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青衫烟雨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1

visits36

第62讲: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施工前审查图纸与施工中处理变更的成本效益差异

一、引言

在造价工程师的备考过程中,理解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应用实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施工前审查图纸(主动)”与“施工中处理变更(被动)”的成本效益差异。

二、主动控制 - 施工前审查图纸

  1. 知识点内容
  • 在施工前审查图纸是一种主动控制措施。这意味着在项目开始之前,造价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审查的内容包括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例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消防设施的布局是否合理等。同时,还要检查图纸中的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像给排水管道与电气线路的走向是否存在冲突等情况。
  • 从成本角度来看,通过审查图纸可以提前发现一些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例如,如果发现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在施工前修改可以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的返工,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准确的工程量计算有助于合理编制工程预算,防止预算超支。
  • 在效益方面,审查图纸有助于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一个经过精心审查的图纸能够为施工提供清晰的指导,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学习方法
  • 对于施工前审查图纸这一知识点,首先要熟悉各种工程规范和标准,这是审查的基本依据。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规范手册并仔细研读的方式来掌握。
  • 多做一些图纸审查的练习题,可以从简单的住宅建筑图纸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商业建筑或工业建筑图纸。在练习过程中,学会标记出发现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可能对成本和质量产生的影响。
  • 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课程,听取专业人士的经验分享,了解他们在实际项目中是如何进行图纸审查的,以及如何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有效的沟通。

三、被动控制 - 施工中处理变更

  1. 知识点内容
  • 施工中处理变更属于被动控制。当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时,往往是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的,如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不符、业主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等。
  • 从成本角度来看,施工中的变更通常会增加成本。因为变更可能会打乱原有的施工计划,需要重新调配人力、物力资源。例如,增加一层的建筑结构,就需要重新计算混凝土、钢材等材料的用量,同时还要考虑额外的施工机械租赁费用和工人的加班费用等。
  • 在效益方面,施工中的变更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影响项目的交付使用时间,从而降低项目的效益。而且频繁的变更还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为施工队伍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施工要求。
  1. 学习方法
  • 学习施工中处理变更的知识点时,要重点关注变更的程序。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变更,如何进行变更的申请、审批和实施等流程。
  • 分析实际案例,收集一些因为施工中变更导致成本增加或项目失败的案例,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 掌握变更估价的方法,包括如何根据合同条款确定变更部分的工程价款计算方式等。

四、两者成本效益差异总结

  1. 成本方面
  • 施工前审查图纸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审查人员的工资、审查设备的投入等方面,但与施工中处理变更可能带来的巨大成本增加相比,这些成本是非常值得的。施工中变更的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可能会使项目成本大幅超出预算。
  1. 效益方面
  • 主动控制下的施工前审查图纸能够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包括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被动控制下的施工中处理变更如果管理不善,会对项目的效益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结论

在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和备考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在成本效益方面的差异。在项目中应尽可能采取主动控制措施,如做好施工前审查图纸等工作,以减少被动控制情况的发生,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第62讲: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施工前审查图纸与施工中处理变更的成本效益差异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