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青衫烟雨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2

visits95

强化阶段:安全疏散 - 疏散距离计算全解析

在二级消防工程师的备考中,安全疏散中的疏散距离计算是一个重要考点。

一、不同建筑类型下的疏散距离计算
1. 住宅建筑
- 对于耐火等级为一级的住宅建筑,当疏散方式采用封闭楼梯间时,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户门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40m;当采用防烟楼梯间时,这个距离不应大于60m。
- 耐火等级为二级的住宅建筑,封闭楼梯间情况下,距离限制在45m以内;防烟楼梯间则为65m以内。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可以结合住宅建筑的功能分区图来理解,比如卧室、客厅等不同功能区域到安全出口的距离要求是一样的,这样有助于记忆。
2. 公共建筑
- 例如商场这种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且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在疏散走道尽端的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会有相应的放宽规定。要根据规范中的表格仔细对比不同防火分区面积下的距离数值。

二、耐火等级对疏散距离的影响
- 高耐火等级的建筑往往在疏散距离上有一定的优势。像耐火等级为三级的民用建筑,其疏散距离相比一、二级建筑会有更严格的限制。这是因为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在火灾时的稳定性较差,人员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地带。在复习时,要牢记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耐火极限要求,以及这些要求如何反映在疏散距离的计算上。

三、疏散方式与疏散距离计算
- 如果是采用敞开楼梯间的建筑,疏散距离通常会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要短。这是因为敞开楼梯间在火灾时的烟雾扩散情况较为复杂,不利于人员长时间停留疏散。以教学楼为例,当从教室疏散时,如果是敞开楼梯间,人员要尽快到达安全出口。

总之,在备考疏散距离计算时,一定要仔细研读相关规范中的表格,并且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对不同建筑类型、耐火等级和疏散方式下疏散距离计算的理解。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这样在考试中遇到相关题目时就能准确作答。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强化阶段:安全疏散 - 疏散距离计算全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