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过程中,全科时间分配以及案例题的分步骤时间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一、全科时间分配的重要性
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包含多个科目,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合理分配全科的备考时间能够确保我们对各个科目都有足够的复习深度。例如,工程计价科目注重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各种计价规范的掌握,就需要安排较多时间进行公式记忆和练习;而工程造价管理科目更多的是概念性知识和一些管理流程的理解,这部分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记忆。
二、案例题分步骤时间控制
(一)审题5分钟
1. 知识点内容
- 案例题的题目通常较长且包含很多信息。在这5分钟内,我们要明确题目所涉及的项目背景,比如是建筑工程还是安装工程,是新建项目还是改造项目等。
-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数据和要求,例如给定的造价金额、工程量、要求计算的指标等。
2. 学习方法
- 可以通过多做一些历年真题来训练自己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的能力。在平时练习时,就严格按照5分钟的时间限制来审题,然后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审题技巧,比如先看最后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前面的题干中找答案线索。
(二)找公式5分钟
1. 知识点内容
- 案例题中很多计算都需要运用到特定的公式。这5分钟要迅速回忆起与题目相关的公式。比如在计算工程量清单计价时,用到综合单价 = 人材机费/清单工程量×(1 + 管理费率+利润率)这样的公式。
- 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不同的计算场景可能需要调整公式的参数。
2. 学习方法
- 建立自己的公式手册,在备考期间经常翻阅,并且将公式按照科目和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在找公式的时候,可以先在大脑中回忆公式的结构框架,如果一时想不起来,再快速在手册中查找。
(三)列式10分钟
1. 知识点内容
- 根据找到的公式和题目中的数据准确列出计算式子。这一步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例如如果题目中给出的长度单位是米,而公式中需要的是厘米,就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 列式要清晰、规范,便于后续的计算和检查。
2. 学习方法
- 在平时的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列式习惯,比如将每个数据来源都标注清楚,采用分步列式的形式,这样即使中间某个步骤计算错误,也能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四)计算10分钟
1. 知识点内容
- 这是实际得出答案的步骤。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避免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采用分解计算或者估算的方法来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 如果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数据或者公式有问题,要及时回到前面的步骤进行检查。
2. 学习方法
- 加强基本运算能力的训练,特别是涉及到小数、分数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辅助计算,但要熟悉计算器的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熟练而浪费时间或者得出错误结果。
(五)检查5分钟
1. 知识点内容
-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与题目中的数据和要求是否相符。检查列式是否正确,公式运用是否得当,数据代入是否有误等。
- 还要检查答题的格式是否规范,例如是否按照要求保留了有效数字等。
2. 学习方法
- 可以采用换一种计算方法或者从结果反推的方式进行检查。在平时的练习中,养成做完题后检查的习惯,并且逐渐提高检查的效率。
总之,按照“审题5min→找公式5min→列式10min→计算10min→检查5min”这样的单题时间分配来进行案例题的解答,能够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在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