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描写战国时期工匠之子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故事的古琴曲是()。
A 《酒狂》
B 《广陵散》
C 《离骚》
D 《潇湘水云》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古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它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十大古琴曲之一。因此,描写战国时期工匠之子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故事的古琴曲是《广陵散》。
2、下面谱例的曲作者是()。
A 冼星海
B 任光
C 贺绿汀
D 聂耳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曲作者的识别。根据提供的谱例,我们可以识别出这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的主题乐段。冼星海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鼓舞作用。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冼星海。
3、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 翟小松《Mong Dong》
B 刘湲《土楼回响》
C 朱践耳《纳西一奇》
D 郭文景《御风万里》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查中音史相关知识。朱践耳《纳西一奇》借用音乐打造了“蜜蜂过江”这一情境,描绘蜜蜂由远到近,越过涛涛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为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像纳西族的劳动人民一样,勇敢、豪放。A选项,翟小松《Mong Dong》这部作品完成于1984年5月,原是为动画片《悍牛与牧童》写的音乐,与电影分离后,成为一部独立的纯音乐作品。B选项,刘湲《土楼回响》该作品由《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和《客家之歌》等5个乐章组成。代表了当代中国交响乐的最高水准,先后在中国40多个市县和10多个国家演出61场,创下了中国大型交响乐作品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D选项,郭文景《御风万里》在香港回归前夕创作而成,乐曲中选用了我国多个民族的舞蹈节奏,民族乐器芦笙的和声音响,以及民歌中表现中国人民民族情怀的旋律元素。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
4、叶小纲的交响曲《地平线》中,蕴含了囊玛的音调和酒蛊舞的节奏型,这说明除了蒙古族音乐素材以外,作曲家还采用了哪个民族的音乐素材?()
A 维吾尔族
B 哈萨克族
C 达斡尔族
D 藏族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叶小纲的交响曲《地平线》中,蕴含了囊玛的音调和酒蛊舞的节奏型。囊玛和酒蛊舞都是藏族的传统音乐形式,因此可以推断出作曲家除了采用蒙古族音乐素材外,还采用了藏族的音乐素材。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即藏族。
5、从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及歌词判断,该曲属于哪种体裁?()
A 蒙古长调
B 甘肃花儿
C 侗族大歌
D 福建采茶调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从题目中给出的谱例和歌词可以判断该曲属于甘肃花儿。该曲为甘肃花儿《下四川》,其旋律和歌词具有甘肃花儿的典型特征。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6、下图中乐人所持乐器()。
A 冬不拉
B 弹布尔
C 达普
D 热瓦普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知识。根据图片中的乐器形状和特征,可以判断这是维吾尔族传统的弹拨乐器冬不拉。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其他选项如弹布尔、达普、热瓦普虽然也是维吾尔族的乐器,但与图片中的乐器不符。
7、由音乐剧《西贡小姐》的曲作者创作的另外一部音乐剧是()。
A 《西区故事》
B 《歌剧魅影》
C 《悲惨世界》
D 《猫》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音乐剧《西贡小姐》的曲作者是勋伯格,而《悲惨世界》也是勋伯格的作品。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即《悲惨世界》。其他选项《西区故事》是伯恩斯坦的作品,《歌剧魅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作品,《猫》也是韦伯根据艾略特的诗改编的,与题目要求不符。
8、下面谱例中的唱腔属于哪种地方戏曲?()
A 花鼓戏
B 秦腔
C 越剧
D 豫剧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查戏曲相关知识。谱例中的唱腔属于豫剧,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河南梆子”。该谱例选自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A选项花鼓戏,B选项秦腔,C选项越剧,均与题干中的唱腔不符,故排除。
9、下列有关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
A 以拉丁文演唱
B 结构腔调对称与均衡
C 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协作的混声合唱
D 通常以琉特琴伴奏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格里高利圣咏是西方教会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歌词采用拉丁文演唱,不用器乐伴奏,只用人声,无和声和对位。因此,选项A“以拉丁文演唱”是正确的描述。而选项B“结构腔调对称与均衡”并不符合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它没有和声和对位,也没有固定的腔调模式。选项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协作的混声合唱”同样与格里高利圣咏不符,因为它没有和声和对位,而且它是单声部的,没有混声合唱。选项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也是错误的,因为格里高利圣咏不用器乐伴奏。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
10、下列哪种体裁主要用“变奏”手法创作而成?()
A 奏鸣曲
B 帕萨卡利亚舞曲
C 赋格
D 波兰舞曲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音乐体裁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变奏”手法在音乐创作中的特点和应用。变奏是一种音乐创作手法,通常是在一个主题或主题片段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因素,形成新的音乐形象或情感表达。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选项“奏鸣曲”虽然也可能出现变奏曲式的结构形式,但奏鸣曲的主要创作手法并不是变奏,而是通过对比和展开来构建音乐形象。
B选项“帕萨卡利亚舞曲”是巴洛克时期起源于西班牙的一种高贵庄严的舞曲音乐,它通常使用变奏手法来创作,即在固定的主题上通过不断变奏来展现舞曲的韵律和风格。
C选项“赋格”是复调音乐中最为复杂和严谨的曲式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用模仿和对位法,与变奏手法不同。
D选项“波兰舞曲”虽然也是一种舞曲,但它并没有特别强调使用变奏手法来创作。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正确答案是B选项,即“帕萨卡利亚舞曲”。
11、下列关于音乐和文本之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歌词采用了传统的拉丁经文
B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
C 舒伯特的《魔王》歌词作者为德国诗人席勒
D 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关于音乐和文本之间关系的常识。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我们需要判断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A选项提到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歌词采用了传统的拉丁经文。然而,事实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的歌词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拉丁经文,而是采用了德语歌词,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
B选项说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然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并没有歌词,它是一个纯音乐作品,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C选项提到舒伯特的《魔王》歌词作者为德国诗人席勒。但是,实际上,《魔王》的歌词作者是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蒂尔泽-沃尔夫,并非席勒,所以C选项也是错误的。
D选项表示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这是正确的描述,因为马勒的《大地之歌》的歌词确实是采用了德国诗人穆特修斯的中文诗歌翻译,这些诗歌的原文是中国唐诗,因此D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选项,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
12、下列对20世纪各种流派的音乐风格描述正确的是()。
A 电子音乐直接取材于真实声音,并通过剪接运用于电子合成器中
B 机遇音乐是十二音作曲法的延伸
C 简约音乐的基本特征是重复短小的音乐动机和最少的音乐材料
D 具象音乐是以电子音响的方法把音乐加以复制、改变、制作并记录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20世纪各种流派的音乐风格描述。
A选项描述电子音乐直接取材于真实声音,但电子音乐并非直接取材于真实声音,而是通过对电子合成器的运用,创造出新的声音和节奏。因此,A选项描述不准确。
B选项描述机遇音乐是十二音作曲法的延伸,但机遇音乐是现代作曲法的一种,与十二音作曲法没有直接的延伸关系。因此,B选项描述不准确。
C选项描述简约音乐的基本特征是重复短小的音乐动机和最少的音乐材料,这与简约音乐的定义和特征相符。因此,C选项描述准确。
D选项描述具象音乐是以电子音响的方法把音乐加以复制、改变、制作并记录,但具象音乐通常是直接对采录到的自然中已有的具体声响进行电子处理来创作的音乐,并非单纯对音乐进行复制、改变和制作。因此,D选项描述不准确。
综上所述,C选项描述20世纪的音乐流派风格最准确,即简约音乐的基本特征是重复短小的音乐动机和最少的音乐材料。
13、画家康定斯基所属的表现主义美术派和下列哪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类似?()
A 勋伯格
B 德彪西
C 斯特拉文斯基
D 巴托克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现主义美术派与音乐风格的对应关系。表现主义美术派强调主观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表达,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分离,强调色彩和线条的对比和夸张。在音乐领域,表现主义也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与常规的音乐结构和形式有所背离。
勋伯格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与表现主义美术派相似,都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不受传统形式和结构的束缚。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代表作曲家,与表现主义美术派在音乐风格上有较大差异。斯特拉文斯基是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其音乐风格与表现主义美术派也有一定区别。巴托克是20世纪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其音乐风格与表现主义美术派也不相同。
因此,与表现主义美术派的音乐风格类似的作曲家是勋伯格,答案为A。
14、下列欧洲国家与其民间音乐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A 波兰——波尔卡
B 意大利——玛祖卡
C 捷克——塔兰泰拉
D 奥地利——约德尔山歌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根据外国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知识,我们知道每个欧洲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间音乐体裁。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要确定哪个国家与其对应的民间音乐体裁是正确的。
A选项提到波兰对应的民间音乐体裁是波尔卡,这是不正确的。波尔卡实际上是捷克的民间音乐体裁。
B选项说意大利对应的民间音乐体裁是玛祖卡,这也是错误的。玛祖卡是波兰的民间音乐体裁。
C选项提到捷克对应的民间音乐体裁是塔兰泰拉,这是不正确的。塔兰泰拉实际上是意大利的民间音乐体裁。
D选项说奥地利对应的民间音乐体裁是约德尔山歌,这是正确的。约德尔山歌是奥地利的传统民间音乐。
综上所述,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即奥地利对应的民间音乐体裁是约德尔山歌。
15、下列图片中哪一个是被称为“印度小提琴”的萨朗吉?()
A
B
C
D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根据提供的图片和描述,我们可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选项的图片显示的是萨朗吉琴,这是一种在印度广泛使用的弦乐器,被称为“印度小提琴”。
B选项的图片显示的是小提琴,这是一种在欧洲广泛使用的弦乐器,与萨朗吉琴不同。
C选项的图片显示的是曼陀林,这是一种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使用的拨弦乐器,与萨朗吉琴不同。
D选项的图片显示的是热瓦普,这是一种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使用的弹拨乐器,与萨朗吉琴不同。
综上所述,A选项的图片是被称为“印度小提琴”的萨朗吉琴,因此正确答案是A。
16、下面旋律片段的节拍类型是()。
A 单拍子
B 混合拍子
C 变换拍子
D 复拍子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查乐理相关知识。根据题目给出的旋律片段,我们可以看到谱例中出现了三种拍子,这种情况在乐理中称为“变换拍子”。变换拍子就是在乐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而单拍子指的是一条旋律中只有2拍子或3拍子,混合拍子是由不同的单拍子按照次序组合起来形成的拍子,复拍子是由同类型的单拍子所组成的,每小节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强拍的拍子。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即变换拍子。
17、下面谱例中变化音程的数量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变化音程的数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变化音程的定义,除了自然音程之外,其他的音程都是变化音程。在给出的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三个变化音程,分别是4-#5构成的增二度,1-#5构成的增五度,以及#5-1构成的减四度。因此,变化音程的数量是3个,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18、下列图片中哪种乐器既用于铜管五重奏,也用于木管五重奏?()
A
B、
C
D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配器相关知识。根据给出的图片和乐器常识,我们可以分析出每个选项对应的乐器。A选项是大号,是铜管乐器的成员,因此不用于木管五重奏。B选项是小号,同样是铜管乐器的成员,因此也不用于木管五重奏。D选项是长号,也是铜管乐器的成员,所以也不适用于木管五重奏。而C选项是圆号,既是铜管五重奏的成员,也是木管五重奏的成员,是唯一一件同时涵盖这两类重奏的乐器。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
19、在歌唱的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
A 前奏
B 间奏
C 引子
D 尾奏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在歌唱的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间奏。前奏是指歌曲演唱之前的部分,引子与前奏类似,在乐曲开始之前的铺垫部分,尾奏是在歌曲演唱完毕的部分。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即间奏。
20、“吴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题,然后运用模进的手法写作音乐片段,并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上述教学行为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哪个基本理念?()
A 理解多元文化
B 面向全体学生
C 重视音乐实践
D 弘扬民族音乐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吴老师指导学生分析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并要求他们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题,运用模进的手法写作音乐片段,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这一教学行为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重视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其他选项与题干描述的教学行为不符,故不选。
21、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
A 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在唐朝,音乐教育机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大乐署和教坊是政府的音乐机构,而“小部音声”则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宫廷音乐机构。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即唐朝。
22、欣赏《胡桃夹子组曲》中《进行曲》的A段音乐时,教师采用下面的方法让学生体验音乐主题,这体现的是哪一种音乐教学体系?()
A 奥尔夫
B 柯达伊
C 铃木镇一
D 达尔克罗兹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查音乐教学方法相关知识。奥尔夫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自八十年代初,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使我们在音乐教育改革之初,就迅速与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接轨,起点高、发展迅速,对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综上,A选项正确。柯达伊是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20世纪匈牙利音乐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柯达伊所创手势教学法,并发扬光大,故排除。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音乐好比一种语言,要掌握一种语言,最好是从小开始学,开始得越早越能把语言掌握得像母语一样。只要孩子们稍有掌握某种乐器的能力,就可以让他们学。在教小孩子的时候,铃木教学法都不教他们看乐谱(Music Score)或任何音乐理论上的知识(Music Theory),因为那就等如在一个正常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之前,便教他写字和语言文法,那是违反自然的。铃木教学法强调让小孩子先听音乐。孩子每学一乐曲之前,无论多简单的旋律,都必先重复听其录音。而听的方法也很讲究,不是全神贯注坐在那里对着录音机听,是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听,如吃饭、嬉戏、入睡前各种休息或半休息的状态等,故排除。达尔克罗兹是瑞士音乐家、教育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排除。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23、陈老师在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没有采用数学运算方式,而是将音符时值的时间关系与音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不同音符时值的关系,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
A 唯理主义
B 折中主义
C 理性主义
D 实用主义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考查音乐教学方法相关知识。
实用主义忠于现实。题干中老师直接将音符时值和音响相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既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又可以理解难以理解的问题,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核心思想在于,人们应该根据实际效果来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而不是仅仅依赖逻辑或抽象的概念。因此,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即强调实践和应用,重视实际效果。
唯理主义主张用理性代替盲目信仰,反对宗教权威,具有进步的意义。折中主义是指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与本题无关。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与实用主义有所区别。
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即实用主义。
24、学生在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
A 平衡期现象
B 平稳期现象
C 高原期现象
D 徘徊期现象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学生在音乐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高原期现象”。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专业名词,用来描述学习中的停滞或进步减缓的现象。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其他选项如平衡期现象、平稳期现象、徘徊期现象与题干描述的现象不符。
2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程提问、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这种评价属于( )。
A 形成性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标准性评价
D 导向性评价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音乐教学实践过程是音乐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给予充分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并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这种评价正是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形成性评价。
26、教师将《音乐之声》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对音乐剧产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段的创作和表演活动”,该目标设计最适合的模块是()。
A 音乐鉴赏
B 音乐与戏剧表演
C 歌唱
D 演奏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题目中的教学目标是“对音乐剧产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段的创作和表演活动”,这个目标与“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最为匹配。这个模块通常会涵盖音乐剧的基础知识、表演技巧以及创作实践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剧,培养对音乐剧的兴趣,并提升创作和表演的能力。因此,B选项“音乐与戏剧表演”是最适合的教学目标设定的模块。其他选项如音乐鉴赏、歌唱、演奏等虽然与音乐相关,但并不能满足题干中对于音乐剧创作和表演活动的要求。
27、下面谱例属于哪种合唱类型?()
A 四部混声合唱
B 男声二部合唱
C 男女二重唱
D 女声二部合唱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本题考查合唱与指挥相关知识。从谱例来看,谱例中出现了S和A两个声部的标识,其中S代表女高音,A代表女中音,因此可以判断这是女声二部合唱。选项A“四部混声合唱”与谱例不符,因为谱例中只有两个声部;选项B“男声二部合唱”与谱例不符,因为S和A都不代表男性声部;选项C“男女二重唱”也与谱例不符,因为谱例中有两个不同的声部,而不是男女两个人声。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即“女声二部合唱”。
28、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故事,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授课角色的理解,现场表演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与形态,模拟森林种中的各种音响,使整个教室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森林”,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创作模块教学的哪个特点?()
A 理论性
B 民族性
C 即兴性
D 科学性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音乐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描述,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授课角色的理解,现场表演出各种相应的动作与形态,模拟森林种中的各种音响。这一教学过程体现了即兴性的特点。即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应,即兴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即兴性。选项A理论性、选项B民族性、选项D科学性均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二、音乐编创题
29、为下面歌曲编配二声部合唱。
要求:
(1)在每个乐句停顿处用模仿手法为歌曲创作填充呼应式的第二声部。(5分)
(2)将原歌曲作为原声部,自己创作的作为低音声部,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考察音乐写作相关内容。
本题的总要求是为歌曲编配二声部,再仔细分析两个小要求,第一个要求:在每个乐句停顿处用模仿手法为歌曲创作填充呼应式的第二声部。意思是用模仿第一声部旋律的手法,写第二声部,并填充在第一声部的空拍或长音出处。第二个要求:将原歌曲作为原声部,自己创作的作为低音声部,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意思是重写抄写第一个声部,要与第二个声部形成合唱谱的形式,注意大括号的书写。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是一道关于音乐写作的题目,主要考察对二声部合唱编配的理解和技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的要求,包括在每个乐句停顿处用模仿手法为歌曲创作填充呼应式的第二声部和将原歌曲作为原声部,自己创作的作为低音声部,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重新记谱。
对于第一个要求,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找出每个乐句的停顿处,然后使用模仿的手法来创作第二声部的旋律。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保持与原声部的相似度,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变化,使得第二声部的旋律与原声部形成呼应式的关系。
对于第二个要求,我们需要将原歌曲作为原声部,然后创作自己的低音声部。在创作低音声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与原声部的协调性和和谐性,使得两个声部的旋律能够相互呼应,形成合唱的效果。最后,我们需要将两个声部的旋律重新记谱,注意大括号的书写,以表示这是一个合唱谱。
在编写答案时,我们可以先简要介绍题目要求,然后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和解答。在解答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编配二声部合唱,使得两个声部的旋律能够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效果。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使得答案更加严谨和有条理。
三、简答题
分析《伦敦德里小调》。
30、(1)画出结构图示,写出歌曲结构名称。
(2)说明歌曲的高潮在何处,是通过哪种手法呈现的。
(3)说明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特点。
参考答案:
该题考察曲式分析相关知识。
作答本题是应先哼唱歌曲,有整体上的乐句感觉,哼唱后可以发现歌曲可分为四个乐句,并且是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根据乐句间的关系,为每个乐句标记上相应的字母。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伦敦德里小调》这首歌曲,包括画出结构图示、说明歌曲的高潮部分及呈现手法、说明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特点。然而,由于题目没有提供具体的歌曲音频或乐谱,因此无法直接进行曲式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分析一首歌曲的结构,首先需要了解歌曲的基本构成,包括主歌、副歌、过渡句、重复段等部分,并根据这些部分的关系来确定歌曲的结构。歌曲的高潮部分通常出现在副歌部分,通过重复、加强节奏、提高音调等手法呈现。而最后一个乐句通常起到总结全曲、呼应主题的作用,通过重复、变化音高等手法呈现。
然而,由于本题没有具体的歌曲内容,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如果需要分析一首具体的歌曲,建议提供歌曲的音频或乐谱,以便进行具体的曲式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器乐合奏《梭罗河》。
教学重点:合奏时节奏的准确性与声音的协调性。
31、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教学。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音乐教学设计部分。
根据乐曲的风格合理的选择乐器即可,多为教学中常用的吹奏和打击乐器。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音乐教学设计能力。在设计中,应首先考虑教学内容《梭罗河》,这是一首器乐合奏曲,因此需要选择适合合奏的乐器。然后,考虑到教学重点,即合奏时节奏的准确性与声音的协调性,这是合奏成功的关键。
在乐器选择上,由于《梭罗河》的风格和特性,建议选择常用的吹奏和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如长笛、双簧管等,可以演奏旋律部分;打击乐器如木鱼、镲等,可以加强节奏感和整体效果。这样的选择既符合乐曲风格,又能满足合奏的需求。
当然,具体选择哪种乐器,还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32、设定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音乐教学设计部分。
音乐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注意目标的书写顺写。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对于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教学目标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合奏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因此,设定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通过演奏《梭罗河》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提高审美情趣;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通过合奏练习掌握合奏技巧,提高合奏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则是让学生掌握《梭罗河》的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33、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过程。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音乐教学设计部分。
本题的教学过程要注意教授器乐合奏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进行哼唱旋律,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分声部的练习,最后再合在一起进行展示。教学过程不要忘记最后的小节和作业部分。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本题要求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针对器乐合奏《梭罗河》的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教学重点为合奏时节奏的准确性与声音的协调性。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器乐合奏,并注重节奏的准确性和声音的协调性。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过程。
首先,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望,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然后,通过知识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基本信息,为分组练习和合奏练习做好准备。
在分组练习和合奏练习环节,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合奏时节奏的准确性和声音的协调性。同时,展示与反馈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器乐合奏的基本技能,并注重节奏的准确性和声音的协调性。
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请同学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曲。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觉!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
34、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实施部分。
本题中教师的教授方式明显存在着问题,学生说乐曲听着想睡觉,应该去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本首乐曲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又想睡觉的感觉,而不是严厉的斥责学生,这样做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在音乐课上,欣赏是主要的方式,但是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
解析:【喵呜刷题小u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音乐课程标准以及音乐教学实施的相关内容。在音乐教学中,老师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体验有着重要影响。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音乐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欣赏和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上述案例中,老师对于学生在听音乐时产生的困倦反应,采取了严厉斥责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没有有效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相反,老师应该理解和接纳学生的感受,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使人产生困倦的感觉,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认知。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介绍音乐背景、讲述作曲家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还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课例点评题
35、【课题名称】《中国民间舞蹈》
【教学对象】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胶州秧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编创的学习过程,产生对胶州秧歌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国民间舞蹈的认识。
2、通过欣赏胶州秧歌《春天》,分析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的特点。
3、通过胶州秧歌基本组合的学习,探究发现胶州秧歌的动作、体态等特点,并能应用胶州秧歌的动作素材,编创展示舞蹈。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教学(略)
二、新课教学
1. 学生观看胶州秧歌视频《春天》然后讨论。
(1)音乐的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变化及其抒发的情感。
(2)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
(3)舞蹈动作是如何配合音乐来表现情感的。
2. 解读胶州秧歌定义。
3. 分析、学跳胶州秧歌。
(1)分析胶州秧歌体态、动作等缺点。
(2)学习胶州秧歌基本动作。
(3)教师进一步教授秧歌动作。
4. 编创实践。
以舞蹈《春天》的音乐作为素材,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编创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拆分重组”等方法,完成规定音乐的舞蹈编创。
三、展示表演
请学生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舞蹈编创情况,教师点评后,请舞蹈基础较好的一组同学展示表演,音乐课在热烈的表演中结束。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音乐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相关知识。
在回答本类问题时,应该先整体的看教学设计中的环节是否都完整,很明显,这篇教学设计中缺少数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环节不合理,缺少小结与作业环节。因此应该在作答中把这些缺少的环节补全。还应该分析一下本题中的教学设计具有的优点,才是全面的作答。
解析:【喵呜刷题小喵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音乐教学设计和评价的理解。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是关键要素。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这些都是优点。但是,缺少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环节不合理,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其优点,也要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教学设计,更好地进行评价。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