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青衫烟雨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8

visits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第45讲:探测器布置间距计算及保护面积修正规则深度解析

一、总述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探测器的布置间距计算以及保护面积修正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知识不仅关系到系统的有效性,还直接影响到火灾发生时的及时探测和应对。对于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来说,透彻掌握这些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二、知识点内容
1. 探测器布置间距计算
- 对于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正常情况下,其最大间距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来说,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这一规则的依据是考虑到烟雾在空间中的扩散特性,确保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被探测器及时感知。
-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布置间距也有不同要求。其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因为感温探测器相对感烟探测器对温度更为敏感,在较短的距离内就能检测到温度的异常升高。
2. 保护面积修正规则
-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梁对烟雾或者热量的阻挡作用非常小,基本不会影响探测器的正常工作范围。
-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 - 600mm时,应按本规范附录F、附录G确定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数量。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要仔细研究附录中的计算方法和图表。
-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这是为了保证在大梁影响下,各个区域都能得到有效的探测覆盖。

三、学习方法
1. 理解原理
- 要深入学习烟雾和热量的传播规律,这样才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间距和保护面积的规定。例如,通过一些实际的火灾案例视频或者模拟实验,观察烟雾在不同环境下的扩散情况,有助于理解探测器的布置要求。
2. 对比记忆
- 将点型感烟和感温探测器的布置间距和保护面积修正规则进行对比。列出表格,清晰地列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加深记忆,避免混淆。
3. 多做练习
- 在学习过程中,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可以从简单的计算探测器间距的题目开始,逐渐过渡到涉及梁等障碍物影响下保护面积计算的复杂题目。通过练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和规则的运用。

四、总结
总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中的探测器布置间距计算及保护面积修正规则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备考人员需要深入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原理,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顺利通过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第45讲:探测器布置间距计算及保护面积修正规则深度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