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土木建筑计量中,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工程量计算是重要考点。对于一二级造价工程师考生来说,掌握叠合板、预制楼梯等构件的计量规则以及与现浇构件的差异处理非常关键。
二、叠合板的计量规则
- 基本定义与构造
-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板部分包含板底受力筋等预埋件。
- 学习方法:通过查看建筑图纸,了解叠合板在实际建筑中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找一些简单的住宅建筑图纸,标记出叠合板的范围,这样能加深对其构造的理解。
- 计量要点
-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不扣除单个面积≤0.3m²的梁、孔洞所占面积。
- 当叠合板与外墙相连时,应计算外墙外边线的长度,以此确定叠合板的面积。
- 对于双向叠合板,要根据其受力特点分别计算上下层预制板的工程量。
- 复习建议:多做一些关于叠合板面积计算的练习题,尤其是涉及到复杂建筑形状(如L形建筑)中叠合板面积的计算。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关于梁、孔洞等的特殊条件。
三、预制楼梯的计量规则
- 结构特点
- 预制楼梯一般分为板式和梁式两种。板式预制楼梯是将踏步板和平台板整体预制而成;梁式预制楼梯则有梯段斜梁等预制构件。
- 学习方式:收集不同类型预制楼梯的实物图片或者三维模型,对比它们之间的结构差异。这有助于在计算工程量时准确识别构件类型。
- 计量要点
-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数量计算,不扣除宽度≤500mm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
- 对于有防滑条等附加构件的预制楼梯,这些构件的工程量一般不单独计算,已包含在预制楼梯的综合单价中。
- 若预制楼梯需要现场安装调整,其安装所需的辅助材料和人工费用要另行计算。
- 复习策略:做专项练习题,重点关注楼梯井宽度和伸入墙内部分的处理。同时,要理解综合单价的含义,避免重复计算工程量。
四、与现浇构件的差异处理
- 材料差异
- 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其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相对统一。例如预制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误差可能在±3mm以内,而现浇板受现场施工环境影响,厚度控制难度稍大。
- 学习方法:了解预制构件生产车间和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流程。可以通过参观预制构件厂和建筑工地来直观感受这种差异。
- 施工工艺差异导致的计量差异
- 预制构件的安装需要考虑起吊设备的荷载、构件的定位等因素。在计量时,可能会增加一些诸如临时支撑等额外工程的计量。
- 现浇构件则更多考虑模板、钢筋的用量等。例如现浇楼梯需要准确计算模板的面积和钢筋的长度,而预制楼梯主要关注构件本身的数量。
- 复习要点:整理一份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在施工工艺上的对比表格,在计算工程量时对照表格进行思考,避免混淆。
五、总结
在备考土木建筑计量中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工程量计算时,要深入理解叠合板、预制楼梯等构件的计量规则。通过多做练习题、实地观察等方式掌握这些规则,并且要注意与现浇构件的差异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计算相关工程量,顺利通过考试。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