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
在消防工程师备考中,超高层建筑和病房楼的避难设施(避难层与避难间)设置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这部分内容容易混淆,需要我们仔细理解其中的区别与联系,并且掌握相关的设置要求。
二、超高层建筑避难层(≥50m)
- 知识点内容
- 避难层的定义: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
- 设置位置: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 防火分隔:应采用防火墙将避难层与其他部位分隔。
- 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 通风系统: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
- 消防设施: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防烟设施等。
- 学习方法
- 记忆口诀:“五十米设一层,楼梯错位断连通”。这有助于记住避难层的设置高度和疏散楼梯的要求。
- 对比学习:与普通楼层对比,突出避难层在防火分隔、消防设施等方面的特殊之处。
-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的超高层建筑火灾案例,理解避难层的重要性以及不符合设置要求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病房楼避难间
- 知识点内容
- 避难间的定义:供失能老年人、残疾人、重症患者等行动不便者使用的疏散避难场所。
- 设置要求: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确定。
- 防火分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 疏散:避难间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 学习方法
- 关联记忆:将其与病房楼的特殊使用人群关联起来记忆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例如,因为服务失能人员,所以面积要足够且防火分隔要严格。
- 绘图辅助:画出病房楼的简单平面图,在图上标注出避难间的位置、面积范围以及与其他部位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
四、两者区别总结
- 适用建筑类型
- 避难层主要适用于超高层建筑,高度在50m及以上。
- 避难间主要针对病房楼这种有特殊使用人群的建筑。
- 设置高度要求
- 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按固定高度间隔设置。
- 病房楼的避难间从二层及以上开始设置。
- 面积计算依据
-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面积计算依据主要是满足疏散和消防设施设置等功能需求。
- 病房楼避难间的面积要根据护理单元数量确定,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
五、总结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和病房楼避难间的设置在消防工程师考试中是重点内容。我们要清晰地掌握它们各自的定义、设置位置、防火分隔、疏散要求、消防设施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准确区分两者的不同之处。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记忆口诀、对比学习、绘图辅助等,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作答相关题目。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