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备考过程中,尤其是考前冲刺阶段,掌握好法规中的顺延工期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图解与法条定位的方式,帮助考生快速破解顺延工期案例题中的争议点。
二、顺延工期的基本概念
顺延工期是指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基础上,由于非承包商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承包商有权要求延长工期。常见的顺延工期原因包括不可抗力、设计变更、业主违约等。
三、图解顺延工期案例题
- 案例背景:某工程因设计变更导致工期延误,承包商要求顺延工期。
- 图示分析:
- 绘制工程进度图,标注原定工期和实际工期。
- 标注出设计变更发生的时间点及其对工期的影响。
- 通过图示,考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设计变更对工期的影响,从而判断是否应顺延工期。
四、法条定位顺延争议点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中关于工期顺延的规定:
- 第13.1条: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承包人有权要求顺延工期。
- 第13.2条:承包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工期延误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发包人提交工期顺延申请。
- 结合案例,考生应根据合同条款,判断承包商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顺延申请,并依据合同条款进行推理和判断。
五、学习方法与技巧
- 图解法:通过绘制工程进度图、事件时间轴等方式,将复杂的案例直观化,帮助理解和记忆。
- 法条定位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通过定位法条,快速找到解题依据。
- 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案例题练习,熟悉顺延工期的各种情形和解题思路。
六、总结
在考前冲刺阶段,掌握好顺延工期相关知识点,尤其是通过图解与法条定位的方式,可以快速破解案例题中的争议点。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