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六级备考过程中,语法部分的虚拟语气是一个重要且较难的知识点,其中“时间错综”现象更是让不少考生头疼。
一、虚拟语气“时间错综”现象的概念
虚拟语气用于表达与事实不符或想象中的情况。当涉及到不同时间维度时,就会出现“时间错综”的情况。例如在 “If I had studied hard, I would be working in a big company now.”这个句子中,从句使用了过去完成时 “had studied”,这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而主句使用了 “would be working”,这是现在进行时的虚拟形式,表达与现在事实相反的结果。这种从句和主句分别涉及不同时间概念的情况就是“时间错综”。
二、不同时间维度的虚拟形式变化规则
1. 与过去事实相反
- 从句:一般使用过去完成时(had + 过去分词)。比如 “If I had known your arrival, I would have come earlier.”(如果我早知道你要来,我就会早点来了)。这里强调过去某个动作没有发生,而这个动作对过去的结果产生了影响。
- 主句:使用 “would/should/might/could+have + 过去分词”。
2. 与现在事实相反
- 从句:使用一般过去时(be动词通常用were)。例如 “If I were you, I would not do that.”(如果我是你,我不会那样做)。
- 主句:使用 “would/should/might/could+动词原形”。
3. 与将来事实相反
- 从句:使用一般过去时或者 “should+动词原形”或者 “were to+动词原形”。比如 “If it were to rain tomorrow, we would cancel the picnic.”(如果明天要下雨,我们会取消野餐)。
- 主句:使用 “would/should/might/could+动词原形”。
三、学习方法
1. 多做练习题
- 找一些专门针对虚拟语气“时间错综”的练习题集。通过大量的练习,熟悉不同类型的题目,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可以从简单的单句填空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阅读理解或者写作中的应用。
2. 分析例句
- 像我们开头提到的例句以及课本书上的经典例句,要仔细分析。理解每个部分为什么使用特定的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把例句抄下来,在旁边标注出从句和主句的时间概念以及对应的虚拟形式。
3. 对比记忆
- 将与过去、现在、将来事实相反的情况进行对比。制作表格,列出从句和主句的不同形式,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便于记忆。
总之,在英语六级备考中,掌握虚拟语气的“时间错综”现象对于提高语法成绩至关重要。考生要通过理解概念、牢记规则并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攻克这个难点。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