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个流程中,工程决策阶段是非常关键的部分,而投资估算编制方法以及决策对造价的影响更是重中之重。
一、投资估算编制方法
(一)生产能力指数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已建成的、性质类似的建设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和生产能力,以及拟建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估算其投资额。公式为:C2 = C1 * (Q2 / Q1) ^ n * f。其中C1为已建类似项目的投资额,Q1为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C2为拟建项目投资额,Q2为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n为生产能力指数,f为综合调整系数。例如,在估算两个类似工厂的建设投资时,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工厂的投资额和生产能力,就可以通过这个公式大致估算出另一个工厂的投资额。学习这个方法时,要多找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计算练习,熟悉不同行业生产能力指数的大致范围。
(二)系数估算法
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为基数,以其他工程费与主体工程费的百分比为系数,估算拟建项目总投资的方法。比如,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工程费用确定后,根据以往经验确定安装工程费、装饰装修工程费等占主体结构工程费的系数,从而得出整个项目的投资估算。这就要求我们积累不同类型工程的系数数据,并且理解每个系数的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确定的。
(三)比例估算法
依据已知的同类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购置费占整个建设投资的比例,先逐项估算出拟建项目主要设备的购置费,再通过拟建项目主要设备购置费与设备购置费占建设投资的比例估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这需要我们对各类设备的市场价格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设备在整个项目投资中的占比情况。
二、决策对造价的影响
(一)项目规模决策的影响
如果项目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过度建设厂房、购置过多设备等,导致造价升高;而规模过小则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限制企业的盈利空间。例如,在建设一个工厂时,要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来确定合理的产量规模,从而确定合适的厂房面积、设备数量等,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二)项目建设标准决策的影响
高标准的项目建设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造价。比如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如果选用高端的进口材料,虽然质量可能更好,但成本也会大幅增加。所以要根据项目的定位、功能需求以及经济可行性来确定合适的项目建设标准。
(三)项目选址决策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位置,土地成本、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都会有很大差异。选择在偏远地区建设可能会降低土地成本,但可能会增加运输成本;而在城市中心建设则可能面临高昂的土地成本。
总之,在工程决策阶段,准确掌握投资估算编制方法并且深刻理解决策对造价的影响,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备考人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案例分析以及对实际工程情况的深入研究,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为顺利通过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