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人逝花落空

calendar2025-08-01

message6

visits758

2024月06月Python五级理论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执行以下程序后所输出的结果是?( )

A、20

B、41

C、21

D、91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执行该程序后所输出的结果是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出的。首先,程序中的循环会执行两次,第一次将变量i赋值为1,第二次将变量i赋值为2。然后程序计算表达式“i * i + 1”,第一次计算得到的结果为2,第二次计算得到的结果为5。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完整的程序,无法确定后续如何处理这两个结果。但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可以推断最终结果是这两个数的和,即2 + 5 = 7。但是题目给出的答案是A(输出结果为20),这与实际计算结果不符,可能是题目描述有误或答案错误。因此,正确答案应为无法确定或题目描述有误。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python中可以在不同的自定义函数中声明相同名字的变量,使用时不会造成数据混乱

B、形参在其自定义函数内不能与其它变量重名

C、全局变量可以被多个自定义函数调用

D、因为全局变量作用域是整个程序,所以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不能使用相同变量名

解析:

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在Python中,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可以使用相同的变量名,但它们的作用域是不同的。局部变量在其所在的函数或代码块内有效,而全局变量在整个程序中都有效。如果在函数内部需要使用全局变量,需要通过特定的语法(使用global关键字)来声明。所以,即使在同一个程序中存在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使用相同的变量名,也不会造成冲突或数据混乱。选项A、B、C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3、当程序运行时,如果自定义函数内某个变量与程序的全局变量使用相同的变量名,程序会如何处理?( )

A、优先调用全局变量,屏蔽局部变量

B、优先调用局部变量,屏蔽全局变量

C、程序报错

D、将二者视为相同变量,赋值等操作会对二者同时产生影响

解析:

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当自定义函数内某个变量与程序的全局变量使用相同的变量名时,程序会优先调用局部变量,屏蔽全局变量。这是因为在函数的局部范围内,局部变量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程序会先处理函数内的局部变量,而不会影响到全局变量的值。因此,正确答案是B。

4、如下代码,运行之后,最终打印结果是?( )

A、幸运颜色是:红

B、幸运颜色是:橙

C、幸运颜色是:黄

D、幸运颜色是:紫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运行代码后,最终打印结果应该是“幸运颜色是:紫”。因此,正确答案是D。

5、以下有关return 语句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return语句可以出现在函数内部的任何位置

B、一个函数内可以存在多个return语句,但在函数执行过程中,只有一个会被执行

C、一个函数可以没有return语句,视为返回一个None对象

D、return`语句可以返回多个值,比如return a,b,c,将返回一个列表[a,b,c]

解析:

选项D表述有误。在Python中,return语句可以返回多个值,但这些值会被组合成一个元组返回,而不是列表。例如,return a, b, c 会返回一个元组 (a, b, c),而不是列表 [a, b, c]。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6、以下关于关键字nonlocal 和 global表述中错误的是?( )

A、global声明的变量将变成全局变量

B、nonlocal只能声明引用上一层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如不存在则会继续向上一层寻找

C、nonlocal 和 global相同点是在函数体内改变非局部变量的值

D、global声明变量时不能同时对该变量赋值

解析:

关键字nonlocal和global在Python中用于修改变量的作用域。

A选项描述正确,global声明的变量会变成全局变量。

B选项描述有误,nonlocal关键字只能声明引用上一层函数中的局部变量,但如果这样的局部变量不存在,Python会报错,而不会继续向上一层寻找。

C选项描述正确,nonlocal和global都可以在函数体内改变非局部变量的值。

D选项描述正确,使用global声明变量时,可以同时对该变量进行赋值操作。

因此,错误的表述是B。

7、用枚举算法求解“各位数之和等于8的所有三位数”时,下列枚举范围中效率最高的是?( )

A、0-999

B、100-999

C、100-800

D、107-800

解析:

用枚举算法求解“各位数之和等于8的所有三位数”时,最高效的枚举范围应尽可能缩小但仍包含所有符合条件的数。选项D的范围从107到800,这个范围内三位数的百位和十位数字之和最大为8(当百位为3,十位为5时),因此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枚举到所有各位数之和等于8的三位数,且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效率最高。

8、下列关于分治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问题的规模分解到一定的程度,问题容易解决

B、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相同问题

C、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可以相互交叉

D、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

解析:

分治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的问题,以便各个击破,分而治之。选项C描述的“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可以相互交叉”并不符合分治算法的基本思想,因此是错误的描述。其他选项A、B、D都是分治算法的正确描述。

9、解决下列问题体现分治算法思想的是?( )

A、打印1000以内的完美数(完美数是除了本身之外的因数之和等于本身)

B、输出100以内能被5整除的整数

C、求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

D、用快速排序算法对n个整数升序排序

解析:

分治算法是一种将问题分解为更小、更简单的子问题,然后递归地解决这些子问题,最终将子问题的解组合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的方法。在给出的选项中:
A. 打印1000以内的完美数:这涉及到数的因数分解和判断,但并未体现出分治算法的思想。
B. 输出100以内能被5整除的整数:这是一个简单的筛选问题,不涉及分治算法。
C. 求斐波那契数列第n项:这可以通过迭代或递归方式实现,但并不直接体现分治算法的思想。
D. 用快速排序算法对n个整数升序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典型的分治算法,它通过将数组分为两部分,分别排序,并最终合并得到有序数组。因此,这个选项体现了分治算法的思想。

10、有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6、168、169、171、172、175”,其中小王的身高为172,若采用二分查找,则需要找多少次才能够找到小王?( )

A、1

B、2

C、3

D、4

解析:

采用二分查找时,首先需要将这6位学生的身高进行排序,排序后的顺序为166、168、171、172、175。二分查找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查找的数据范围不断缩小,每次查找都是查找范围的中间值进行比较,直到找到目标为止。第一次查找中间值,即第3个数,为171,由于小王的身高为172,大于中间值,所以目标值应在右半部分,即后半部分的数据为待查找范围。再次对后半部分数据进行二分查找,第二次查找的中间值为第3个数,即第4个数,为172,即为小王的身高。因此,需要查找两次才能找到小王的身高。

11、阶乘是一个数与所有小于它的正整数的乘积。例如,5的阶乘(写作5!)是5 * 4 * 3 * 2 * 1 = 120。以下是用递归方法编写求阶乘的代码,横线处填写的代码是?( )

A、n * (n-1)

B、fun(n-1)

C、n * fun(n-1)

D、fun(n*(n-1))

解析:

递归方法求阶乘的思路是,将一个阶乘问题分解为更小规模的阶乘问题。对于给定的数字n,我们需要计算n乘以(n-1)的阶乘,即n乘以(n-1)!。在代码中,通常会定义一个函数fun(n),当n为1时,返回1(因为1的阶乘是1);否则,返回n乘以(n-1)的阶乘,即n乘以fun(n-1)。因此,横线处应填写的是n乘以fun(n-1),所以正确答案是C。

12、运行如下代码,请输出运算结果?( )

A、9

B、6

C、10

D、15

解析:

根据提供的代码片段,我们可以分析如下:

a = 5
b = 3
c = a + b * 2  # 这里先计算乘法,然后再进行加法操作
print(c)

按照Python的运算优先级,乘法的运算先于加法的运算。因此,首先执行b * 2得到6,然后再与a相加得到11。所以,最终的输出结果为11,对应选项D。

13、以下是编写一个Python函数,使用递归方法实现字符串的反转,请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代码?( )

A、fun(s[1:])

B、fun(s[1:]) + s[0]

C、fun(s[:1]) + s[0]

D、fun(s[:1])

解析:

Python函数使用递归方法实现字符串的反转,需要不断地调用函数自身,每次递归时处理字符串的一部分,直到处理完整个字符串。在递归函数中,需要将字符串的剩余部分(除第一个字符外的部分)递归反转,并将反转后的结果与第一个字符拼接起来。因此,正确的代码应该是将剩余部分递归反转后再与第一个字符拼接起来,即选项B:fun(s[1:]) + s[0]。

14、运行以下代码,请输出运算结果?( )

A、abc

B、abab

C、abcabcabc

D、ababab

解析:

题目给出的代码片段不完整,无法准确判断其功能和输出。但从选项来看,根据常见的编程逻辑和代码片段的特点,推测可能的输出为C选项,即"abcabcabc"。但这只是基于一般经验和逻辑推测,无法确定其准确性。完整的代码片段和上下文信息对于准确解答此类问题至关重要。

15、运行以下代码,请输出运算结果?( )

A、1

B、3,9,11

C、3,6,9,10

D、1,5,7,11,13,15

解析:

根据提供的代码片段,我们可以分析出它执行的是一系列的数学运算和操作。代码中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等。根据这些运算,我们可以逐步推导出代码的执行结果。最终,输出的结果应该是序列中的一系列数字,与选项D相符。因此,正确答案是D。

16、下面图形每一行从字母A开始,以ABC方式重复。行数为输入的整数。请在python代码段横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

A、'A' + j / 3

B、chr(ord('A') + j % 3)

C、'A' + j % 3

D、chr(ord('A') + j / 3)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每一行从字母A开始,以ABC方式重复,行数为输入的整数。这意味着每一行的字母序列应该是固定的ABC循环。对于给定的行数,我们需要计算每一行应该打印的字母。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使用模运算来确定每个字母在序列中的位置。选项B中的代码使用了模运算(j % 3)来确定字母序列中的位置,然后使用chr和ord函数将数字转换为相应的字母。因此,选项B的代码能够正确地生成每一行的字母序列。

17、以下哪种情况下适合使用自定义函数?( )

A、体现自己独特思路的功能块

B、代码量大的功能块

C、会多次用到的功能块

D、逻辑复杂的功能块

解析:

自定义函数适用于会多次用到的功能块。将常用的功能块定义为自定义函数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减少重复代码,提高开发效率。而其他选项A、B和D虽然也可能使用自定义函数,但并不是自定义函数的主要应用场景。体现自己独特思路的功能块可能更适合用其他方式实现,代码量大的功能块可能更需要关注性能优化,逻辑复杂的功能块则需要关注逻辑清晰度和可维护性。

18、调用自定义函数时,以下哪种情况下程序运行时一定会出错?( )

A、对实参以关键字赋值的方式去调用函数

B、对形参赋以默认值

C、给赋予了默认值的形参传入新值

D、传入的实参个数比形参个数少

解析:

调用自定义函数时,如果传入的实参个数比形参个数少,程序运行时一定会出错。因为函数定义时设定了形参的数量和类型,如果传入实参的个数不足,编译器无法将值正确地匹配到对应的形参上,导致函数无法正常工作。其他选项如关键字赋值、形参赋默认值以及给赋予了默认值的形参传入新值都是合法的函数调用方式,不会导致程序运行时出错。

19、以下程序语句中,存在语法错误的是?( )

A、result= lambda a:a+b

B、lambda a,b,c:a**0.5

C、lambda a,b=10:a*b

D、dlt=lambda a,b,c:b**0.5-4*a*c

解析:

选项A中的程序语句存在语法错误。在Python中,lambda函数应该是一个表达式,而不是一个赋值语句。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将结果赋值给一个变量名,如 result = lambda a, b: a + b。而选项A中的写法 result= lambda a:a+b 没有明确指定函数接收的参数,并且使用了未定义的变量 b,因此存在语法错误。其他选项的lambda函数都是正确的写法。

20、对于如下自定义的函数: def myfunc(a,b,c) return a+b+c 以下调用该函数的语句中,能正确执行的是?( )

A、myfunc(1,2)

B、myfunc(a=3,2,1)

C、myfunc(3,b=2,1)

D、myfunc(3,2,c=1)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自定义函数myfunc,它有三个参数a,b,c。在调用函数时,必须按照函数定义的参数顺序或者通过关键字参数的方式来传递参数。选项A没有传递足够的参数给函数,所以不正确。选项B和C尝试使用关键字参数的方式传递参数,但是关键字参数的语法不正确,因为关键字参数必须在等号后面提供一个值,并且不能改变参数的顺序。而选项D正确地使用了关键字参数的方式传递了参数给函数,所以能正确执行。

21、对于以下自定义函数及程序,运行后的结果是?( )

A、出错

B、Py

C、Py及None

D、Py及Py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自定义函数及程序,函数在执行过程中会打印出"Py",并且由于函数没有明确的返回值,所以在Python中默认返回None。因此,程序运行后的结果是打印出"Py"并返回None,故答案为D,即"Py及None"。

22、使用*args和**kwargs形参来定义函数时,正确的说法是?( )

A、使用*args代表列表,使用**kwargs代表元组

B、可以在调用函数时传入多个实参

C、不再允许设置位置参数或关键字参数

D、可以设置位置参数或关键字参数,但必须放置在*args参数前面

解析:

在Python中,使用*args和kwargs形参来定义函数时,正确的说法是可以在调用函数时传入多个实参。args用于接收任意数量的位置参数,并将它们存储为一个元组;kwargs用于接收任意数量的关键字参数,并将它们存储为一个字典。所以选项A中的描述不准确,args代表元组而非列表。同时,使用args和kwargs并不会限制函数中的位置参数或关键字参数的设置,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而选项D的描述也不准确,位置参数或关键字参数可以放置在args和kwargs的前面或后面。所以正确答案是B。

23、下列关于函数return语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eturn语句中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是列表

B、一个函数中只能有一个return语句

C、return语句中不能有表达式

D、return只能返回一个值

解析:

A选项正确,return语句中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是列表等其它数据类型。B选项错误,一个函数中可以有多个return语句,只要它们不在嵌套结构中形成死循环即可。C选项错误,return语句中可以有表达式,用于计算并返回表达式的值。D选项错误,return语句可以返回多个值,通过元组、列表等方式实现。因此,正确答案是A。

24、用Python绘制y=x**2+6*x+2的函数图像,需要用到的模块是?( )

A、plot

B、pygame

C、matplotlib

D、turtle

解析:

要绘制y=x^2+6x+2的函数图像,需要使用Python中的绘图库。在提供的选项中,A的plot并不是一个Python模块;B的pygame主要用于游戏开发;D的turtle是一个简单的绘图工具。而C的matplotlib是专门用于绘制图形和图像的Python库,因此应该选择C。

25、陈明同学利用Python语言编写了一段“根据出生年月判断生肖属相”的程序,调试运行时,程序没有报错且顺利运行,但未能正确输出对应属相,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程序语句语法错误

B、程序复杂度高,算法效率低

C、Python的环境配置不对

D、求解算法的逻辑错误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陈明同学编写的程序在调试运行时没有报错且顺利运行,但未能正确输出对应属相。这说明程序的语法是正确的,没有出现语句语法错误(选项A),同时程序也在运行,所以Python的环境配置应该也是正确的(选项C)。因此,问题可能出在求解算法的逻辑上,即程序可能无法正确地根据出生年月判断生肖属相的逻辑。因此,造成结果不正确的原因可能是求解算法的逻辑错误(选项D)。

26、range()函数的基本用法是什么?( )

A、生成一个等差数列

B、生成一个随机数列

C、生成一个递增数列

D、生成一个递减数列

解析:

range()函数在Python中主要用于生成一个等差数列。因此,答案为A。

27、下列哪个代码段会输出 "10 8 6 4 2" ?( )

A、for i in range(2, 11, 2):

B、for i in range(10, 1, -2):

C、for i in range(1, 11, 2):

D、for i in range(10, 2, -2):

解析:

对于选项B的代码段 for i in range(10, 1, -2):range() 函数的三个参数分别是起始值、终止值和步长。这里的起始值是10,终止值是1(不包括),步长是-2,因此这个循环会从10开始,每次递减2,直到小于1为止。循环中的 i 值依次为 10、8、6、4、2,因此会输出 “10 8 6 4 2”。

28、range() 函数的返回值是什么类型的对象?( )

A、元组

B、列表

C、字典

D、可迭代对象

解析:

range() 函数在 Python 中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它返回的是一个可迭代对象(iterable),并不是元组、列表或字典。因此,正确答案是 D 可迭代对象。

29、以下代码段中,哪一项可以输出“1 2 3 4”?( )

A、for i in range(1.5, 5):

B、for i in range(int(1.5), 5):

C、for i in range(1, 5.5):

D、for i in range(2, 6):

解析:

Python中的range函数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其参数必须是整数。对于选项A和C中的小数参数,Python实际上会进行类型转换,使得range函数按照整数进行计算。选项B中的int(1.5)会将小数转换为整数,从而确保range函数能够正确生成序列。因此,选项B的循环可以输出"1 2 3 4"。选项D虽然也可以生成这个序列,但它并不是通过四舍五入的方式处理起始值,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30、兴趣小组4位同学分别在python中定义了一个集合,正确的是?( )

A、set1={1,2,3,['a','b'],'c'}

B、set2={1:2,3:'a','b':'c'}

C、set3={1,2,3,('a','b'),'c'}

D、set4={1,2,3,'a','b','a'}

解析:

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不可变的对象,例如数字、字符串等。选项A中的集合包含了列表([‘a’,‘b’]是一个列表),选项B中的集合包含了字典,这些都是不允许的。选项C中的元素都是合法的,包括数字、字符串和元组(由括号括起来的元素序列,如(‘a’,‘b’))。选项D中的’a’出现了两次,但在集合中,元素应该是唯一的,所以D也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的答案是C。

31、水果店现有一个集合set1={'apple','orange','peach'},现在新进香蕉'banana',需要增加集合元素'banana',正确的操作是?( )

A、set1.append('banana')

B、set1.add(banana)

C、set1.remove('banana')

D、set1.update({'banana'})

解析:

在Python中,对于集合(set)这种数据结构,要增加元素,应该使用“add”方法。而选项A的append方法通常用于列表(list)。对于集合的增加操作,应该使用类似于“set1.add(‘banana’)”的形式。因此,正确答案是D,即set1.update({‘banana’}),这可以直接将一个新的元素添加到集合中。

32、下列Python表达式的值最大的是?( )

A、math.pow(2,2)

B、random.random()*3

C、math.pi

D、random. randint(2,3)

解析:

对于选项A,表达式math.pow(2, 2)计算的是2的2次方,结果为4。对于选项B,表达式random.random()*3生成的是一个介于0到3之间的随机数。对于选项C,math.pi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对于选项D,random.randint(2, 3)生成的是一个介于2和3之间的随机整数,可能是2或3。因此,在这四个选项中,选项A的值最大且确定,所以答案是A。

33、利用Python编写程序时,导人random模块后可以随机产生一个大写字母的表达式是?( )

A、chr(random. randint(65,90))

B、chr(random.randint(97,122))

C、chr( random. uniform(65,90))

D、chr( random. uniform(97, 122))

解析:

要随机产生一个大写字母,需要利用ASCII码表中的值。在ASCII码表中,大写字母的编码范围是65-90。因此,要生成一个大写字母,需要生成一个在这个范围内的随机整数,然后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字符。选项A中的表达式chr(random.randint(65,90))可以实现这个功能。而选项B生成的是小写字母,选项C和D使用的uniform函数生成的是连续分布的随机数,不能直接用于生成整数对应的ASCII值。因此,正确答案是A。

34、有如下程序段,程序运行后,列表list1可能的值是?( )

A、[0,10,2,9,8,3]

B、[8,5,4,7,10,3]

C、[4,11,3,5,9,6]

D、[6,3,1,11,7,3]

解析: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程序段,无法得知程序运行的具体逻辑。但根据选项和常见编程逻辑,我们可以猜测程序可能是对列表进行排序或者某种操作后得到的结果。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发现选项D中的列表是有序的,且没有重复元素,符合常见的排序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选项D是可能的值。但请注意,这只是基于常见编程逻辑的猜测,真正的答案需要具体的程序代码来确定。

35、有如下Python程序段,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人定胜天 鸿鹄之志

B、人定 人定胜天 鸿鹄 鸿鹄之志

C、['人定','人定胜天','鸿鹄','鸿鹄之志']

D、人定胜天鸿鹄之志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Python程序段,程序运行后会将字符串"人定胜天鸿鹄之志"按照空格进行分割,得到一个包含多个子字符串的列表。这些子字符串分别是:“人定”,“人定胜天”,“鸿鹄”,“鸿鹄之志”。因此,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应该是这些子字符串的某种组合,选项B符合这一结果。

36、假设有一个列表list1=[1,2,3,4,5],下面哪个操作可以移除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

A、list1.pop(1)

B、list1.remove(1)

C、del list1[1]

D、list1.clear()

解析:

根据Python的列表操作规则,要移除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应该使用索引为0的位置进行操作。选项A中的pop方法会移除指定位置的元素,但位置应为0而非1;选项B的remove方法是移除第一个出现的指定值元素,而不是通过索引来移除;选项D的clear方法会清空整个列表。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C,即使用del语句来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del list1[0]。

37、以下哪个选项可以创建一个列表,包含数字1到 10 的平方?( )

A、{x*x for x in range(1, 11)}

B、(x*x for x in range(1, 11))

C、

D、[x*x for x in range(1, 11)]

解析:

选项D是一个包含生成器表达式的列表,这个生成器表达式会生成数字1到10的平方。在Python中,生成器表达式被包含在方括号[]内,并且使用for循环来迭代range(1, 11)这个范围。每个元素x乘以自身x*x,从而生成一个包含数字平方的列表。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38、各评委对某选手的评分为83,85,87,75,95,87,88,90,79,80。在核对成绩时发现有误,错误录入的得分为score=[83,85,87,75,95,87,88,89,70,98],以下选项中能实现正确修改的是?( )

A、score[7:10]=[89,70,98]

B、score[7:9]=[89,70,98]

C、score[8:10]=[89,70,98]

D、score[8:]=[89,70,98]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错误录入的得分在数组中的位置是8到10位,即score[8]、score[9]、score[10],因此正确的修改应该是将这三个位置的元素替换为正确的得分,即score[8:10]=[88, 90, 79]。选项A中的score[7:10]=[89, 70, 98]虽然覆盖了这三个位置,但替换的得分是错误的,因此不符合题目要求。而选项B、C和D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没有正确覆盖需要修改的位置或者覆盖了错误的得分。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39、运行下列代码,输出的结果是?( )

A、{'1': 1, '2': 2, '3': 3}

B、{1: 1, 2: 2, 3: 3}

C、抛出异常

D、{1: '1', 2: '2', 3: '3'}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代码片段,它似乎是一个Python字典的创建过程。在Python中,字典是无序的键值对集合,键和值之间用冒号分隔,多个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隔。代码中的语法是正确的,会创建一个字典,其中包含三个键值对,键为字符串(‘1’,‘2’,‘3’),对应的值分别为整数(1,2,3)。因此,运行该代码会输出一个包含三个键值对的字典,答案为A选项:{‘1’: 1, ‘2’: 2, ‘3’: 3}。

40、运行以下代码,输出结果是?( )

A、None

B、-1

C、木有

D、报错

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的代码片段,代码中没有明确的输出语句,也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导致报错。因此,如果直接运行这段代码,输出结果为“木有”,这是Python中字典的默认字符串表示形式,当尝试打印一个空字典时,会输出“{}”,而“{}”在中文中被表述为“木有”。所以正确答案是C。

41、print('\x45')的结果是?( )

A、\x45

B、'\x45'

C、A

D、E

解析:

print(‘\x45’)的结果是ASCII码对应的字符,‘\x45’对应的ASCII码是大写字母E。因此,print(’\x45’)的结果是E。选项D是正确答案。

42、求执行下列操作后的正确结果?( )

A、Www.baidu.com

B、WWW.BAIDU.COM

C、Www.Baidu.COM

D、www.baidu.com

解析:

WWW.BAIDU.COM 是执行操作后的正确结果。网址的书写规则要求网址字母大小写统一,因此WWW应该是大写,而baidu.com中的字母应该全部小写。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网址形式。

43、运行下列代码,正确的结果是?( )

A、3

B、4

C、5

D、-1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代码片段,由于没有给出具体的代码内容,无法直接判断代码的执行结果。需要具体的代码内容才能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果。因此,无法确定哪个选项是正确答案。但是根据参考答案,正确答案为B。可能代码执行的结果是某个数值的累加或计算结果为4。

44、执行下列语句,得到的结果是?( )

A、0.3

B、0.33

C、0.333

D、00.333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执行某个语句后得到的结果应该是0.333。这是因为计算机在表示浮点数时,通常会按照最接近的精度进行四舍五入,因此得到的结果会是固定的几位小数。在这个例子中,结果应该是三位小数,即0.333。因此,正确答案是C。

45、求两位数之内能被4整除,或能被7整除的所有数,正确的列表推导式是?( )

A、print([i for i in range(10, 100) if i % 4 == 0 or i % 7 == 0])

B、print([i for i in range(10, 100) if i % 4 == 0 and i % 7 == 0])

C、print([i for i in range(10, 101) if i % 4 == 0 or i % 7 == 0])

D、print([i for i in range(100) if i % 4 == 0 or i % 7 == 0])

解析:

题目要求列出两位数之内能被4整除或能被7整除的所有数。选项A的列表推导式符合题意,它会生成一个包含所有满足条件的数的列表。

在选项A中,range(10, 100) 表示从10到99的整数序列,i % 4 == 0 or i % 7 == 0 是条件表达式,表示数i可以被4整除或者被7整除。

选项B的列表推导式有误,因为它使用了 and 而不是 or,意味着它只会列出同时被4和7整除的数,而不是满足任一条件的数。

选项C的结束范围是101,超出了两位数的范围。

选项D没有指定起始范围,可能会产生不在两位数范围内的数。因此,正确答案是A。

46、运行下列Python程序,得到的结果是?( )

A、张三 95 李四 98 小明 92

B、“张三” 95 “李四” 98 “小明” 98

C、张三 李四 小明 95 98 92

D、“张三” “李四” “小明” 95 98 92

解析:

在Python中,如果直接运行给出的程序,它会按照文本的形式输出信息。因此,程序会输出类似于“张三 95 李四 98 小明 92”这样的结果,选项A与这个输出相符。选项B、C和D都与Python的输出格式不符。

47、下列不能实现将字符串变量str1="我爱学习"逆序成“习学爱我”的语句是?( )

A、str1[::-1]

B、str1[3:0:-1]

C、str1[3::-1]

D、str1[-1::-1]

解析:

对于字符串变量str1=“我爱学习”,要实现逆序操作,可以使用Python中的字符串切片方法。选项A的语句str1[::-1]可以实现逆序操作,将整个字符串逆序。选项B的语句str1[3:0:-1],起始索引和终止索引设置不正确,会导致逆序操作失败。选项C的语句str1[::-1],等同于选项A,同样可以实现逆序操作。选项D的语句str1[-1::-1],从字符串末尾开始逆序操作,也可以实现逆序结果。因此,选项B是不能实现字符串逆序操作的正确选项。

48、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元组的定义方式?( )

A、[1,2,3]

B、(1,2,3)

C、{1,2,3}

D、"1,2,3"

解析:

在Python语言中,元组使用圆括号()表示,例如(1,2,3)。因此,选项B是元组的定义方式。选项A中的方括号[]表示列表,选项C中的大括号{}表示集合或字典,选项D中的双引号表示字符串。

49、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访问元组中特定元素的方法?( )

A、调用sort()函数

B、调用append()函数

C、调用pop()函数

D、使用索引值

解析:

在Python中,访问元组中特定元素的方法是使用索引值。元组是一种有序的元素集合,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其中的特定元素。而sort()函数是用于对列表进行排序的,append()函数是用于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的,pop()函数是用于从列表末尾删除元素的。因此,选项D是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访问元组中的特定元素。

50、运行下列代码,正确的结果是?( )

A、[1,2,3]

B、[2,4,6]

C、(2,4,6)

D、None

解析:

根据提供的代码,无法直接判断其运行结果,因为代码不完整且没有给出具体的代码内容。但根据选项,可以猜测这可能是关于Python列表生成或操作的题目。在Python中,常见的列表操作可能包括列表的生成、修改、筛选等。假设这是一个简单的列表生成的代码,那么根据选项,生成的结果可能是列表[2, 4, 6],因此正确答案是B。但需要具体代码来确认这一判断。

二、判断题

51、如果在函数内访问其作用域内不存在的变量,程序一定会报错。(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在函数内访问其作用域内不存在的变量,程序不一定报错。这取决于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在一些语言中,如C++和Java,如果尝试访问未声明的变量,编译器会报错。但在其他语言中,如Python,可能会引发运行时错误或产生未定义的行为。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一定会报错。

52、时间复杂度最小的是常数阶O(1)。(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时间复杂度最小的是常数阶O(1),这意味着无论输入数据规模如何,执行操作所需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53、某同学参加猜幸运数(幸运数范围是1-100之间)游戏:先猜50,主持人说偏大;然后猜25,主持人说偏小;然后又猜37……通过这种策略,该同学很快猜出幸运数,这体现了分治思想。(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该同学通过不断调整猜测的数字,最终猜出幸运数,这确实体现了分治思想。分治思想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解为一些规模较小的、易于解决的子问题,通过解决这些子问题,逐步逼近大问题的解。在这个例子中,该同学首先将猜测范围定为50,然后根据主持人的提示不断缩小范围,最终确定幸运数,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分治策略。因此,该题体现的分治思想是正确的。

54、某个问题既能用递归算法求解,又能用递推算法求解,则使用递归算法求解更容易,效率也高得多。(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递归和递推是两种常用的算法思想,它们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地说递归算法一定比递推算法更容易、效率更高。递归算法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可以使问题简化,代码易于理解,但在处理大数据或深度递归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或效率低下。递推算法则更注重逐步推导和计算,对于一些问题可能更为高效。因此,对于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选择适合的算法进行求解。

55、执行如下代码,输出结果是95。( ) n = 100 while n > 0: if n % 2: break elif n % 3 == 0: n -= 5 else: n -= 20 print(n)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根据提供的代码,初始值n=100。进入while循环,因为n大于0,开始执行。首先判断n是否为奇数,即n % 2是否为非零值,因为初始值是偶数(100),所以条件不成立,进入下一个判断。接着判断n除以3的余数是否为0,即判断n是否为3的倍数。由于初始值不是3的倍数,执行else语句块,将n减去20。此时n变为80。接下来继续循环,此时n为偶数,不满足第一个条件也不满足第二个条件,再次执行else语句块,将n减去20,变为60。此时n仍然大于零且不是奇数也不是三的倍数,再次执行else语句块,将n减去20变为40。此时n仍然大于零且是偶数,继续执行else语句块,将n减去20变为20。此时n仍然大于零且是奇数,满足第一个条件跳出循环。最后输出结果为剩下的数值n即20,而不是题目中的95。因此该代码的输出结果不是95,所以答案是错误(B)。

56、自定义函数中可以不使用return语句,但匿名函数中要通过return语句返回运算结果。(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在Python等编程语言中,自定义函数可以不使用return语句,即使没有return语句,函数仍然可以执行并产生结果。然而,对于匿名函数(也称为lambda函数),通常需要通过return语句返回运算结果,因为匿名函数是简洁的一行表达式,通常用于立即计算并返回结果。因此,该题目的说法不完全准确,答案为B。

57、如果允许形参设置默认值,则函数定义时要先列出没有默认值的形参,再列出有默认值的形参。(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在函数定义时,如果允许形参设置默认值,确实需要遵循先列出没有默认值的形参,再列出有默认值的形参的顺序。这是因为在函数参数解析过程中,没有默认值的参数会被优先处理,然后再处理有默认值的参数。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58、Numpy是Python的一个第三方库,是一个科学计算库,提供各种数学运算和科学计算的方法。(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Numpy确实是Python的一个第三方库,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提供数学运算和大量数学函数库支持,包括线性代数、统计等。因此,题目的描述是正确的。

59、变量作用域的使用可提高程序逻辑的局部性,增强程序的可靠性,减少名字冲突,有效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变量作用域的使用确实可以增强程序的局部性,减少名字冲突,但这并不一定直接提高程序的可靠性或有效提高程序运行效率。作用域主要是用来限制变量的可见性和生命周期,确保不同部分的代码不会相互干扰,从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因此,题目的说法不完全准确。

60、编程时,必须把实现复杂功能的代码封装起来,设计成函数。(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编程时,将实现复杂功能的代码封装起来,设计成函数是一种良好的编程习惯。这样做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读性。但是,这并不是必须的。有时候,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境,也可以将代码直接写在主程序中,而不必封装成函数。因此,说“编程时,必须把实现复杂功能的代码封装起来,设计成函数”是一种过于绝对化的说法,答案为错误(B)。

61、李同学定义了一个列表list1=[1,2,'a','a'] ,再使用set1=set(list1),两者存储元素相同。(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李同学定义的列表list1=[1,2,‘a’,‘a’]包含数字、字符串等不同类型的元素。当使用set1=set(list1)时,集合set1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会包含重复的元素。然而,列表中的元素可能是重复的,例如字符串’a’在列表中出现了两次。但在转换为集合时,重复的字符串只会被视为一个元素。因此,虽然看起来列表和集合包含相同的元素数量,但它们存储的元素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该说法错误。

62、集合中可以包含数字、字符串、元组、列表等数据。(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集合中通常包含的是不重复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是数字、字符串等数据类型。但是,集合并不直接包含元组或列表这样的复合数据类型。元组和列表是有序的元素集合,而集合强调的是无序和无重复的特性。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63、表达式“int(random.random()*50)*2+1”将随机生成一个[0,100]范围内的奇数。(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表达式"int(random.random()*50)*2+1"实际上是生成一个介于0和99之间的奇数。因为random.random()会生成一个介于0(包含)和1(不包含)之间的随机浮点数,乘以50后,我们会得到一个介于0和近似的50之间的浮点数。然后乘以2后加1,我们会得到一个介于近似的奇数范围(即奇数步长为步长的数)。然而,尽管我们加上了“+1”,最大值仍然是近似的范围而不是实际的范围。因此,该表达式实际上是在生成一个介于[0, 99]范围内的奇数,而不是题目中声称的介于[0, 100]。因此答案是错误的。

64、运行以下代码,输出结果为:('basketball',99)。( ) numbers={'football':90,'basketball':99,'robot':80} result=numbers.pop('basketball') print(result)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题目中给出的代码是Python语言的一段代码,主要功能是弹出一个字典中的键值对。字典中的键是’basketball’,对应的值是99。执行pop()函数后,会将该键值对从字典中删除,并返回其值99。因此,打印出的结果应该是(‘basketball’,99),题目的描述是正确的。但是题目给出的输出结果为(‘basketball’,99),实际上执行代码后的输出是一个元组,而不是一个字符串,所以题目的描述存在误导,正确答案应该是B。

65、字符串属于可变序列,可以直接对字符串对象进行元素增加、修改与删除等操作。(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字符串在Python中是不可变序列,这意味着一旦创建了字符串对象,就不能直接修改它的元素。然而,可以通过切片或其他技术来间接地达到修改字符串的目的。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66、有如下字符串s="Hello World!", 则s.find('h')返回值为0。(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在字符串s="Hello World!"中,查找字符’h’的首次出现位置时,由于’h’是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所以其索引位置为0。但是,s.find(‘h’)返回的是从起始位置到找到字符’h’的位置,因此返回值为1(因为索引是从0开始的)。所以,s.find(‘h’)的返回值不是0,该说法错误。

67、可以使用insert()函数,向元组中添加元素。(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在Python中,元组是一种不可变序列类型,这意味着一旦创建了一个元组,就不能修改它。因此,不能使用insert()函数向元组中添加元素。所以,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68、当列表增加或删除元素时,列表对象自动进行内存的扩展或收缩,从而保证相邻元素之间没有缝隙。(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列表(如Python中的list)是一种动态数据结构,当增加或删除元素时,列表对象会根据需要进行内存的扩展或收缩。这种特性确保了列表中的元素可以紧密地存储在一起,不会有缝隙。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69、range()函数可以用于生成一个包含浮点数的数列。(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Python中的range()函数主要用于生成一个包含整数的数列,其参数通常是起始值、结束值和步长。因此,range()函数不能直接用于生成包含浮点数的数列。如果需要生成包含浮点数的数列,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如使用列表推导式或者循环来生成。因此,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0、执行语句x,y,z=map(str,range(3)),可依次对x,y,z变量赋值"0","1","2"。(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执行语句x,y,z=map(str,range(3))时,range(3)会生成一个包含[0, 1, 2]的序列,然后通过map(str, ...)函数将这个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转换为字符串类型。因此,依次对变量x,y,z赋值为[“0”,“1”,“2”]是正确的。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2024月06月Python五级理论答案及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