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造价工程师的备考中,理解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功能评分、成本分析以及价值优化方案比选方面,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功能评分
以墙体工程为例,其功能包括保温、承重和美观。保温占30%的权重、承重40%、美观30%。这意味着我们在评估墙体工程的价值时,要根据这些功能的重要程度来打分。
- 保温功能
- 知识点:保温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能耗。如果墙体保温性能差,在寒冷地区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散失,增加取暖成本;在炎热地区则会使制冷成本上升。
- 学习方法:我们需要了解不同保温材料的性能指标,如导热系数等。可以通过制作表格对比常见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等)的导热系数、密度、防火性能等。同时,结合实际建筑案例,分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墙体保温的合理厚度和构造做法。
- 承重功能
- 知识点: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承重结构。它要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基础。承重墙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墙体的厚度、材料强度等因素。
- 学习方法:学习建筑力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墙体受力原理。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如住宅、商业建筑等),研究其承重墙的设计规范。可以通过绘制简单的墙体受力分析图来加深理解,并且关注新型墙体材料(如轻钢龙骨加混凝土砌块复合墙体)在承重方面的特点和应用。
- 美观功能
- 知识点:墙体的外观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美感。这包括墙体的颜色、纹理、平整度等方面。
- 学习方法:收集不同风格建筑(如现代简约风格、欧式古典风格等)的墙体外观图片,分析其特点。了解外墙装饰材料(如瓷砖、涂料、石材等)的外观效果和适用场景,并且考虑如何在满足美观的同时保证墙体的其他功能。
三、成本分析
- 直接成本
- 对于墙体工程,直接成本包括墙体材料的采购成本、施工人工成本以及施工设备的使用成本等。例如,采用高质量的保温材料可能会增加材料成本,但可能会降低建筑物长期运行的能耗成本。
- 学习方法:收集不同墙体材料和施工工艺的价格信息,建立成本数据库。分析在不同规模建筑项目中,这些成本的占比情况。
- 间接成本
- 像因墙体质量问题导致的后期维修成本、因保温不佳导致的能源消耗增加的成本等都属于间接成本。
- 学习方法:研究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通过实际案例计算间接成本的数值。例如,根据建筑物的能耗监测数据,估算因保温性能差而增加的取暖或制冷费用。
四、价值优化的方案比选流程
- 提出多种方案
- 基于功能评分和成本分析的结果,提出不同的墙体工程方案。比如,方案一可能是采用传统砖墙加普通保温层,方案二采用新型复合墙体材料。
- 评估各方案的价值
- 计算每个方案的成本效益比。价值 = 功能评价得分/成本。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价值,选择价值最高的方案。
- 考虑其他因素
- 除了功能和成本因素外,还需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环境影响等因素。例如,某些新型墙体材料可能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一定影响,这就需要在方案比选时综合考虑。
五、总结
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通过对墙体工程等功能评分、成本分析和价值优化方案比选流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造价管理中的价值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准确作答相关题目,也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我们要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多做案例分析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