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处理信息为目的的专门系统类型,组成部件包括软件、硬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规程等。其中 ( ) 是经过机构化、规范化组织后的事实和信息的集合
A、软件
B、规程
C、网络
D、数据库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数据库是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它是经过机构化、规范化组织后的事实和信息的集合。因此,正确答案是D。
2、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 )不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
A、人工智能
B、移动智能终端
C、先进传感器
D、4G
解析:
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先进传感器等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而题目中提到不属于重点的是选项D中的“4G”,因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第五代移动通信(5G)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而不是4G。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
3、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其中,不包括( )原则。
A、统筹发展,有序推进
B、需求牵引,政府主导
C、完善机制,创新驱动
D、加强管理,保障安全
解析:
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划》,我国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并不包括“需求牵引,政府主导”这一选项。其他选项如“统筹发展,有序推进”、“完善机制,创新驱动”和“加强管理,保障安全”都是正确的。因此,B选项是不正确的。
4、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包括建设以( )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等内容。
A、云计算
B、人工智能
C、物联网
D、区块链
解析:
根据原文描述,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包括完成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因此,正确答案为A,即云计算。
5、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和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手段,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有机结合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称为( )模式。
A、B2B
B、B2C
C、O2O
D、C2C
解析:
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有机结合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称为O2O模式。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电子商务模式包括B2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C(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和C2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因此,本题答案为C。
6、关于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是信息的基础,两者并举互动,共同发展
B、工业化为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
C、信息化是当务之急,可以减缓工业化,集中实现信息化
D、要抓住网络革命的机遇,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解析:
关于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选项C表述不正确。工业化与信息化应该并举互动、共同发展,不能认为信息化是当务之急,可以减缓工业化,集中实现信息化。我们要抓住网络革命的机遇,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通过工业化为信息化打下基础。因此,C选项是不正确的。
7、商业智能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仓库、数据ETL、数据统计输出、分析( )不属于数据ETL的服务内容。
A、数据迁移
B、数据同步
C、数据挖掘
D、数据交换
解析:
根据ETL(提取、转换、加载)的定义和常见服务内容,它包括数据迁移、数据同步、数据交换等服务。而数据挖掘更多是关于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一种技术,并不是ETL服务的内容。因此,选项C是不属于数据ETL的服务内容。
8、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 )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器视网膜识别自动规划、专家系统。
A、人工智能
B、自动控制
C、地理信息
D、移动计算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某个领域需要广泛应用于机器视网膜识别自动规划、专家系统。在给出的选项中,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涉及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领域,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器视网膜识别自动规划和专家系统。所以正确答案是A,即人工智能。
9、智慧城市建设参考模型主要包括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支撑层、智慧应用层、( )不属于物联感知层。
A、RFID标签
B、SOA
C、摄像头
D、传感器片
解析:
智慧城市的建设参考模型中,物联感知层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摄像头、RFID标签等感知设备,用于获取城市运行中的各种信息。而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是一个组件模型,不属于物联感知层的范畴。因此,选项B不属于物联感知层。
10、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是套成体系和综合配套的标准库,用于指导实施标准化和可信赖的IT服务,ITSS定义的服务生命周期不包括( )。
A、战略部署
B、规划设计
C、部署实施
D、服务运营
解析:
ITSS定义的服务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这5个阶段,所以不包括战略部署。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11、针对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在了解内部控制结构、评价控制风险、传输内部控制后,下一步应当进行( )。
A、有限的实质性测试
B、外部控制测试
C、内部控制测试
D、扩大的实质性测试
解析:
根据信息系统审计流程的基本顺序,在了解内部控制结构、评价控制风险、传输内部控制之后,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是内部控制测试。因此,答案为C。
12、某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无法全面准确获取需求,此时可以基于对已有需求的初步理解,快速开发一个初步系统模型,然后通过反复修改实现用户的最终需求。这种开发方法称为( )。
A、结构法
B、原型法
C、瀑布模型法
D、面向对象法
解析:
题目中描述的开发方法符合原型法的特点。原型法是在无法全面准确获取需求的情况下,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因此,正确答案为B。
13、系统方案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内容包括( )。
A、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
B、人/机界面设计
C、处理过程设计
D、数据库设计
解析:
系统总体设计内容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等。而选项中A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属于系统总体设计内容的一部分;B人/机界面设计、C处理过程设计、D数据库设计,都是系统详细设计的内容,在系统总体设计中也会涉及到。因此,这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14、关于配置管理,不正确的是( )。
A、配置管理计划制定时需了解组织结构环境和组织单元之间的联系
B、配置标识包含识别配置项,并为其建立基线等内容
C、配置状态报告应着重反映当前基线配置项的状态
D、功能配置审计是审计配置项的完整性,验证所交付的配置项是否存在
解析:
关于配置管理,不正确的是选项D:功能配置审计是审计配置项的完整性,验证所交付的配置项是否存在。配置审计包括功能配置审计和物理配置审计,其中功能配置审计是验证配置项的实际功效是否与其需求一致,而物理配置审计才是验证配置项的完整性及其物理存在是否与预期一致。因此,选项D的描述不准确。
15、进行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时,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这种行为叫作( )。
A、继承
B、封装
C、抽象
D、复用
解析:
试题描述了面向对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这种行为对应于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四大基本特性之一,它不仅能将对象的状态信息隐藏在对象内部,保护其不被外部直接访问和修改,还能通过提供公共的方法来与外部进行交互。因此,正确答案是B。
16、软件三层架构中,( )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用于解决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实现应用与平台的无关性。
A、服务器
B、中间件
C、数据库
D、过滤器
解析:
中间件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用于解决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并实现应用与平台的无关性。它提供了一个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使得不同的应用、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可以通过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方式来实现互相通信和协作。因此,选项B“中间件”是正确答案。
17、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数据库是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是面向事务的
B、数据仓库一般用于存放历史数据
C、数据库主要采用OLTP,数据仓库主要采用OLAP
D、数据仓库的数据源相对数据库来说比较复杂
解析:
数据库是面向事务的,而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因此,选项A的描述是不正确的。数据仓库一般用于存放历史数据,并采用OLAP(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以支持决策分析。而数据库主要采用OLTP(联机事务处理)技术,处理日常的事务。数据仓库的数据源相对数据库来说确实比较复杂,需要经过集成和清洗等处理。所以,正确答案是A。
18、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ping命令,使用的是( )协议。
A、UDP
B、ARP
C、ICMP
D、FTP
解析: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ping命令使用的是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协议。ping程序用于探测主机之间的连通性,它通过发送ICMP回送请求消息给目的主机,并等待目的主机的应答。如果源主机在指定时间内收到应答,则认为主机之间是可通的。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19、在网络存储结构中,( )成本较高、技术较复杂,适用于数据量大、数据访问速度要求高的场合。
A、直连式存储(DAS)
B、网络存储设备(NAS)
C、存储网络(SAN)
D、移动存储设备(MSD)
解析:
在网络存储结构中,存储网络SAN成本较高、技术较复杂,适用于数据量大、数据访问速度要求高的场合。
20、关于网络交换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Internet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是Byte
B、ATM交换的最小数据单位是码元
C、Internet使用数据报网络
D、ATM使用虚电路网络
解析:
Internet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是Bit,而不是Byte。因此,选项A是不正确的描述。其他选项B、C、D都是正确的描述。
21、在网络产品中,( )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用来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
A、漏洞扫描工具
B、防火墙
C、防病毒软件
D、安全审计系统
解析:
防火墙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用来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其他选项如漏洞扫描工具、防病毒软件和安全审计系统也是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根据题目描述,防火墙是负责鉴别数据包进出企业内部网的产品,因此B是正确答案。
22、大数据关键技术中,Hbase主要被应用于( )。
A、数据采集
B、数据分析
C、数据存储
D、数据挖掘
解析:
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主要用于数据存储和管理,特别是在处理大数据时。因此,在大数据关键技术中,Hbase主要被应用于数据存储。
23、“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根据用户的购买量进行计费,这体现了“云”的( )特点。
A、高可扩展性
B、通用性
C、按需服务
D、高可靠性
解析:
题目描述了云计算中的按需服务特点,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云计算服务,并根据购买的量进行计费。就像使用自来水、电和煤气一样,根据使用量来支付费用。因此,正确答案是C。
24、物联网架构三层结构中不包括( )。
A、感知层
B、网络层
C、数据层
D、应用层
解析:
物联网架构三层结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因此选项C数据层是不正确的。感知层负责信息采集和物物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层是利用无线和有线网络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码、认证和传输;应用层提供基于物联网的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根本目标。
25、( )不属于移动互联网所使用的主流开发平台。
A、Web2.0
B、Android
C、IOS
D、Windows phone
解析: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架构技术SOA、页面展示技术Web2.0和HTML5,以及主流开发平台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根据这些信息,Web2.0是页面展示技术而不是开发平台,因此不属于移动互联网所使用的主流开发平台。所以答案是A。
26、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这体现了项目的( )。
A、紧迫性
B、独特性
C、渐进明细
D、临时性
解析: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这体现了项目的临时性。临时性指的是项目的一次性和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与其他选项如紧迫性、独特性和渐进明细相比较,临时性最直接地与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相关。因此,正确答案是D。
27、在( )中,项目经理权力最小。
A、弱矩阵型组织
B、平衡矩阵型组织
C、强矩阵型组织
D、项目型组织
解析:
在组织结构对项目的影响中,项目经理的权力从小到大依次是职能型组织、弱矩阵型组织、平衡矩阵型组织、强矩阵型组织、项目型组织。因此,在弱矩阵型组织中,项目经理的权力最小。
28、( )清楚地描述了测试各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A、瀑布模型
B、迭代模型
C、V模型
D、螺旋模型
解析:
V模型清楚地描述了测试各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在V模型中,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相对应,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形成了一个V型的结构。因此,C选项正确。
29、识别干系人是项目( )的活动。
A、启动过程组
B、计划过程组
C、执行过程组
D、监督和控制过程组
解析:
识别干系人是项目启动过程组的活动。在项目的五个管理过程组中,启动过程组主要负责定义一个新项目或现有项目的新阶段,包括定义项目目标、识别主要干系人等活动。因此,识别干系人是项目启动阶段的重要活动之一。
30、关于项目的五个过程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并非所有项目都会经历5个过程组
B、项目的过程组很少会是离散的或者只出现一次
C、项目的过程组经常会发生相互交迭
D、项目的过程组具有明确的依存关系并在各个项目中按一定的次序执行
解析:
关于项目的五个过程组的描述中,项目的过程组并非具有明确的依存关系并在各个项目中按一定的次序执行。实际上,不同的项目可能会以不同的顺序或方式经历这些过程组,或者某些过程组可能在一个项目中并不明显。因此,不正确的是选项D。
31、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有( )。
A、结构化分析法与面向对象分析法
B、面向对象分析法与数据流
C、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
D、结构化分析法与杆对照法
解析:
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法。从系统分析出发,需求分析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功能分解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信息建模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因此,选项A“结构化分析法与面向对象分析法”是正确的答案。
32、关于项目建议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项目建议书是针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总体性设想
B、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的项目申请文件
C、项目建议书包含总体建设方案、效益和风险分析等内容
D、项目建议书是银行批准贷款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决策的依据
解析: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的初步设想和计划,主要用于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描述项目的总体性设想、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内容,并不直接作为银行批准贷款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决策的依据。银行或行政主管部门通常会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因此选项D描述不正确。
33、可行性 研究过程中,( )的内容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求、创造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A、技术可行性 研究
B、经济可行性 研究
C、社会可行性 研究
D、市场可行性 研究
解析:
经济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求、创造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这与参考答案一致,因此选择B。
34、关于项目可行性 研究阶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详细可行性 研究的内容与初步可行性 研究内容大致相同
B、初步可行性 研究是介于机会研究和详细可行性 研究的一个中间阶段
C、初步可行性 研究阶段需要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D、机会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投资项目或投资方向提出建议
解析:
详细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耗费时间、人力和资金。而初步可行性研究是介于机会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之间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的可能性和潜在效益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项目是否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选项C描述“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是不正确的。
35、关于项目招投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招标人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B、招标项目,共收到两个投标人的标书,则该招标人需重新招标
C、标书以邮寄方式递交的,以“邮戳为准”
D、投标价格低于成本不符合中标人条件
解析:
关于项目招投标的描述中,选项C“标书以邮寄方式递交的,以’邮戳为准’”是不正确的。如果以邮寄方式送达的,投标人必须留出邮寄时间,保证投标文件能够在截止日期之前送达招标人指定的地点,而不是以“邮戳为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6、供应商在进行项目内部立项时,立项内容不包括( )。
A、项目资源估算
B、项目资源分配
C、任命项目经理
D、项目可行性 研究
解析:
供应商在进行项目内部立项时,一般包括的内容有项目资源估算、项目资源分配、准备项目任务书以及任命项目经理等。而项目可行性研究并不是立项时的内容,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
37、在职能型组织中,关于项目经理的职责,不正确的是( )。
A、通过与项目干系人主动、全面的沟通、来了解他们对项目的需求
B、在互相竞争的众多干系人之间寻求平衡点
C、通过认真、细致的协调,来达到各种需求间的整合与平衡
D、项目经理是项目的预算控制者
解析:
在职能型组织中,项目经理的职责包括与项目干系人沟通、寻求平衡点以及通过协调达到需求整合与平衡。然而,关于预算控制,职能型组织中的预算控制者通常是职能经理,而不是项目经理。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
38、( )不属于项目章程的作用。
A、明确项目的人员要求及考核指标
B、正式确认项目存在,给项目一个合法的地位
C、规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包括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
D、确定项目经理,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力
解析:
项目章程的作用不包括明确项目的人员要求及考核指标。项目章程的作用主要包括确认项目的存在、给项目一个合法的地位、规定项目的总体目标以及确定项目经理和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力。它并不涉及明确项目的人员要求及考核指标,这些通常在项目计划阶段进行细化和明确。因此,选项A不属于项目章程的作用。
39、项目管理计划不包括( )。
A、变更管理计划
B、变更日志
C、配置管理计划
D、范围基准
解析:
项目管理计划包括各种子管理计划和基准。其中子管理计划包括变更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等,而基准则包括成本基准、范围基准和进度基准。变更日志是项目文件的一部分,不属于项目管理计划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为B。
40、( )不属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
A、工作授权系统
B、配置管理系统
C、IT基础设施监控系统
D、信息收集与发布系统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选项,A选项工作授权系统、B选项配置管理系统以及D选项信息收集与发布系统都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而C选项IT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并不属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因此C选项是正确答案。
41、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一名干系人确定了一个新需求,该需求对项目是否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项目经理接下来应该( )。
A、为该需求建立变更请求,提交给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批
B、评估重要性,以确定是否执行变更流程
C、寻求项目发起人对变更的批准
D、考虑该需求比较关键,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修改
解析: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干系人提出的新需求对项目成功起到关键作用时,项目经理应该首先为该需求建立变更请求,并提交给变更控制委员会(CCB)进行审批。这是项目变更管理的标准流程,确保所有变更都得到适当的考虑和批准。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做法。评估重要性以确定是否执行变更流程、寻求项目发起人对变更的批准以及直接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修改,虽然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适用,但不是首要和标准的做法。
42、关于项目收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项目收尾分为管理收尾和合同收尾
B、管理收尾和合同收尾都要进行产品核实,都要总结经验教训
C、每个项目阶段结束时都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收尾
D、对于整个项目而言,管理收尾发生在合同收尾之前
解析:
根据参照解析,对于整个项目而言,合同收尾发生在管理收尾之前。因此,选项D描述不正确。
43、关于项目范围定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范围定义是制定目标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B、范围定义过程的输出包括范围管理计划、干系人登记册、需求文件
C、范围说明书是对项目范围、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相同和制约因素等的描述
D、项目进行中,往往需要多次反复开展范围定义的活动
解析:
范围定义过程的输出不包括范围管理计划、干系人登记册,因此选项B描述不正确。范围定义主要是制定项目目标和产品的详细描述,并生成项目范围说明书,该说明书描述了项目范围、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制约因素等。在项目进行中,由于需求和环境的变更,可能需要多次反复开展范围定义的活动。因此,正确答案是B。
44、某项目团队针对三个方案进行投票,支持A方案的人有35%,支持B方案的人有40%,支持C方案的有25%,根据以上投票结果选取了B方案,此决策依据的是群体决策中的( )。
A、一致性同意原则
B、相对多数原则
C、大多数原则
D、独裁原则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支持B方案的人有相对多数,即使未能获得超过半数人的支持,项目团队仍然依据相对多数人的意见选择了B方案。因此,此决策依据的是群体决策中的相对多数原则。
45、当范围变更导致成本基线发生变化时,项目经理需要做的工作不包括( )。
A、重新确定新的需求基线
B、发布新的成本基准
C、调整项目管理计划
D、调整项目章程
解析:
当范围变更导致成本基线发生变化时,项目经理需要重新确定新的需求基线(选项A正确),因为需求基线定义了项目的范围,随着项目的进展,用户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项目经理还需要发布新的成本基准(选项B正确),因为成本基准会随着范围、活动资源或成本估算的变更而相应变更。此外,项目管理计划也需要调整(选项C正确),因为成本基准和成本管理计划等都是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然而,项目章程是一份正式批准项目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的文件,它不会随着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变更而发生变更(选项D错误)。因此,项目经理不需要调整项目章程。
46、规划项目进度管理是为实施项目进度管理制定政策、程序,并形成文档化的项目进度管理计划的过程,( )不属于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
A、项目章程
B、范围基准
C、里程碑清单
D、组织文化
解析: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项包括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章程、组织过程资产、事业环境因素。选项A项目章程是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之一。选项B范围基准属于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也是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之一。选项C里程碑清单是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中的输出,并不属于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选项D组织文化虽然可以影响项目进度管理的实施,但它不属于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直接输入。因此,不属于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的是选项D组织文化。
47、下图某工程单代号网络图中,活动B的总浮动时间为( )天。
A、1
B、2
C、3
D、4
解析:
根据关键路径的定义,关键路径是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决定着可能的项目最短工期。总浮动时间是指在不延误项目完工时间且不违反进度制约因素的前提下,活动可以从最早开始时间推迟或拖延的时间量。对于关键活动,其总浮动时间通常为零。
在本题中,关键路径是ADF,总工期为20天。活动B的总浮动时间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总浮动时间 = 总工期 - 活动B的持续时间 - 其紧后活动的持续时间。根据图中信息,活动B的持续时间为5天,其紧后活动(F)的持续时间为2天,所以活动B的总浮动时间 = 20 - 5 - 4(关键路径上其他活动的持续时间之和) - 2 = 4天。因此,活动B的总浮动时间为4天,答案为D。
48、某工程由8个活动组成,其各活动情况如下表所示,该工程关键路径为( )。
A、ABCEGI
B、ABCFHI
C、ABDHI
D、ABDI
解析:
关键路径是工程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它决定了项目的最短工期。在这个工程中,根据活动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关键路径应为ABCFHI或ABCEGHI。因此,选项B(ABCFHI)是正确的。
49、关于项目控制进度过程,不正确的是( )。
A、有效项目进度控制的关键是严格按照制定的项目进度计划执行,避免项目偏离计划
B、当项目的实际进度滞后于进度计划时,可以通过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来缩短工期
C、项目控制进度的工具与技术有关键路径法、趋势分法等
D、项目控制进度旨在发现计划偏离并及时采纠正措施,以降低风险
解析:
关于项目控制进度过程,不正确的是A选项。有效项目进度控制的关键是监控项目的实际进度,并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及时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以避免项目偏离计划。而不是仅仅严格按照制定的项目进度计划执行。因此,A选项描述不准确。
50、投资者赵某可以选择股票和储蓄存款两种投资方式。他于2017年1月1日用2万元购进某股票,一年后亏损了500元,如果当时他选择储蓄存款,一年后将有360元的收益。由此可知,赵某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为( )元。
A、500
B、360
C、860
D、140
解析:
机会成本是指利用一定的资源或时间进行某种选择后,所失去的其他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在本题中,投资者赵某选择了投资股票,因此失去了储蓄存款的机会,即失去了获得360元收益的机会。因此,赵某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为360元,选项B正确。
51、关于项目成本估算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不正确的是( )。
A、成本估算需要采用定量方法,与估算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无关
B、三点估算法涉及到最可能成本、最乐观成本和最悲观成本
C、类比估算相对于其他估算技术,具有成本低、耗时少、准确率低的特点
D、在估算活动成本时,可能会受到质量成本因素的影响
解析:
项目成本估算的技术和工具中,估算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起到重要作用的。不同的技术和工具,如专家判断、类比估算等,都需要估算人员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知识来保证估算的准确度。因此,选项A中的说法“成本估算需要采用定量方法,与估算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无关”是不正确的。
对于其他选项,B描述的三点估算法确实涉及到最可能成本、最乐观成本和最悲观成本的考虑;C描述的类比估算特点也是准确的,类比估算确实具有成本低、耗时少、准确率低的特点;D提到在估算活动成本时可能会受到质量成本因素的影响,这也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不正确选项是A。
52、某工程项目,完工预算为2000万元。到目前为止,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实际支出800万元,成本绩致指数为0.8,假设后续不再发生成本偏差,则完工估算(EAC)为( )万元。
A、2500
B、2160
C、2000
D、2800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我们知道工程项目的完工预算为2000万元,到目前为止的实际支出为800万元,成本绩致指数为0.8。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计算完工估算(EAC):
- 首先计算到目前为止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价值(EV),这可以通过成本绩致指数CPI和实际支出AC来计算得出:EV = CPI × AC = 0.8 × 800 = 640万元。
- 由于后续不再发生成本偏差,我们可以使用完工估算公式来计算EAC:EAC = AC + BAC - EV = 800(实际支出)+ 2000(完工预算)- 640(已完成的工程量价值)= 2160万元。
因此,完工估算(EAC)为2160万元,答案为B。
53、层次结构图用于描述项目的组织结构,常用的层次结构图不包含( )。
A、工作分解结构
B、组织分解结构
C、资源分解结构
D、过程分解结构
解析:
层次结构图用于描述项目的组织结构,常用的层次结构图包括工作分解结构(WBS)、组织分解结构(OBS)和资源分解结构(RBS)。过程分解结构(PDS)并不属于常用的层次结构图之一。因此,答案为D。
54、关于项目团队管理,不正确的是( )。
A、项目团队管理用于跟踪个人和团队的绩效,解决问题和协调变更
B、项目成员的工作风格差异是冲突的来源之一
C、在一个项目团队环境下,项目经理不应公开处理冲突
D、合作、强制、妥协、求同存异等是解决冲突的方法
解析:
关于项目团队管理,不正确的是C选项“在一个项目团队环境下,项目经理不应公开处理冲突”。实际上,项目经理应该公开处理冲突,这是解决团队内部矛盾、促进团队协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他选项A、B、D都是关于项目团队管理的正确描述。
55、关于管理沟通的工具,不正确的是( )。
A、沟通模型的各要素会影响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B、管理沟通过程中要确保已创建并发布的信息能够被接受和理解
C、项目经理在项目进行中,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绩效评估
D、为了方便快捷地进行沟通,项目进行过程中需选择固定的沟通渠道
解析:
关于管理沟通的工具,选项D描述的是“项目进行过程中需选择固定的沟通渠道”,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特点,以及不同的干系人,选择适合的沟通渠道。沟通渠道的选择应该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需要。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
56、下图干系人权力和利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项目经理的主管领导就是A区的干系人,要“令其满意”
B、项目客户是B区的干系人,要“重点管理、及时报告”
C、对于C区的干系人,要“随时告知”
D、对于D区干系人,花费最少的精力监督即可
解析:
在权力/利益矩阵中,干系人被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了干系人的权力和利益的不同组合。对于项目经理的主管领导,他们通常拥有较大的权力和对项目结果的高度关注,因此应该被归类为A区的干系人。选项A的描述中,提到“项目经理的主管领导就是A区的干系人,要’令其满意’”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对于A区的干系人,项目经理的管理策略应该是既要考虑其权力,也要考虑其对项目结果的关注程度,并努力平衡其需求和期望,而不仅仅是“令其满意”。因此,选项A是不正确的描述。
57、关于项目合同的分类,正确的是( )。
A、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合同通常按照信息系统范围和项目总价划分
B、需要立即开展工作的项目不适宜采用成本补偿合同
C、工程量大、工期较长、技术复杂的项目宜采用总价合同
D、工料合同兼有成本补偿合同和总价合同的特点,适用范围较宽
解析: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合同通常有两种分类方式,按信息系统范围划分和按项目付款方式划分。其中,工料合同是一种兼具成本补偿合同和总价合同特点的混合型合同,适用范围较宽,能够分摊风险并鼓励承包人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从成本节约中提高利润。因此,选项D正确。而选项A的划分方式描述不准确;选项B中需要立即开展工作的项目适宜采用成本补偿合同;选项C中工程量大、工期长、技术复杂的项目不宜采用总价合同,应采用成本补偿合同或其他合同形式。
58、合同变更的处理由( )来完成。
A、配置管理系统
B、变更控制系统
C、发布管理系统
D、知识管理系统
解析:
合同变更的处理由变更控制系统来完成。其他系统如配置管理系统、发布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虽然可能在项目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们不是专门用于处理合同变更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
59、项目经理赵某负责公司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项目,搭建该平台需要大规模的计算能力。经过市场调研,国内A公司可提供大规模计算服务。赵某在编制项目的采购计划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直接把A公司的大规模计算服务列入采购计划
B、将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列入采购计划
C、考虑项目管理计划、项目需求文档、活动成本估算等输入
D、以A公司的采购政策和工作程序作为采购指导
解析:
在编制采购计划时,需要考虑项目管理计划、项目需求文档、活动成本估算等输入。这些输入项对于确定项目的采购需求、制定采购策略和计划至关重要。因此,项目经理赵某在编制项目的采购计划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而不是仅仅考虑单一的选项,如直接列入A公司的大规模计算服务或仅考虑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同时,采购指导应该基于公司的采购政策和程序,但这也需要在综合考虑其他输入项的基础上来确定。因此,正确答案是C。
60、控制采购的输入不包括( )。
A、合同管理计划
B、采购档案
C、合同
D、采购文件
解析:
控制采购的输入包括项目管理计划、采购文件、合同等,但不包括采购档案。因此,答案为B。
61、质量保证计划属于软件文档中的( )。
A、开发文档
B、产品文档
C、管理文档
D、说明文档
解析:
质量保证计划属于软件文档中的开发文档。在软件文档中,开发文档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任务书、需求规格说明、功能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等多个部分,其中也包括质量保证计划。因此,选项A正确。
62、关于配置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库用于保存开发人员当前正在开发的配置项
B、受控库包含当前的基线及对基线的变更
C、产品库包含已发布使用的各种基线
D、开发库是开发人员的个人工作区,由配置管理员控制
解析:
关于配置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开发库是开发人员的个人工作区,由配置管理员控制”。实际上,开发库是开发人员的个人工作区,由开发人员自行控制。其他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如开发库用于保存开发人员当前正在开发的配置项,受控库包含当前的基线及对基线的变更,产品库包含已发布使用的各种基线。
63、质量管理的阶段,大致经历了手工艺人时代、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 )四个阶段。
A、零缺陷质量管理
B、全面质量管理
C、过程质量管理
D、精益质量管理
解析:
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手工艺人时代、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因此,正确答案是B。
64、针对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不正确的是( )。
A、成本效益法通过比较可能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来提高质量
B、预防成本是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不是质量成本
C、统计抽样的频率和规模应在规划质量管理过程中确定
D、实验设计是规划质量管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统计方法
解析:
预防成本和内部失败成本都属于质量成本的一部分。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可能的问题发生而采取的措施的费用,而内部失败成本是在产品交付前由于不满足质量要求而导致的成本损失。因此,选项B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他选项都与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相关,描述是正确的。
65、( )属于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出。
A、项目管理计划
B、需求文件
C、风险登记册
D、质量核对单
解析:
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出包括质量管理计划、过程改进计划、质量测量指标、质量核对单和项目文件更新。其中,质量核对单是规划质量管理的一个输出,因此选项D正确。而项目管理计划、需求文件和风险登记册并不属于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出,因此选项A、B和C都是错误的。
66、( )不是风险识别的原则。
A、由粗及细,由细及粗
B、先怀疑,后排除
C、对客户保密
D、排除与确认并重
解析:
风险识别的原则包括由粗及细,由细及粗;严格界定风险内涵并考虑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先怀疑,后排除;排除与确认并重以及必要时做实验论证。而"对客户保密"并不是风险识别的原则。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
67、( )属于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A、概率和影响矩阵
B、风险数据质量评估
C、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估
D、敏感性分析
解析:
敏感性分析是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之一。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包括数据收集和展示技术、敏感性分析、预期货币价值分析、建模和模拟,以及专家判断。因此,选项D属于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68、有关控制风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风险时,需要参考已经发生的成本
B、风险分类是控制风险过程所采用的工具和技术
C、可使用挣值分析法对项目总体绩效进行监控
D、控制风险过程中需要更新风险登记册
解析:
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参考已经发生的成本来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风险分类并不是控制风险过程所采用的工具和技术,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定性风险分析。可使用挣值分析法对项目总体绩效进行监控,以及在控制风险过程中需要更新风险登记册。因此,不正确的描述是B。
69、在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体系中,安全审计属于( )。
A、物理安全
B、网络安全
C、数据安全
D、运行安全
解析:
在GB/T 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中,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分为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而运行安全中包括风险分析、信息系统安全性检测分析、信息系统安全监控、安全审计等。因此,安全审计属于运行安全。
70、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则该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解析:
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当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时,该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三级。因此,正确答案为C。
71、Cloud storage is a model of computer of computer data storage in which the digital data is stored in logical pools. The physical storage spans multiple servers (sometimes in multiple locations),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s typically owned and managed by a hosting company. As for the cloud concept, the cloud storage service is one kind of ( ).
A、IaaS
B、PaaS
C、SaaS
D、DaaS
解析:
云存储服务是云计算的一种形式,其中数据存储在逻辑池中并由第三方进行管理。根据题目描述,云存储涉及将数字数据存储在跨越多个服务器的物理存储中,并且物理环境通常由托管公司拥有和管理。这种服务模式与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概念相符,因此答案是A。
72、( )is a subse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science that often uses statistical techniques give computers the ability to “learn” (i.e., progressively improve performance on a specific task) with data. Without being explicitly programmed.
A、Machine learning
B、Program language learning
C、Natural language learning
D、Statistical learning
解析:
题干描述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集,这个子集通过统计技术使计算机具有学习的能力,并且不需要显式编程。根据这些关键词,可以判断这个子集是机器学习。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机器学习。
73、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s focus on the specification of both the deliverables and the processes;While( )is focused on identifying, documenting, and approving or rejecting changes to the project documents, deliverables, or baselines.
A、cost management
B、change management
C、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capacity management
解析:
题干描述了配置管理主要关注可交付成果和过程的规范,而另一种管理关注的是识别、记录和批准或拒绝对项目文档、可交付成果或基线的更改。根据题干中的描述,这种管理应该是变更管理(Change Management),因此答案为B。
74、Quality management ensures that an organization product or service is consistent. It has four main components: quality planning,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quality objective
B、quality policy
C、quality control
D、quality system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质量管理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题目中的空白处应填入“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因此答案为C。
75、In a project plan, when the project manager schedules activities, he (or she) often uses( )method, precedenc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tivities are represented by circle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arrows. The length of the arrow represents the duration of the relevant activity.
A、causality diagram
B、Gantt chart
C、histogram
D、arrow diagram
解析:
在项目计划中,项目经理在安排活动时,常使用箭线图(arrow diagram)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活动之间的优先级关系通过由圆和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代表相关活动的持续时间。因此,答案是D。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