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二级建造师备考之基础夯实期(3 - 5月)中,建筑工程实务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里的筏板基础部分是重点内容。
一、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分层
筏板基础厚度≥1m时,混凝土浇筑分层是关键工艺。每层厚度控制在500mm,这一要求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从混凝土自身的性质来看,这样的分层厚度有助于混凝土在下层初凝之前,上层混凝土能够及时覆盖浇筑,避免出现冷缝。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比如查看一些大型建筑筏板基础施工失败的案例,往往是由于分层厚度不合理导致的结构隐患。同时,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学习,明确不同筏板基础的尺寸,然后计算出合理的分层浇筑次数和高度。
二、测温点布置
每20㎡布置一个测温点也是重要考点。测温点的合理布置能够准确反映筏板基础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因为混凝土内部水化热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导致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产生裂缝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在纸上绘制筏板基础的平面图,按照规定的面积划分,标记出测温点的位置,这样有助于记忆。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假设不同面积的筏板基础,计算需要布置的测温点数量。
三、裂缝控制 - 埋设冷却水管
为了控制筏板基础混凝土的裂缝,埋设冷却水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冷却水管内通水可以带走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降低温度差。施工时要确保水管的密封性良好,并且布置合理。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了解冷却水管的不同类型,比如塑料水管和金属水管的优缺点。同时,掌握冷却水管的布置原则,例如在筏板基础厚度方向上的间距要求等。
四、温控指标 - 内外温差≤25℃
总结的温控指标内外温差≤25℃是判断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当温差超过这个数值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考生需要牢记这个指标,并且要知道如何在实际施工中监测和控制温差。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温度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温度计、温度传感器等,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根据温度变化调整冷却水管的通水速度等措施来实现温控目标。
总之,在备考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中的筏板基础部分时,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