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防工程领域,预作用系统和干式系统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者来说,深入了解这两种系统的适用环境(温度范围)及启动原理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一、适用环境(温度范围)
- 预作用系统
- 预作用系统适用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误喷的场所。比如一些存放有贵重物品的场所,如博物馆中的文物展厅、计算机房等。从温度范围来看,它能在较低温度环境下工作。一般来说,在环境温度低于4℃时,预作用系统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因为它的管道内平时是无水的,避免了低温下水管冻裂的风险。
- 同时,在一些对湿度有一定要求的场所也比较适用。由于其特殊的系统结构,在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不会像湿式系统那样容易出现结露等问题。
- 干式系统
- 干式系统主要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场所。当环境温度低于4℃时,湿式系统中的水会结冰,而干式系统管道内充满的是压缩空气或者氮气等气体,避免了水管冻裂的问题。在环境温度高于70℃的场所,湿式系统中的水可能会过早汽化,影响灭火效果,干式系统则不受此影响。
二、启动原理差异
- 预作用系统
- 预作用系统的启动较为复杂。它通常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充气管道上设置的压力开关等控制装置。当火灾发生时,首先火灾探测器等报警设备检测到火灾信号,然后将信号传给消防控制中心。同时,如果预作用系统采用的是充气管道上的压力开关控制,当喷头破裂,管道内的气体压力下降,压力开关动作。
- 这两个信号(火灾报警信号和压力开关信号或者单独的火灾报警信号经过确认后)会启动预作用装置,使系统充水,转换为湿式系统状态,然后喷头喷水灭火。
- 干式系统
- 干式系统的启动主要基于管道内的气压变化。当火灾发生,喷头开启后,干式系统管道内的压缩空气或氮气等气体迅速排出。当气体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干式报警阀开启。
- 干式报警阀开启后,一方面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另一方面使水进入管道系统,通过喷头进行灭火。
三、学习方法
- 理解原理
- 对于这两种系统的适用环境和启动原理,首先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比如,预作用系统如何在防止误喷的同时又能快速响应火灾,干式系统是如何通过气压变化来控制水流的。
- 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辅助理解,将系统的各个部件及其连接关系、工作流程画出来,这样有助于直观地掌握系统的工作原理。
- 对比记忆
- 制作表格对比预作用系统和干式系统在适用环境和启动原理等方面的差异。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的不同之处,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
- 案例分析
- 结合实际的案例来学习。例如,在一些大型商业建筑或者工业厂房中的消防系统设计案例,分析为什么在某些场所选择预作用系统,而在另一些场所选择干式系统,以及它们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
总之,预作用系统和干式系统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各有特点,准确掌握它们的适用环境和启动原理差异是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实际消防工程设计和维护中必须具备的知识。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