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造价管理中,PPP(Public - Private - Partnership,公私合营)项目的回报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理解不同回报机制之间的差异对于准确进行造价估算、风险评估以及项目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从“政府付费(无使用者)、可行性缺口补助(部分收费)、使用者付费(市场化项目)”三个方面来解析它们的差异。
二、政府付费(无使用者)机制
- 知识点内容
- 政府付费模式下,政府承担项目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支出责任。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没有直接使用者或者使用者付费不足以覆盖项目成本的项目,比如一些市政基础设施中的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建设部分。政府付费的依据通常是根据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以及合理利润等因素来确定支付金额。
- 在造价方面,建设成本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等。例如,对于一个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筑工程费涵盖了厂房的建设、污水池的挖掘等工作费用;安装工程费则是设备安装调试的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就是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花费。
- 运营维护成本包含人员工资、设备维修保养、药剂采购等费用。合理利润则是根据市场利率和企业自身的成本核算加上一定的利润率确定的。
- 学习方法
- 要深入学习相关的造价计算规范,掌握各项成本费用的计算标准。比如参考《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范》等文件。
- 关注政府出台的关于PPP项目政府付费的政策文件,了解政策导向和付费标准的设定原则。
- 多做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的PPP项目案例来熟悉政府付费模式下的造价核算流程和风险因素。
三、可行性缺口补助(部分收费)机制
- 知识点内容
- 可行性缺口补助是在项目自身产生的收益不能完全覆盖项目成本时,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的一种回报机制。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车票收入可能只能覆盖部分建设和运营成本,政府就会进行缺口补助。
- 这里的补贴计算方式较为复杂,要考虑项目的收益预测、成本核算以及补贴的上限和下限等因素。收益预测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增长趋势、票价调整机制等。成本核算除了常规的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外,还要考虑由于市场波动等因素带来的额外成本。
- 学习方法
- 学习财务分析知识,掌握收益预测和成本核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
- 研究不同行业的可行性缺口补助案例,总结出适用于不同类型项目的补贴计算模式。
- 关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因为其中包含了关键的收益和成本数据。
四、使用者付费(市场化项目)机制
- 知识点内容
- 使用者付费模式下,项目的收益完全依赖于使用者直接支付费用。像高速公路项目,车辆通行费就是主要的使用者付费来源。这种模式下,项目的造价与预期的使用者付费收入密切相关。
-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使用者的支付意愿、市场竞争状况等。例如,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交通市场中,如果附近有多条高速公路可供选择,那么这条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就需要合理设定,以吸引足够的使用者,从而保证能够回收造价并获得利润。
- 学习方法
-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不同行业使用者的需求和支付习惯。
- 学习市场定价理论,掌握如何根据成本和市场情况确定合理的使用者付费价格。
- 分析类似市场化项目的运营数据,评估使用者付费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使用者付费这三种PPP项目回报机制在适用范围、造价计算依据、风险承担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备考造价管理相关考试时,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差异,掌握每种机制下的关键知识点,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的案例分析和计算中。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PPP项目进行有效的造价管理。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