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2025年的二级建造师备考强化阶段,机电工程施工技术中的自动化仪表安装部分是重点内容之一。特别是关于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仪表的安装要求,仪表盘(柜)、操作台安装及电缆敷设工艺,仪表调试(单校、联校)方法及控制系统联动试验流程以及仪表回路图相关信号传输原理等方面,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掌握。
二、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仪表的安装要求
- 温度仪表
- 安装位置:应避免安装在管道弯曲、分叉及流速死角处。例如,在蒸汽管道上安装温度计,要选择直管段部分,这样才能准确测量温度。
- 保护措施:对于一些精密的温度仪表,可能需要加装保护套管,防止受到外界机械损伤和腐蚀。
- 学习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比如查看工业厂房中不同设备温度测量的正确安装位置。
- 压力仪表
- 安装高度:一般与取压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如果相差太大可能会产生附加静压误差。
- 连接方式:要确保连接紧密,防止泄漏影响测量结果。比如在液压系统中,压力仪表的接口必须密封良好。
- 学习方法:记忆相关的安装规范条文,并且做一些关于压力仪表安装错误的判断题来巩固。
- 流量仪表
- 直管段要求:节流装置(如孔板)前后要有足够的直管段长度,前一般为10D(D为管道直径),后为5D。
- 安装方向:必须按照规定的流向安装,否则会得出错误的流量数据。
- 学习方法:绘制简单的管道流量测量示意图,在图上标注正确的安装要求。
- 物位仪表
- 探头位置:对于液位仪表,要根据容器形状和介质特性确定探头安装高度。例如在圆柱形储罐中,雷达液位计的探头应安装在能避开泡沫和搅拌器干扰的位置。
- 防护要求:如果是在恶劣环境下,要采取防潮、防尘等措施。
- 学习方法:结合不同类型容器(如球罐、卧罐等)的物位测量实例进行学习。
三、仪表盘(柜)、操作台安装及电缆敷设工艺
- 仪表盘(柜)安装
- 基础条件:安装基础要平整、牢固,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有相应的允许偏差范围。
- 内部布线:要整齐、美观,并且避免信号干扰,强电和弱电线路要分开敷设。
- 学习方法:到实际的工业控制室观察仪表盘(柜)的安装情况,记录要点。
- 操作台安装
- 操作舒适性:高度要适合操作人员操作,并且台面要有防滑、耐磨等特性。
- 与其他设备连接:要与仪表盘(柜)、控制系统等连接方便、可靠。
- 学习方法:模拟操作台安装过程,在纸上画出连接关系图。
- 电缆敷设工艺
- 敷设路径:要选择最短路径且避免与其他管道交叉,若无法避免则要采取防护措施。
- 敷设方式:有桥架敷设、穿管敷设等方式,不同方式有不同的适用条件。
- 学习方法:对比不同敷设方式的优缺点,通过实际工程图片加深记忆。
四、仪表调试(单校、联校)方法及控制系统联动试验流程
- 单校
- 原理:单独对一个仪表进行校准,比如使用标准信号源给温度变送器输入标准温度值,然后检查其输出是否正确。
- 操作步骤:首先要连接好校准设备,然后按照规定的量程逐步进行校准。
- 学习方法:观看单校操作的视频教程,并且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单校实验。
- 联校
- 协调性:是将多个相关仪表组合起来进行校准,检查它们之间的配合是否准确。例如在流量测量系统中,流量计、压力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联校时要考虑相互影响。
- 流程:先分别检查各个仪表单校情况,然后按照系统流程逐步联校。
- 学习方法:分析联校失败的案例,找出原因并总结经验。
- 控制系统联动试验流程
- 准备阶段:要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
- 试验步骤:从单个设备的控制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系统的联动控制,观察各设备的响应是否符合要求。
- 学习方法:绘制控制系统联动试验的流程框图,按照框图进行记忆。
五、结合仪表回路图分析信号传输原理
- 信号类型
- 常见信号有模拟信号(如4 - 20mA电流信号)和数字信号。要理解不同信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例如,模拟信号适合远距离传输且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数字信号则相反。
- 传输过程
- 在仪表回路图中,从传感器采集信号,经过变送器转换后,通过电缆传输到控制器,再根据控制逻辑输出信号到执行机构。
- 学习方法:多分析一些简单的仪表回路图,标记出每个环节的信号处理过程。
六、总结
在2025年的二级建造师备考强化阶段,对于机电工程施工技术中的自动化仪表安装部分,我们要全面掌握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仪表的安装要求,熟悉仪表盘(柜)、操作台安装及电缆敷设工艺,重点学会仪表调试(单校、联校)方法及控制系统联动试验流程,并且能够结合仪表回路图分析信号传输原理。通过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如实例分析、实际观察、做练习题等,提高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