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青衫烟雨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2

visits52

考前冲刺阶段:法规串讲 - 顺延工期标准判定要点第34讲

在考前冲刺阶段,考生们往往面临着时间紧迫、知识点繁多的挑战。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备考,本文将围绕“顺延工期标准判定要点”进行详细串讲,并通过“事实+条款+判定”框架来训练顺延工期案例写作。

一、顺延工期标准判定要点

顺延工期是指在合同约定的工期范围内,因非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判定顺延工期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无法预见、无法避免的事件。

  2. 发包人责任:包括发包人提供的设计文件错误、工程量清单有误等。

  3. 第三方原因:如政府政策变化、法律法规调整等。

  4. 承包人合理请求: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提出合理化建议,经发包人同意后实施的。

二、事实+条款+判定框架

在案例写作中,运用“事实+条款+判定”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阐述顺延工期的判定过程。

  1. 事实描述:首先,详细描述案例中发生的事件,包括时间、地点、涉及方等关键信息。

  2. 条款引用:接着,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或合同条款,为判定提供依据。

  3. 判定分析:最后,结合事实和条款,对是否构成顺延工期进行判定分析。

三、案例写作训练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案例进行训练:

某工程项目因政府政策调整导致施工暂停一个月,承包人要求顺延工期。请运用“事实+条款+判定”框架进行分析。

事实描述:某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政府出台新政策,要求所有在建工程暂停一个月进行安全检查。

条款引用: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因不可抗力或政府行为导致的工程延期,承包人有权要求顺延工期。

判定分析:本案例中,政府政策调整属于不可抗力因素,符合合同约定的顺延工期条件。因此,承包人有权要求顺延工期一个月。

通过以上训练,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事实+条款+判定”框架进行顺延工期案例写作,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在考前冲刺阶段,考生们要紧扣考试重点,通过详细串讲和案例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希望本文能为大家的备考之路提供有益的帮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考前冲刺阶段:法规串讲 - 顺延工期标准判定要点第34讲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