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英语六级阅读理解中,理解各种语法结构对于正确解答题目至关重要。其中,虚拟语气是一个难点,特别是“would have done”这种形式的表达。它常常出现在阅读选项中,设置各种陷阱来干扰考生。
二、“would have done”的语法意义
(一)基本含义
“would have done”是一种虚拟语气的结构,表示对过去情况的假设。例如:If I had known your address, I would have written to you.(如果我当时知道你的地址,我就会给你写信了。)但实际上“我不知道地址”,所以写信这个动作并没有发生。
(二)在阅读中的体现
1. 在阅读文章中,原文可能会陈述一些过去发生的事实,这些事实通常会使用一般过去时来表达。例如:He didn’t study hard last night.
2. 而当选项中出现“would have done”时,往往是假设一种与原文事实相反的情况。比如一个选项可能是:If he had studied hard last night, he would have passed the exam. 这里的“would have passed”就是假设他昨晚努力学习(但实际上没有),从而得出的一种与原文事实(没努力学习也没通过考试)不同的结果。
三、“时间 - 语气”双重识别法
(一)时间识别
1. 我们首先要关注文章中的时间状语来确定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像上面的例子中,“last night”表明是过去的时间。
2. 当看到选项中有“would have done”时,要判断这个假设是基于哪个过去的时间点或者时间段。
(二)语气识别
1. 确定好时间后,再看语气。如果原文是陈述过去事实的句子,那么带有“would have done”的选项大概率是虚拟假设情况。
2. 例如,在一篇讲述历史事件的文章中,原文说“The soldiers fought bravely in the battle.”(士兵们在战斗中英勇作战。)而某个选项是“If they had been well - equipped, they would have won the battle easily.”这里就是假设士兵们装备精良(与原文事实可能不符),从而得出会轻易获胜的虚拟结果。
四、2013年真题选项对比及判断口诀
(一)真题对比
以2013年某一篇阅读理解为例。原文提到“A company failed to expand its market last year due to lack of funds.”(一家公司去年由于资金不足未能扩大市场。)其中一个错误选项是“If the company had enough funds last year, it would have expanded its market and made a large profit.”这个选项就是典型的假设情况,与原文陈述的事实形成对比。
(二)判断口诀
“虚拟选项慎选,除非原文有假设。”在考试时,当我们看到“would have done”这种结构的选项,不要轻易选择。只有当文章中有明确的假设性表述或者能够推断出是基于假设的情况时,才可以考虑选择这样的选项。
五、总结
在英语六级阅读理解备考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would have done”这种虚拟语气结构的特殊意义。通过掌握其语法含义、“时间 - 语气”双重识别法以及对真题的研究和记忆判断口诀等方法,提高对含有此类结构的选项的分析能力,从而在考试中避免掉入陷阱,准确解答阅读理解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