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流年絮语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9

visits126

基础规范:工程计价依据 - 计价定额编制原则第8讲:深度解析“社会平均水平”“简明适用”“统一性与差别性结合”的三大编制原则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工程计价依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其中的计价定额编制原则更是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第8讲中的“社会平均水平”“简明适用”“统一性与差别性结合”这三大编制原则。

一、社会平均水平原则

  1. 知识点内容
  • 计价定额的制定是基于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这意味着定额所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是反映整个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平均数值。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浇筑这一工序,定额规定的人工工日数量是综合考虑了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的标准施工方法、正常的施工效率以及合理的劳动组织等因素后确定的。它不是一个企业或者个别情况的数据,而是整个行业的一个平均水平。
  • 这个原则保证了计价定额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和公正性。不同企业在参与工程投标报价时,都按照这个社会平均水平的定额标准来计算成本,使得竞争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1. 学习方法
  • 理解概念:首先要深入理解什么是社会平均水平。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认识,比如对比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水平的建筑企业在浇筑同样体积混凝土时的实际人工工日消耗,会发现都接近定额规定的数值。
  • 关注数据来源:了解定额数据是如何通过调查、统计等方式获取的。例如,相关部门会对众多施工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收集他们在各项工程中的实际消耗数据,然后经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定额标准。

二、简明适用原则

  1. 知识点内容
  • 计价定额应该简单明了,便于使用。从内容上看,定额的项目划分要合理,既不能过于复杂导致使用者难以理解和操作,也不能过于简单而无法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例如,在装饰工程中,对于墙面抹灰的定额项目,会根据不同的基层材料(如砖墙、混凝土墙)和抹灰的类型(如水泥砂浆抹灰、混合砂浆抹灰)等进行合理划分。
  • 定额的表现形式也要简洁,包括文字说明、计算规则等都应清晰易懂。这样在工程计价过程中,造价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套用定额,提高工作效率。
  1. 学习方法
  • 实际操作: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简单的工程计价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定额的简明适用性。比如按照给定的工程图纸,尝试套用墙面抹灰定额,看是否能够轻松找到对应的项目并计算出造价。
  • 对比分析:将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时期的定额进行对比,分析其在简明适用方面的差异。这有助于加深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同时也能了解到定额的发展趋势。

三、统一性与差别性结合原则

  1. 知识点内容
  • 统一性方面,计价定额在全国或者一定区域内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是为了便于工程建设各方的交流、比较和管理。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建筑工程的基础类型中的独立基础,其定额编制的基本框架和要求应该是统一的。
  • 差别性则体现在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材料供应等因素的不同,定额会在统一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调整。比如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施工需要采取特殊的保温措施,相应的混凝土工程定额可能会增加保温材料费用和特殊的施工工艺费用。
  1. 学习方法
  • 地域研究:选择几个不同地区的定额进行详细研究,找出其中统一的部分和存在差别的部分,并分析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这有助于全面掌握这一原则。
  • 实际工程关联:结合实际发生的跨地区工程案例,分析在这些工程中如何运用定额的统一性和差别性。例如,在一个涉及多个省份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协调不同地区定额差异来进行准确的工程计价。

总之,在备考一级造价工程师关于计价定额编制原则这一内容时,要深入理解“社会平均水平”“简明适用”“统一性与差别性结合”这三大原则的内涵、知识点内容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细致学习,并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基础规范:工程计价依据 - 计价定额编制原则第8讲:深度解析“社会平均水平”“简明适用”“统一性与差别性结合”的三大编制原则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