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安全疏散设计计算是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中的重难点,涉及到《实务》、《综合》和《案例》三个科目。对于考生来说,要全面掌握这部分内容并顺利通过考试并非易事。本文将对这一难点进行整合分析,包括相关公式的推导、现场验证方法以及优化设计要点,同时阐述常见的计算错误类型。
二、《实务》中的公式推导 - 百人宽度指标
- 知识点内容
- 百人宽度指标是安全疏散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其计算公式为:百人宽度指标 = (单股人流宽度×100)/疏散时间×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数。例如,在一般情况下,平、坡地面的单股人流宽度取0.55m,阶梯地面的单股人流宽度取0.5m。
- 疏散时间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耐火等级等因素有所不同。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疏散时间可能相对较短,而三级及以下耐火等级的建筑疏散时间则会较长。
- 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数也有相应的标准值,如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
- 学习方法
- 理解记忆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含义。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的方式,将不同地面类型、建筑耐火等级下的参数值进行整理对比,方便记忆。
- 多做练习题。利用教材或者网上的一些练习题资源,按照公式进行计算练习,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综合》中的现场验证 - 尺量宽度
- 知识点内容
- 在实际的综合能力考查中,会涉及到对疏散宽度的现场验证。这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测量疏散通道、楼梯等的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例如,对于建筑内的疏散楼梯,其净宽度应满足一定的标准,如住宅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 同时,还要考虑疏散通道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影响疏散宽度,如堆放杂物等情况。
- 学习方法
- 实地观察。如果有条件,可以到一些实际的建筑场所进行观察,了解疏散通道和楼梯的实际尺寸情况。
- 对比规范。将实际测量或者观察到的数据与消防规范中的要求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四、《案例》中的优化设计 - 增设楼梯
- 知识点内容
- 在案例分析中,可能会遇到建筑原设计疏散存在问题的情况,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其中增设楼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例如,当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人员密度增加时,原有的疏散楼梯数量或宽度不能满足疏散要求,就需要增设楼梯。
- 在增设楼梯时,要考虑楼梯的位置、走向、与周边建筑构件的关系等因素,确保增设后的楼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 学习方法
- 案例分析练习。通过做大量的案例分析题,熟悉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进行疏散楼梯的优化设计。
- 总结归纳。将不同案例中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五、计算错误类型 - 参数取值错误
- 知识点内容
- 在安全疏散设计计算中,参数取值错误是最常见的错误类型,占比达到40%。例如,在计算百人宽度指标时,错误地采用了不符合建筑实际情况的单股人流宽度或者疏散时间参数。
- 学习方法
- 仔细研读规范。规范是确定参数取值的依据,要认真研读消防相关规范,明确不同情况下的参数取值范围。
- 错题分析。在做练习题或者模拟考试时,对于出现参数取值错误的题目,要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六、结论
安全疏散设计计算作为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三科的共同难点,需要考生全面掌握《实务》中的公式推导、《综合》中的现场验证方法和《案例》中的优化设计要点。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计算错误,尤其是参数取值错误。通过系统的学习、多做练习题、实地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等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考生在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增加通过考试的几率。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