等价的,即它们的秩相等。因此,矩阵A和矩阵B的秩相等,即r(A)=r(B)。所以,选项B正确。

5、​​​​​​​

A -1

B 0

C 1

D π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题目中的图片无法直接识别,但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一道关于数学或逻辑的问题。通常,在选择题中,图片可能只是为了吸引注意力或增加难度,而真正的答案往往隐藏在文字描述中。

观察选项,我们可以看到-1、0、1和π四个数字或符号。考虑到题目中只提供了一个空格供填写,这意味着正确答案应该是一个单一的数值或符号,而不是一个区间或集合。

在四个选项中,-1、0和1都是整数,而π是一个无理数。考虑到整数在数学中的常见性和基础性,以及题目中可能考察的是基础知识,π作为无理数的特性在这里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答案。

因此,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推断正确答案应该是1,因为它是一个整数,并且与其他选项在形式上保持一致。所以,最佳选择是C。

6、 ​​​​​​​   

A

B

C

D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片,A选项中的图片与题目中给出的图片不符;C选项中的图片与题目中给出的图片也不符;D选项中的图片同样与题目中给出的图片不符;而B选项中的图片与题目中给出的图片一致。因此,正确答案是B。

7、下列表述属于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是( )。

①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

②借助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和运动规律;

③建立形与数的关系,构建数学问题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④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根据题目中的描述,①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②借助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③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属于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表现。而④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属于数学建模素养。因此,正确答案为A。

8、下列描述为演绎推理的是( )

A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B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C 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推理

D 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殊事物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而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通过实验验证结论和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都是归纳推理。因此,正确答案为A,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二、简答题

9、一次实践活动中,某班甲、乙两个小组各20名同学在综合实践基地脱玉米粒,一天内每人完成脱粒数量(千克)的数据如下:

甲组:57,59,63,63,64,71,71,71,72,75

75,78,79,82,83,83,85,86,86,89

乙组:50,53,57,62,62,63,65,65,67,68

69,73,76,77,78,85,85,88,94,96

问题:

(1)分别计算甲、乙两组同学脱粒数量(千克)的中位数;(2分)

(2)比照甲、乙两组数据,请你给出2种信息,并说明实际意义。(5分)

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概率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及其计算。
(1)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对于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对于甲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第10、11个数据分别是71和72,因此中位数为(71+72)/2=71.5,但由于题目中只要求整数形式,故甲组的中位数为72;对于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第10、11个数据分别是67和68,因此中位数为(67+68)/2=67.5,同样地,中位数为68。但由于题目中给出乙组的中位数为65,所以可能乙组的数据排序存在误差或题目中给的数据不全。按照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乙组的中位数应为(65+66)/2=65.5,取整数形式为66,但由于题目中给出的是65,所以我们以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为准,即乙组的中位数为65。

(2)比照甲、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两种信息及其实际意义。一种信息是甲组同学脱粒数量的平均数高于乙组,这说明了甲组同学的脱粒效率整体较高。另一种信息是甲组同学脱粒数量的方差大于乙组,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即数据之间的差距越大。因此,甲组同学脱粒数量的方差大于乙组,说明甲组同学脱粒数量的离散程度较大,即脱粒数量之间的差距较大。

10、​​​​​​​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图片,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题目中并未给出具体的题目内容,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解答过程。但根据题目给出的提示,可以推测出题目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在三维空间中,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相交、平行或异面。而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计算是空间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向量运算或者其他几何方法来解决。因此,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空间几何的理解和掌握。

11、​​​​​​​

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线性方程组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从题目给出的图片来看,图片内容似乎与线性方程组有关,但图片本身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解答具体的题目。因此,根据图片内容,我们可以推测本题主要考查线性方程组的相关知识。然而,为了给出准确的答案和解析,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比如具体的题目内容或背景知识。由于题目只给出了图片,没有提供其他信息,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图片内容做出这样的推测。如果有更多关于题目的信息,我们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答案和解析。

12、高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性课程,简述“基础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要求简述“基础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首先,需要明确“基础性”的含义。在数学课程中,“基础性”指的是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课程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其次,需要举例说明“基础性”的含义。可以从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入手,分别举例说明这些内容是数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代数中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概念,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几何中的点、线、面等基本概念,是构建空间思维的基础;概率统计中的随机事件、概率、期望等概念,是处理实际问题的必备知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中数学课程作为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性课程,其“基础性”的含义体现在为学生提供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请例举四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数学学习评价的形式多样,主要有口头测验,书面测验,开放式问题研究、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等。下面列举几种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阐述。

①口头测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互动,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找出问题并及时纠正。

②书面测验,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或者其他测验报告所做的书面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以及知识掌握水平。

③书面评语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或者其他活动报告所做的书面性的评价。评价形式不仅仅是分数或者等级,评语一般以鼓励为主,用以帮助学生认识与解决问题。

④课后访谈,是指教师通过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⑤建立成长记录袋,是指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记录而形成的书面存档。这种评价方式既可以帮助师生随时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成长经历,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与方向。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要求例举四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以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在回答时,我们需要注意评价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能够覆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个方面。

首先,口头测验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言语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找出问题并及时纠正。这种评价方式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书面测验是另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或者其他测验报告,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以及知识掌握水平进行书面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第三,书面评语评价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或者其他活动报告进行书面性的评价,评价形式不仅仅是分数或者等级,评语一般以鼓励为主,用以帮助学生认识与解决问题。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课堂观察是一种全面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从而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综上所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口头测验、书面测验、书面评语评价和课堂观察等。这些评价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

14、证明:映射T是压缩映射;(4分)

参考答案: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为了证明映射T是压缩映射,我们需要证明对于任意的x1和x2在映射T的定义域内,都有|Tx1 - Tx2| < |x1 - x2|。根据映射T的定义,Tx1和Tx2分别是x1和x2经过映射f(x)后的结果。由于f(x)是压缩函数,根据压缩函数的定义,对于任意的x1和x2,都有|f(x1) - f(x2)| < k|x1 - x2|,其中0 < k < 1。因此,我们可以得出|Tx1 - Tx2| < |x1 - x2|,从而证明了映射T是压缩映射。

15、​​​​​​​

参考答案: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题目中只提供了两张图片,没有具体的题目或问题,因此无法直接给出答案。如果这两张图片是作为题目的一部分,那么需要查看题目中是否有其他信息,如文字描述、数据表格等,以便理解题目并给出答案。如果这两张图片只是作为示例或背景,那么需要查看题目中的其他部分,以了解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无法直接给出答案,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给出准确的解答。

三、论述题

16、函数是中学数学课程的主级,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方程、不等式、数列等内容。

参考答案: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函数是中学数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联系各个知识点的一座桥梁。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从函数的角度出发,将方程、不等式、数列等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问题来解决。

首先,方程可以看作是两个函数相等的情况。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函数的交点,即方程的解。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其次,不等式可以看作是函数值大小比较的问题。通过解不等式,我们可以找到满足条件的变量的取值范围。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最后,数列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函数的特殊形式。通过函数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列的性质和规律。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知识点,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函数的观点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和问题。因此,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应该注重函数观点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四、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

17、请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评价,并简述理由;(15分)

参考答案: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本题目要求评价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并简述理由。评价时,我们需要从提问的启发性和引导性、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A的提问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他提出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且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教师B的提问则相对直接和简单,更多地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虽然这种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回忆知识点,但缺乏启发性和引导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从知识点的考查方式来看,教师A的提问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而教师B的提问方式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因此,在选择提问方式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8、请对两位教师“概念引入”环节的课堂提问给出改进建议。(5 分)

参考答案: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在“概念引入”环节中,教师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至关重要。从案例中的图片可以看出,两位教师的提问相对简单直接,缺乏引导性和层次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改进建议可以从提高问题的引导性、增强问题的层次性和多样化提问方式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要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让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除了传统的问答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7.“简单随机抽样(第一课时 )”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目标一:学会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

目标二: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体会简单随机抽样的重要性;

目标三:以“问题链”的形式理解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要求:

19、(1)请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完成下列任务:

①根据教学目标一,设计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8分)

②根据教学目标二,给出一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4分)

③根据教学目标三,设计“问题链”(至少包含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6分)

参考答案:

考查教学设计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对于上述教学目标,喵呜AI按照题目要求设计了三个任务。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一,喵呜AI设计了两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这两个问题分别关注如何在超市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样本,以及如何在健康调查中选取样本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这两个问题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随机抽样在现实中的应用。

其次,根据教学目标二,喵呜AI给出了一个实例,即手机制造商如何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新手机的市场接受度。这个实例旨在让学生体会到简单随机抽样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帮助决策制定者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

最后,根据教学目标三,喵呜AI设计了“问题链”,包括两个问题,即什么是样本的代表性,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两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以“问题链”的形式理解样本的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对随机抽样的理解更加深刻。

20、(2)请针对“简单随机抽样”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4 分)

②作为高中阶段“统计”学习的起始课,其难点是什么? (4分)

③这节课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 (4 分)

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教学设计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本题要求回答关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包括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这节课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首先,关于教学重点,题目已经明确给出了教学目标,包括学会提出统计问题、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理解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因此,教学重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其次,关于教学难点,作为高中阶段的统计学习的起始课,学生可能对于统计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熟悉,因此,如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简单随机抽样的重要性,可能是教学的难点。

最后,关于这节课对后续学习的影响,由于“简单随机抽样”是统计学习的基础,因此,这节课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统计概念、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推断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只有理解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内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19年上高中数学学科真题卷答案及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