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划分为网络基础平台、网络服务平台、网络安全平台、(1)和环境平台。
A、网络管理平台
B、网络调度平台
C、网络计费平台
D、网络计算平台
解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划分为网络基础平台、网络服务平台、网络安全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四个部分。题目中提到的环境平台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网络管理平台是这四个平台之一。因此,正确答案为A。
2、(2)指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分发的计算机系统。
A、信息运输系统
B、信息网络系统
C、信息安全系统
D、信息存储系统
解析:
题目描述的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和分发的计算机系统,这正是信息网络系统的核心功能。因此,正确答案是B,即信息网络系统。
3、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过程中提供对错指示等导师信号,通过算法让机器自我减少误差的学习形式是(4)。
A、监督学习
B、无监督学习
C、半监督学习
D、强化学习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过程中通过算法让机器自我减少误差的学习形式,需要提供对错指示等导师信号。这种学习形式称为监督学习。在监督学习中,我们会给历史数据一个标签,然后运用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实际标签,给机器提供对错指示,从而调整模型的参数,减少误差。因此,选项A“监督学习”是正确答案。
4、关于软件工程基本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4)
A、合适的设计方法应考虑软件的模块化、抽象与隐蔽性、局部化等特征
B、必须认识到需求定义具有不变性,应采用安全的开发范型及时验证需求
C、要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软件工具与环境对软件过程的支持较为重要
D、仅当软件过程得以有效管理时,才能实现有效的软件工程
解析:
关于软件工程基本原则的描述中,B选项"必须认识到需求定义具有不变性,应采用安全的开发范型及时验证需求"是不正确的。实际上,需求定义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宜的开发范型来控制和管理这些变化,以保证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B。
5、某信息网络系统立项评审时,评审专家提出了下述意见。其中不正确的是: (5)
A、系统设计应该尽量简单, 以提高运行效益
B、系统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C、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性能高的硬件设备
D、系统建设工程应具备经济性,在投资和绩效之间取得平衡
解析:
在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时,虽然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效率,但仅仅依赖高性能硬件设备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中,C选项“系统体系架构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性能高的硬件设备”并不全面,忽略了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平衡考虑。其他选项如简单性、灵活性、经济性等都是在信息网络系统立项评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C选项是不正确的。
6、在信息网络系统的体系框架中,多媒体信息检索服务是由(6)提供的。
A、网络基础平台
B、网络调度平台
C、网络安全平台
D、网络服务平台
解析:
在信息网络系统的体系框架中,多媒体信息检索服务是由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的。网络服务主要包括Internet服务、多媒体信息检索、信息点播、信息广播、远程计算与事务处理和其他信息服务等,因此D选项正确。
7、关于城域网交换技术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7)
A、DQDB 能够桥接局域网和广域网
B、采用 DQDB 技术的网络运行与工作站的数量无关
C、使用双总线体系结构,总线间的运行相互依赖
D、DQDB 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可支持直径超过 50km 的城域范围
解析:
根据DQDB的特点描述,使用双总线体系结构时,每条总线的运行是互相独立的,而不是相互依赖的。因此,选项C描述不正确。其他选项与DQDB的描述相符。
8、关于网络设备的描述,正确的是 : (8)
A、汇聚层交换机应采用交换能力较强的设备
B、接入层交换机通过网络转接器,间接与用户连接
C、核心交换机的部件不支持热插拔功能
D、路由器支持 IGMP 协议,不支持静态组播配置
解析:
汇聚层交换机需要处理来自接入层交换机的数据流量,因此需要采用交换能力较强的设备。接入层交换机直接连接用户设备,而非通过网络转接器间接连接。核心交换机的部件支持热插拔功能,以便在部件故障时能够迅速更换,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路由器支持IGMP协议,也支持静态组播配置,因此选项D的描述是错误的。
9、网络逻辑设计方案的内容不包括(9)
A、网间传输协议的选择
B、路由器参数的确定
C、路由协议的选择和设计
D、主机安装测试步骤
解析:
网络逻辑设计方案的内容通常包括网间传输协议的选择、路由协议的选择和设计、网络地址的分配、子网的划分及配置等。主机安装测试步骤更多的是关于具体设备的实施和测试,不属于网络逻辑设计方案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是D。
10、对数据备份系统的要求不包括(10)
A、使用和操作具备简便性
B、对重要数据提供即时备份能力
C、具备并行处理能力
D、具备负载均衡能力
解析:
根据给出的参考解析,对数据备份系统的要求中并不包括“具备负载均衡能力”,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要求。其他选项如A、B、C都是数据备份系统的常见要求。
11、网络设备模拟测试应用定模拟方案,模拟方案的必要内容不包括(11)
A、主干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冗余性
B、模拟各楼宇 PC 与中心服务器之间的连通性
C、各配线间交换机与主干交换机的连通性
D、应用软件版本与主机操作系统是否适配
解析:
网络设备模拟测试应用定模拟方案中,模拟方案的内容包括主干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冗余性;各配线间交换机与主干交换机的连通性;模拟各楼宇PC与中心服务器之间的连通性等相关内容。而应用软件版本与主机操作系统是否适配这些内容并不在模拟方案的必要内容中,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12、HTTP 传输模型中工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12)
①服务器响应客户的请求 ②客户向服务器提出请求 ③客户与服务器关闭连接 ④客户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解析:
HTTP 传输模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客户与服务器建立连接(④);然后,客户向服务器提出请求(②);接着,服务器响应客户的请求(①);最后,客户与服务器关闭连接(③)。因此,正确的工作顺序是④②①③,选项B为正确答案。
13、入侵检测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3)
A、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就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发现网络是否被攻击
B、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其输入数据来源于系统的审计日志,一般只能检测该主机上发生的入侵
C、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其输入数据来源于网络的信息流,能够被检测到信息流的目的主机上发生的入侵
D、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同时分析来自主机系统审计日志和网络数据流加入侵检测系统
解析:
入侵检测系统的描述中,关于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其输入数据来源于网络的信息流,但只能检测该网段上发生的网络入侵,而不能被检测到信息流的目的主机上发生的入侵。因此,选项C描述不正确。
14、防火墙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不包括(14)
A、入侵检测系统和联动度
B、密钥长度
C、单台设备并发 VPN 隧道数
D、加密速度
解析:
根据给出的参考答案和解析,防火墙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并不包括“入侵检测系统和联动度”,因此答案为A。其他选项如密钥长度、单台设备并发VPN隧道数、加密速度等都是防火墙性能指标的内容。
15、在机房隐蔽工程中,关于金属线槽安装要求的描述,正确的是(15)
A、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 内壁无毛刺
B、线槽宜采用 PVC 管引入分线盒内
C、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 30mm
D、接线盒盖应密封固定,并采取防水措施
解析:
关于金属线槽的安装要求,正确的描述是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这一选项与参照解析中的描述一致。其他选项如B、C、D虽然也是线槽安装的一部分要求,但题目只询问了正确的描述,因此只选择A作为正确答案。
16、(18)是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并执行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静态测试
D、代码审查
解析:
白盒测试是一种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并执行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它需要对程序内部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也被称为结构测试或透明盒测试。题目描述与白盒测试的定义相符,所以正确答案为A。
17、关于加密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7)
A、加密是把数据(普通文本)变换为不可读形式(加密文本)的过程
B、数据加密具有验证身份、保持数据完整性、确认事件发生的功能
C、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优劣的主要衡量尺度是密钥的长度
D、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应当包含发送时间、发送目标等信息
解析:
题目要求选择关于加密技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
选项A描述了加密的基本过程,即将数据(普通文本)变换为不可读的形式(加密文本),这是正确的。
选项B提到数据加密具有验证身份、保持数据完整性、确认事件发生的功能,这也是加密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因此也是正确的。
选项C提到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优劣的主要衡量尺度是密钥的长度,这也是一个正确的观点,因为密钥的长度确实是对称加密算法的一个重要参数。
而选项D描述的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应当包含发送时间、发送目标等信息,这与数据完整性的实际含义不符。数据完整性的主要含义是确保数据在传输或保存过程中没有被修改或损坏,而不是指数据包含发送时间、发送目标等信息。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
18、访问控制软件可以提供的功能包括 (18)
①用户在网络和子系统层面的登录验证
②用户在应用程序和交易类别的验证
③用户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和日志审计
④用户在子系统数据层面的验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访问控制软件可以提供的功能包括:用户在网络和子系统层面的登录验证、用户在应用程序和交易类别的验证、用户在子系统数据层面的验证。因此,选项B包括这三个功能,是正确答案。选项①中的“用户在数据库中的验证”未在题目中提及,故排除包含此功能的选项ACD。
19、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中,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深入描述软件的 (19)
A、功能和效益
B、功能和性能
C、性能和速度
D、效益和效率
解析:
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定软件设计的约束和软件与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并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因此,选项B“功能和性能”是正确答案。
20、网络设备验收时,主要功能和性能验证点不包括(20)
A、动态路由测试
B、UTP测试
C、DHCP 功能测试
D、FTP 功能测试
解析:
根据给出的参照解析,网络设备的主要功能和性能验证点中并未包括UTP测试。动态路由测试、DHCP功能测试、FTP功能测试都是验证点,但不包括UTP测试。因此,答案为B。
21、网络按照所覆盖的区域分为(21)
①局域网 ②区域网 ③城域网 ④广域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网络按照所覆盖的区域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此,选项C ①③④是正确的。局域网(LAN)通常覆盖较小的地理区域,如办公室或建筑物;城域网(MAN)覆盖的范围比局域网广,通常覆盖一个城市;广域网(WAN)则覆盖更广泛的地理区域,例如国家甚至全球。区域网并不是网络按照覆盖区域的一种分类,因此选项中的②区域网是不正确的。
22、信息网络系统设计方案的基本原则不包括(22)
A、标准化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可管理性原则
D、技术前瞻性原则
解析:
根据给出的参考答案和参照解析,信息网络系统设计方案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技术前瞻性原则。其他选项A、B、C都是正确的原则,而D选项未在给出的参考答案和解析中提到,因此是正确答案。
23、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不包括 : (23)
A、监督承建单位制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B、客观地验证软件产品及其活动是否遵守应用的标准、规程和需求
C、促进各方及时处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一致问题
D、记录并保管软件计划数据,审查软件项目计划的活动情况
解析:
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不包括记录并保管软件计划数据,审查软件项目计划的活动情况。根据软件质量保证监理的目标描述,其主要目的是监督承建单位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客观地验证软件产品及其活动是否遵守应用的标准、规程和需求,以及促进各方及时处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不一致问题。因此,选项D不是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
24、在灾难复站点中,(24)只有基础物理环境(如电线、空调、地板等),灾难发生时,所有设备都必须运送到站点上,同时从基础开始安装,因此故障恢复时间可能会很长。
A、热站
B、温站
C、冷站
D、设备站
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灾难发生时,需要从基础开始安装设备,故障恢复时间较长,这符合冷站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是C。热站和温站与题干描述不符,设备站也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25、某信息网络系统服务器选型时,建设单位提出稳定可靠是第一位的。监理工程师应建议使用(25)衡量服务器的可靠性。
A、RAID
B、MTBF
C、CPU 主频
D、RAM 容量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对于信息网络系统服务器的选型,稳定性可靠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在衡量服务器可靠性时,通常使用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作为指标。因此,答案选B。
26、关于软件配置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6)
A、纳入配置管理的软件工作产品,其更改是受控的
B、软件配置管理是保证软件质量和软件研制进度的重要手段
C、已送审的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是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的基础
D、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涉及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代码单元等内容
解析:
关于软件配置管理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已送审的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是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的基础。实际上,应该是经过审批通过的、文档化的软件配置管理计划作为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活动的基础。因此,选项C描述不准确。
27、在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中,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27)
A、验证开发团队的能力
B、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
C、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D、为软件规定的功能提供依据
解析: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和软件设计所规定的功能、性能及其软件质量特性的要求。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为软件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正确答案是B。
28、JAVA 语言采用了(28)机制,使得编译后产生的泛代码程序可以在各种平台上执行,从而做到了程序执行与平台无关。
A、构件对象
B、虚拟机
C、CORBA
D、COM/DCOM
解析:
JAVA语言采用了虚拟机的机制,使得编译后产生的字节码程序可以在各种平台上执行,虚拟机将字节码转换为具体平台上的机器码,从而实现了程序执行与平台无关的特性。因此,正确答案为B。
29、关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OMT)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9)
A、OMT 的基础是对软件系统功能的逐层分解
B、OMT 的第一步是从问题的陈述入手,构造系统模型
C、OMT 是一种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相结合的方法
D、OMT 提升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解析:
关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OMT)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OMT的基础是目标系统的对象模型,而不是对软件系统功能的逐层分解。因此,选项A是不正确的描述。选项B、C、D都是关于OMT的正确描述。
30、软件开发模型中,原型模型可以细分为(30)
A、增量模型和喷泉模型
B、螺旋模型和喷泉模型
C、渐进模型和螺旋模型
D、增量模型和渐进模型
解析:
原型模型可以细分为增量模型和渐进模型。增量模型是一种迭代的过程,它逐步构建和扩展软件功能,每次迭代都增加新的功能或修改现有功能。渐进模型则是一种逐步细化的过程,它从抽象的概念开始,逐步细化设计,最终实现软件的功能。因此,正确答案是D,即增量模型和渐进模型。
31、某政务应用软件项目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机构,规模大,安全性等级高。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组织了外部评审,计划邀请 9 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其中软件专家人数最少为(31)
A、4
B、5
C、6
D、7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该政务应用软件项目规模大、安全性等级高,因此需要进行外部评审。外部评审委员会的组成需要包括软件专家,且软件专家的数量应占评审委员会总人数的50%以上。同时,评审委员会的人数需要为七人以上(单数),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因此,在这个项目中,软件专家的最少人数应该为评审委员会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即至少为4人(因为总数至少为单数),题目中给出的最低选项是B,即5人,因此正确答案为B。
32、某政府单位批量替换了一批办公终端,其芯片架构由 X86 改为了 ARM,为了使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能够在新环境下正常使用,需要对其进行升级。这种软件升级属于(32)
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完善性维护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某政府单位批量替换了一批办公终端,其芯片架构由X86改为了ARM,导致原有的业务应用系统无法在新环境下直接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以适应新的运行环境,这种维护被称为适应性维护。因此,选项B“适应性维护”是正确的答案。
33、关于信息应用系统项目及项目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33)
A、一般采取集中办公方式,项目实施过程可视性较好
B、项目建设过程中工期经常会超出计划
C、项目监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被重视
D、加强项目管理能够确保顺利完成项目实施
解析:
关于信息应用系统项目及项目管理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选项“一般采取集中办公方式,项目实施过程可视性较好”。实际上,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可视性较差,而且在度量和检查方面难度较大,不一定采取集中办公方式。因此,A选项是不正确的描述。
34、在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的质量控制工具不包括: (34)
A、统计抽样
B、六西格玛
C、帕累托分析
D、挣值分析
解析:
在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的质量控制工具包括统计抽样、六西格玛和帕累托分析。而挣值分析是成本控制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和技术,并不属于质量控制工具。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
35、监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四控、三管、一协调 ”,其中“ 四控 ”不包括。
A、质量控制
B、进度控制
C、投资控制
D、安全控制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四控"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变更控制。在选项中,A、B、C分别代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而D代表安全控制,并不属于"四控"的内容。因此,答案为D。
36、关于监理单位权利和义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36) 。
A、监理单位应按照“守法、公平、公正、独立 ”的原则开展监理工作。
B、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合同和所分配的承建任务取得收入。
C、监理单位不得与被监理项目的承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
D、监理单位不得侵害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知识产权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关于监理单位权利和义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B。因为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合同取得收入,而不是按照所分配的承建任务取得收入。其他选项都与监理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描述相符。
37、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37) 。
A、审核项目的各项费用支出是否合理
B、审核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情况
C、审核各项账目、统计资料是否准确完整
D、审核项目竣工说明书是否全面、系统
解析:
关于信息系统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审核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情况”。实际上,信息系统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内容包括审核项目的各项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审核报废损失和核销损失的真实性、审核各项账目、统计资料是否准确完整、以及审核项目竣工说明书是否全面、系统等,但不包括审核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情况。因此,选项B是不正确的描述。
38、《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的实施日期是(38)。
A、2021 年 7 月 17 日
B、2021 年 7 月 30 日
C、2021 年 9 月 1 日
D、2021 年 9 月 17 日
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该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实施日期为2021年9月1日,答案为C。
39、在信息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小赵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法,对开发过程进行了检查和监督,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项目顺利通过初验。然而在系统试运行期间发生了严重的系统故障,这类问题属于(39)风险。
A、行为责任
B、工作技能
C、技术资源
D、管理
解析:
在系统试运行期间发生的系统故障,属于技术资源风险。即使监理工程师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法对开发过程进行了检查和监督,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由于系统设计可能存在的缺陷或遗留问题,可能导致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问题。这类风险与管理和行为责任无关,也不是由于工作技能不足导致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
40、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时间应当是(40)。
A、监理招标阶段
B、监理委托合同签订后,监理项目部建立前
C、监理项目部建立后,人员责任明确后
D、全部监理人员到岗后
解析:
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时间应当在监理项目部建立后,人员责任明确后。这是因为监理实施细则需要基于具体的项目情况和人员配置来制定,只有在监理项目部建立,人员配置齐全并明确各自责任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监理实施细则。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B、D的时间点都在监理项目部建立之前或人员未明确责任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制定监理实施细则。
41、关于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41)。
A、项目监理公司在招标阶段编制监理大纲,供建设单位审查其监理能力。
B、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合同签订前,根据招标要求编制监理规划。
C、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项目特点及技术要求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D、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报送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解析:
关于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选项B。原因如下: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合同签订后,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编制监理规划,而非在监理合同签订前。因此,选项B描述不准确。
42、监理规划的内容包括(42)。
①工程项目概况;②监理的范围、内容与目标;③监理流程;④监理依据、程序、措施及制度;⑤监理方法及措施;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解析:
监理规划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概况、监理的范围、内容与目标、监理依据、程序、措施及制度。因此,选项D包括其中所有的内容,是正确答案。选项A缺少监理依据、程序、措施及制度;选项B缺少工程项目概况;选项C缺少监理的范围、内容与目标和监理依据、程序、措施及制度。因此,选项D是完整的包含所有必要内容的答案。
43、关于监理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43)。
A、监理规划是监理单位实施监理项目的行动指南
B、监理规划是建设单位考核监理单位执行监理合同的重要依据
C、监理规划的目的是增强监理单位中标的可能性
D、监理规划是监理人员在项目中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解析:
监理规划不是用来增强监理单位中标的可能性,而是为监理项目的实施提供行动指南和方向。监理单位在投标阶段编制的是监理大纲,其目的是使建设单位信服,采用本监理单位制定的方案,能够圆满实现建设单位的投资目标和建设意图,进而赢得竞争投标的胜利。因此,选项C不正确。
44、在信息系统工程中,承建单位编制了总体技术方案、工程实施方案、系统集成方案等重要文档。将(44)作为质量控制手段,可以及时发现文档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A、评审
B、测试
C、旁站
D、抽样
解析:
在信息系统工程中,为了及时发现文档中的重大问题,采用专家评审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评审的目的是公正地检查项目的当前状态,通常会在关键的里程碑完成时,如总体设计、产品设计、编码或测试完成时,进行专家评审。承建单位编制的总体技术方案、工程实施方案、系统集成方案等重要文档,都需要经过专家评审,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重大问题。因此,选项A“评审”是正确答案。
45、关于监理单位在招投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45)
A、应提出工程需求方案,确定工程的整体质量目标
B、协助评标时,应对投标单位标书中的质量控制计划进行审查
C、应对项目招标文件进行审核,对涉及的商务内容和技术内容进行确认
D、应参与招标文件的编制,并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明确提出要求
解析:
根据描述,监理单位在招投标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参与标书的编制并对工程的技术和质量、验收准则等明确提出要求,协助评标时对投标单位标书中的质量控制计划进行审查,以及对项目的招标文件进行审核等。因此,选项A“应提出工程需求方案,确定工程的整体质量目标”是正确的,而不是不正确的。
46、在设计阶段,监理人员质量控制的要点不包括(46)
A、确保总体设计方案中已包括了建设单位的所有需求
B、总体方案应满足建设单位所提出的质量、工期和造价等工程目标
C、应对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网络安全方案等进行充分论证
D、组织设计文件及设计方案交底会,对项目实施及开发过程进行规划
解析:
在设计阶段,监理人员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包括审查总体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质量保证措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等。选项A、B和C都是关于总体设计方案的审查要点。而选项D,“组织设计文件及设计方案交底会,对项目实施及开发过程进行规划”,虽然是设计阶段的一部分工作,但它更多是关于项目实施的部署和规划,并不是监理人员在此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因此,答案为D。
47、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应对关键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制定(47)是实施阶段性质量控制的基础,设置(47) ,实施跟踪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A、丰厚的质量奖励计划;质量交叉管理岗位
B、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的质量内审检查点
C、阶段性质量控制计划;阶段性质量控制点
D、严格的质量测试计划;质量全过程监督人员
解析:
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关键过程质量控制是重要的。制定阶段性质量控制计划是实施阶段性质量控制的基础,确保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都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同时,设置阶段性质量控制点,实施跟踪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以确保项目过程中的每个关键阶段都得到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因此,正确答案为C,包括“阶段性质量控制计划;阶段性质量控制点”。
48、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流程中,正确的活动顺序是(48)
①验收组实施验收;②审查验收方案;③审查验收过程;④审查验收条件;⑤工程竣工;⑥承建单位提交验收方案;⑦判断验收是否合格;⑧承建单位提交验收申请
A、⑧④⑥②①③⑦⑤
B、⑥⑧④②③①⑦⑤
C、⑧⑥④②③①⑦⑤
D、⑥④⑧②①③⑤⑦
解析:
根据验收阶段质量控制流程的标准和常规操作,正确的活动顺序应该是:首先由承建单位提交验收申请(⑧),然后审查验收条件(④),接着由验收组实施验收(①),在验收过程中进行审查(③),最后判断验收是否合格(⑦)和工程竣工(⑤)。因此,选项A ⑧④⑥②①③⑦⑤ 是正确的活动顺序。参考解析中的图片可能是一个流程图或示意图,用于直观地展示这一流程。
49、某信息应用系统项目验收阶段,承建单位提交验收申请时,提供了下列项目相关资料。监理工程师检查(49)不合格,审核未通过。
A、承建单位与各方签订的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合同
B、承建单位编写的用户使用说明书
C、承建单位编写的初验报告和试运行报告
D、设计、施工图纸,及设计方案论证意见
解析:
根据给出的资料,承建单位在提交验收申请时,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承建单位与各方签订的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合同、用户使用说明书、初验报告和试运行报告、设计、施工图纸以及设计方案论证意见等。其中,用户使用说明书是信息应用系统中涉及的重要资料之一。因此,在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如果用户使用说明书不合格,审核未通过的原因可能是用户使用说明书的编写不符合要求或者内容不完整等。所以,答案为B。
50、某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进展到第 8 个月时,监理工程师小刘计算当前进度业绩指标 SPI 为1.2,费用业绩指标 CPI 为 0.9,这表示项目(50)
A、进度超前,费用节余
B、进度滞后,费用节余
C、进度超前,费用超支
D、进度滞后,费用超支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监理工程师小刘计算出的进度业绩指标SPI为1.2,大于1.0,表示进度超前;而费用业绩指标CPI为0.9,小于1.0,表示费用超支。因此,综合两个指标的结果,正确答案是项目进度超前但费用超支,即选项C。
51、监理工程师在实施阶段进度控制任务包括(51)
A、对建设合同中所涉及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周期等做出详细说明,并建议建设单位做出合理安排
B、提请建设单位按合同要求向承建单位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C、监督承建单位对工程实施的关键过程或流程的执行情况,审核承建单位阶段性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提出监理意见以控制关键进度
D、协助编制本项目的工作计划,包括项目实施阶段划分和项目实施过程等
解析:
监理工程师在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包括监督承建单位对工程实施的关键过程或流程的执行情况,审核承建单位阶段性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提出监理意见以控制关键进度。因此,正确答案为C。
52、采用(52)进行进度控制,不仅能够将现在和将来完成的工程内容、各工作单元间的关系明确地表示出来,而且能够预先确定各作业,各系统的时差。
A、网络图计划法
B、甘特图
C、进度曲线表
D、香蕉曲线图
解析:
采用网络图计划法进行进度控制,能够明确表示现在和将来完成的工程内容以及各工作单元间的关系,并预先确定各作业和各系统的时差。这样可以帮助监理工程师了解关键作业或某一环节进度的超前、落后对后续工程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或调整进度计划,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正确答案是A。
53、信息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活动中,成本估算的输入不包括(53)
A、工作分解结构
B、资源需求
C、历史资料
D、成本基准
解析:
在成本估算的输入中,通常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范围说明书、资源需求、历史资料等。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成本估算的输入不包括成本基准。因此,答案为D。
54、项目成本失控的原因可能是思想、组织、技术、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问题。(54) 说明成本控制的方法有所欠缺。
A、对项目的设计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B、建设单位控制项目投资的组织机构不健全
C、进行项目成本估算时,项目规划设计的深度不够
D、缺乏成本控制程序和明确的具体要求
解析:
项目成本失控的原因可能涉及思想、组织、技术、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在方法方面,缺乏成本控制程序和明确的具体要求是导致成本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包括在项目实施中缺少完整、准确、及时、适用的数据采集、处理、审核和表现办法,缺乏系统的成本控制程序,以及在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对成本控制的任务和要求不明确,缺乏连贯性的控制。因此,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如A、B、C虽然也可能导致成本失控,但不属于直接说明成本控制方法有所欠缺的内容。
55、(55)是指建设单位请专业公司在工程方案设计、项目可行性分析、造价评估和项目招投标等方面所需的费用。
A、工程前期费
B、咨询设计费
C、工程监理费
D、工程费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所指的费用是在工程方案设计、项目可行性分析、造价评估和项目招投标等方面的费用,这些都属于工程前期的工作,因此答案是A,即工程前期费。
56、在三种不同时机进行的预算中,与项目结算时的实际成本越接近,说明预算准确度越高。预算准确度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 56 )
A、预算估算,量级预算,最终概算
B、预算估算,最终概算,量级预算
C、最终概算,量级预算,预算估算
D、最终概算,预算估算,量级预算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预算准确度由高到低排列,需要分析三种预算方式的准确度。
预算估算、量级预算和最终概算是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成本的三种预算方式。其中,量级预算通常在工程建设早期进行,提供的是成本控制的粗略概念,其准确度一般在-25%至75%。预算估算在信息系统工程完成前1~2年做出,用于将资金划入组织预算,其准确度一般在-10%至25%。最终概算是精确的项目成本概算,常用于项目采购决策制定和估算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最终成本,其准确度通常在-5%至10%。
因此,预算准确度由高到低排列的是最终概算、预算估算、量级预算,所以正确答案是D。
5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7)
A、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做预算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B、通过使用项目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成本预算可以做到非常准确
C、对于信息系统的预算,晚期的预算常常比早期的精确
D、相关人员在成本预算上接受培训和指导能够提高成本预算的精确度
解析:
虽然使用项目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进行成本预算,但即使使用这些工具和技术,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成本预算仍然可能非常不准确。因此,选项B中的说法“通过使用项目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成本预算可以做到非常准确”是不正确的。其他选项A、C和D都是对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预算的正确描述。
58、(58)使用先前类似项目的实际数据数据作为估计现在项目的基础适用于早期的成本估计。
A、参数建模
B、类比估计
C、从下往上估计法
D、从上往下估计法
解析:
类比估计是使用先前类似项目的实际数据作为估计现在项目的基础,这种方法适用于早期的成本估计。类比估计是成本估算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它利用先前的项目数据来进行估计,是一种专家判断的形式。在题目所给的选项中,B选项为“类比估计”,符合题目描述。因此,正确答案为B。
59、监理工程师在进行预算审核时,采用(59)使用与预算编制过程基本相同的方法计算项目成本,优点是审核细致、质量高、差错少。
A、全面审核法
B、分解对比审核法
C、重点审核法
D、经验审核法
解析:
全面审核法的具体计算和审核过程与预算编制过程基本相同,因此使用全面审核法时,监理工程师可以细致、高质量地计算项目成本,减少差错。其他选项如分解对比审核法、重点审核法、经验审核法等虽然也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但与题目描述的要求不完全吻合。因此,全面审核法是最合适的答案。
60、关于变更控制基本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60 )
A、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处理越早,损失越小
B、任何交更都要得到三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建单位的确认
C、在决策层做出变更决策时,成对变更信息保密,防止动摇军心
D、防止变更范围任意扩大,对项目变更范围要有明确的界定
解析:
在决策层做出变更决策时,应及时将变更信息公之于众,防止动摇军心。因此,选项C中的“成对变更信息保密,防止动摇军心”是不正确的。其他选项均符合变更控制的基本原则。
61、 关于进度控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 61 )
A、项目所制定的进度计划必须是现实可行的
B、每个项目必须建立变更控制系统管理进度变更
C、每一次进度变更必须通过会议申请
D、进度变更必须获得全部项目干系人的书面批准
解析:
关于进度控制的描述中,选项A描述的内容“项目所制定的进度计划必须是现实可行的”是正确的,因为不切实际的进度计划会导致项目进度无法控制。选项B描述的内容“每个项目必须建立变更控制系统管理进度变更”也是正确的理念,对于项目进度的控制,建立变更控制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进度变更。
而对于选项C和D,虽然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对的,但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变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出,不一定非得通过会议或者必须获得全部项目干系人的书面批准。因此,这两个选项的描述较为笼统,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情境和条件。所以正确答案应为A和B。
62、合同变更的一般特征不包括( 62 )
A、项目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协商一致
B、改变了合同的内容或标的
C、其法律后果是将产生新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D、能够规避项目风险
解析:
合同变更的一般特征不包括能够规避项目风险。合同变更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改变合同的内容和标的的法律行为,其一般特征包括项目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协商一致、改变合同的内容与标的、合同变更的法律后果是将产生新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规避项目风险并不是合同变更的一般特征。
63、按照信息系统工程范围划分,信息系统工程合同可以分为: ( 63 )
A、总承包合同、单项项目承包合同、分包合同
B、总承包合同、单价合同、分包合同
C、总价合同、单项项目承包合同、分包合同
D、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按照信息系统工程范围划分,信息系统工程合同可以分为总承包合同、单项项目承包合同和分包合同。这与参考答案相符,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其他选项中没有涵盖所有的合同类型或者与题目描述不符。
64、建设单位对于由承建单位造成的且实际发生的损失,向承建单位要求赔偿,称为( 64 )
A、索赔
B、变更
C、反索赔
D、延期
解析:
建设单位对于属于承建单位应承担责任造成的,且实际发生了损失,向承建单位要求赔偿,称为反索赔。因此,正确答案为C。
65、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理措施,不正确的是(65)
A、为保护建设单位的知识产权,监理单行要求承建单位遵守相关法律
B、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合同中应明确工程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
C、监理单位应保护建设单位的知识产权,要求承建单位不用盗版软件
D、监理单位要求承建单位出具非自主产权软件的使用权合法文件和证明
解析:
题目要求选择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理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根据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监理单位确实需要在与建设单位的合同中明确工程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以保护建设单位的知识产权权益。但这一措施本身并不能作为不正确的选项,因为明确知识产权归属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因此,选项B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监理措施,不符合题目的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措施。
66、管理在信息系统安全中举足轻重,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体系由(66)组成。
A、法律管理、制度管理、培训管理
B、行业管理、法规管理、标准管理
C、标准管理、规范管理、体系管理
D、设施管理、通信管理、网络管理
解析:
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体系由法律管理、制度管理和培训管理三部分组成。因此,正确答案是A。
67、(67)使服务器充斥大量要求响应的信息,消耗网络带宽或系统资源,导致网络或系统不堪重负,以至于因瘫痪而停止提供正常的网络服务。
A、逻辑炸弹攻击
B、特洛伊木马攻击
C、异步攻击
D、拒绝服务攻击
解析:
:题目描述的攻击行为是拒绝服务攻击(DoS)。这种攻击的特点是通过使服务器充斥大量要求响应的信息,消耗网络带宽或系统资源,导致网络或系统不堪重负,以至于因瘫痪而停止提供正常的网络服务。因此,正确答案是D。
68、某信息应用系统对于系统可靠性和持续运行要求较高,应采用(68)备份方式。当一台主机出现故障,可及时启动另一台主机接替原主机任务。
A、全备份
B、磁盘镜像
C、双机容错
D、存储保护
解析:
双机容错能够保证在系统出现主机故障时及时启动另一台主机接替原主机任务,从而保证系统可靠和持续运行。其他选项如全备份、磁盘镜像、存储保护虽然也可以提供数据备份和数据保护的功能,但并不能保证在系统主机故障时及时接替任务。因此,对于系统可靠性和持续运行要求较高的信息应用系统,应采用双机容错备份方式。
69、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相关信息可以分为招投标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设计信息、项目实施信息、系统验收信息。需求规格说明书属于(69)。
A、招标阶段信息
B、系统分析信息
C、系统实施信息
D、系统验收信息
解析:
需求规格说明书主要包括对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界面设计等方面的详细描述,是系统分析阶段的重要产出物,因此属于系统分析信息。
70、关于组织协调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70)。
A、在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意见不统一时,监理单位一定要坚持“一碗水端平 ”该是谁的责任就由谁来承担。
B、监理单位在处理监理事务时,应该首先征询建设单位的意见,要求承建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时改进。
C、监理单位在处理监理事务中,要全面地分析和思考,保持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不要被表面现象或局部问题所干扰。
D、监理单位要用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处理事务一定要有可靠的依据和凭证。
解析:
选项B描述中,监理单位在处理监理事务时应首先征询建设单位意见并要求承建单位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及时改进,这与监理单位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原则相违背。监理单位应是独立的第三方,不能单纯依照建设单位的意见来处理监理事务,而应该有自身的专业判断和独立性。因此,选项B是不正确的描述。而选项A、C、D均体现了监理单位在组织协调原则中应有的态度和行为,与题目要求的不正确描述不符。
71、The term“(71) ” describes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established to test products,services, and other configuration items.
A、Testenvironment
B、technical debt
C、support team
D、supplier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需要选择一个术语来描述一个为测试产品、服务和其它配置项而建立的受控环境。在给出的选项中,A选项“Testenvironment(测试环境)”符合描述。因此,答案为A。
72、Generally,thecontract claim can be settled amicably through negotiation. If no compromise can be reached , the dispute can be settled by ( ).
A、Negotiation
B、The court
C、lawyer
D、arbitration
解析:
句子中提到如果无法通过谈判解决合同索赔问题,争议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而选项中只有D是“仲裁”,因此D是正确答案。
73、In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 design phase is divided into (73) .
A、system design and detailed. design
B、computer design and program design
C、system design and hardware design
D、computer design and detailed design
解析:
在软件工程的设计阶段中,通常分为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其他选项不符合软件工程设计阶段的常规分类。
74、Both TCP and UDP belong to (74) layer of the OSI model.
A、session
B、transport
C、network
D、data link
解析:
TCP和UDP都属于OSI模型中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在OSI模型中,TCP和UDP负责将数据从源传输到目标,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因此,正确答案是B。
75、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on-demand service to users by using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75) resource management.
A、network
B、virtual
C、centralized
D、specialized
解析:
云计算是一种按需服务的技术,它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资源管理来提供这种服务。在这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虚拟的”符合云计算中资源管理的特点,因此是正确答案。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