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二级消防工程师的备考中,安全疏散和应急照明是重要的板块。其中,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有着特定的限制,这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知识点。
二、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作为辅助指示
1. 原理
- 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是通过吸收外界光线中的能量,在黑暗环境下再将储存的能量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为人员疏散提供指示方向。由于其自身发光的特性依赖于之前的吸光过程,所以它的亮度相对有限。
- 在实际的火灾场景中,烟雾弥漫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其可视性。例如,当烟雾浓度较高时,微弱的蓄光可能被烟雾遮挡,难以被疏散人员清晰看到。
2. 学习方法
- 理解其原理有助于记忆其为辅助指示的原因。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比如用一块蓄光材料在有光的环境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在黑暗环境中观察其发光效果,来加深印象。
- 对比实际案例,查看在一些有较大空间或者复杂建筑结构的地方,单独依靠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与灯光型标志配合使用
1. 必要性
- 灯光型疏散指示标志是通过电源供电持续发光的。在火灾发生时,即使电路部分受到影响,备用电源也能确保其在一定时间内正常工作。
- 它的亮度可以根据环境进行调整,并且不受烟雾遮挡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与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配合,可以形成互补。例如,在大型商场的主通道,灯光型标志可以作为主要的引导,在一些角落或者辅助通道,蓄光型标志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2. 学习方法
- 绘制简单的建筑平面图,在图上标注出灯光型和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的合理设置位置,这样有助于理解两者的配合关系。
- 关注相关的规范条文,明确在不同类型建筑中两者配合的具体要求。
四、最低照度不得低于1.0lx的技术要求
1. 意义
- 1.0lx的最低照度要求是为了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疏散指示标志。如果照度过低,人员在紧急疏散时可能会出现误判方向或者找不到疏散路径的情况。
- 这个照度要求是综合考虑了人眼在紧急情况下的视觉敏感度以及不同环境下的可视距离等因素得出的。
2. 学习方法
- 记忆这个数值的同时,要理解其背后的科学依据。可以通过查询人眼视觉特性的相关资料来加深认识。
- 在实际案例分析中,注意检查建筑内疏散指示标志的照度是否符合要求。
五、总结
在二级消防工程师备考过程中,对于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限制要全面掌握。从它作为辅助指示的特性,到与灯光型标志配合使用的必要性,再到最低照度的要求等方面都要深入学习。通过理解原理、对比案例、记忆规范条文等多种学习方法,确保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能够正确应用这些知识于消防安全管理之中。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