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备考中,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复利计算与等值换算相关的一次支付和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计算。这部分内容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在实际的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知识点内容
- 一次支付终值公式及意义
- 公式:$F = P(1 + i)^n$,其中$F$为终值,$P$为现值,$i$为利率,$n$为计息期数。
- 学习方法:首先要理解每个变量的含义。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来记忆,比如你现在有100元($P$),年利率为5%($i$),存3年($n$),那么3年后你能得到的钱数($F$)就是$100\times(1 + 0.05)^3 = 115.7625$元。多做这样的小练习,就能熟练掌握公式。
- 应用场景:在工程项目中,如果初期投资一笔资金,想要知道若干年后这笔资金的价值增长情况,就可以使用这个公式。例如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初始投资1000万元,预计10年后工程完成并产生收益时这笔投资的终值。
- 一次支付现值公式及意义
- 公式:$P=F/(1 + i)^n$。
- 学习方法:它是上述公式的逆运算。可以将终值公式变形得到现值公式。从经济意义上讲,就是已知未来某一时点的金额,求现在需要投入多少钱。比如10年后你需要得到200万元($F$),年利率为8%($i$),那么现在需要投入的钱数($P$)就是$200/(1 + 0.08)^{10}\approx103.47$万元。
- 应用场景:当知道项目最终的收益或者成本目标,要倒推现在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时使用。
- 等额支付系列终值公式及意义
- 公式:$F = A\times\frac{(1 + i)^n-1}{i}$,其中$A$为等额支付金额。
- 学习方法: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每个月固定存一定金额的钱到银行($A$),利率为$i$,存$n$个月后总的金额($F$)。先理解这个场景下资金的积累过程,再通过做一些具体的数值计算来熟悉公式。
- 应用场景:在工程项目的运营期,如果每年有等额的收益或者支出,想要知道若干年后的资金总量就可以用这个公式。
- 等额支付系列现值公式及意义
- 公式:$P = A\times\frac{(1 + i)^n-1}{i(1 + i)^n}$。
- 学习方法:同样是从等额支付的终值公式推导而来。可以通过对比一次支付和等额支付的区别来加深理解。
- 应用场景:当知道项目在运营期内每年等额的现金流,要计算其在初始时刻的价值时使用。
三、总结
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中的这些公式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在实际备考过程中,要多做一些练习题,包括不同利率、期数下的计算,并且要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公式,在考试中准确运用。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