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风险矩阵的应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特别是在第16讲所涉及的从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二维度评估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对于准确判断风险等级并制定合理应对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点内容
- 发生概率与损失程度的概念
- 发生概率: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特定风险(如政策风险中的税收政策调整、市场风险中的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例如,宏观政策环境相对稳定时,一些重大政策调整的发生概率可能较低;而在市场波动频繁时期,像钢材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这种市场风险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
- 损失程度:一旦风险发生,会给工程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大小。比如政策风险方面,如果政府出台限制某类建筑工程规模的法规,可能导致项目停工或转型的巨大损失;市场风险里,水泥供应短缺可能使工程进度延误,从而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这都是不同程度的损失。
- 政策风险的评估
- 政策风险包括宏观政策(如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行业政策(如建筑行业的资质管理规定、环保要求等)。宏观政策调整往往影响广泛,像利率上升会增加项目的融资成本。行业政策的变动可能直接限制项目的开展方式或规模。例如新的环保政策要求建筑项目采用更环保的建筑材料和工艺,这会增加成本。
- 评估方法:要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官方文件、新闻动态等。例如订阅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资讯,参加行业研讨会等。同时,分析政策的历史走向和当前趋势,比如近年来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是明显的政策导向。
- 市场风险的评估
- 市场风险涵盖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市场变化、设备租赁市场价格波动等。原材料价格受供求关系、国际市场形势等因素影响。如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会导致沥青等化工建材价格上升。劳动力市场方面,熟练工人的短缺会使人工成本增加。
- 评估方法:建立市场价格监测机制,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获取原材料价格波动信息。关注劳动力市场的招聘信息和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化趋势。对于设备租赁市场,可以与多家租赁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关注市场价格动态。
- 风险等级划分及应对策略
- 风险等级划分:通常根据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的不同组合划分为高、中、低等级。例如,发生概率高且损失程度大的政策风险(如突然取消大型建设项目的补贴政策)为高等级风险;发生概率中等、损失程度较小的市场风险(如某种小众建筑材料的短期价格波动)为低等级风险。
- 应对策略:
- 对于高等级风险,如政策风险中的重大不利调整,要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沟通和支持,同时调整项目计划,例如暂停部分受影响较大的工程内容。
- 中等级风险(如市场风险中的原材料价格小幅度持续上涨),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套期保值等方式来应对。
- 低等级风险可以采取适当关注、预留一定应急资金等简单措施。
三、学习方法
- 理论学习
- 认真研读造价管理相关的教材和规范,特别是关于风险管理的章节。理解发生概率、损失程度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制作思维导图,将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评估要点和应对策略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 案例分析
- 收集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案例,分析其中关于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评估与应对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例如分析某大型桥梁项目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的应对措施是否得当。
- 模拟练习
- 做一些模拟的风险评估练习题,设定不同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按照所学的方法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和应对策略制定,然后对照答案进行分析总结。
四、总结
通过对《造价管理》中风险矩阵应用在工程项目风险等级评估表第16讲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从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的二维度去评估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重要风险因素。掌握有效的评估方法和应对策略,并且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不断巩固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在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也能在实际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