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桃花下浅酌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5

visits44

考前重点突破: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第49讲 - 实际施工人维权相关法律要点

在二级建造师的备考过程中,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的相关内容是法规科目中的重点部分。特别是其中关于“实际施工人可突破合同相对性起诉发包人”这一条款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应对考试以及实际工作中的法律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条款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实际施工人。实际施工人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实际履行合同义务进行工程建设的人,包括转包关系中的转承包人、违法分包关系中的分包人以及没有资质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实际施工人。

二、适用条件 - 转包/违法分包

(一)转包情况
当建设工程被非法转包时,实际施工人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例如,A建筑公司承接了一个大型工程项目后,将整个工程转包给没有任何资质的B个人施工队。在这种情况下,B作为实际施工人,面临着资金被拖欠、工程质量纠纷等诸多风险。此时,如果按照正常的合同相对性原则,B只能向A主张权利,而A可能会因为自身资金链断裂等原因无法支付款项。所以,法律允许实际施工人突破合同相对性起诉发包人。

(二)违法分包情况
违法分包也是常见的导致实际施工人需要突破合同相对性的情形。比如,C建筑公司将一个住宅项目的主体结构工程分包给没有相应资质的D施工队,这是典型的违法分包行为。D施工队在完成工程后,如果没有得到足额的工程款,就可以考虑突破合同相对性向发包人提起诉讼。

三、举证责任分配

在实际施工人起诉发包人的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至关重要。

实际施工人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实际施工人身份。这包括与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签订的施工合同、参与工程施工的相关记录(如施工日志、工程变更记录、材料采购清单等)、工程款的结算凭证或者未支付工程款的证据等。

发包人也需要对自己的抗辩理由进行举证。例如,发包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向承包人支付了全部工程款,或者证明实际施工人存在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四、典型案例分析及维权路径选择

(一)典型案例
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E建筑公司将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转包给了F施工队。工程竣工后,E建筑公司一直拖欠F施工队工程款。F施工队在收集了充分的证据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发包人G公司支付工程款。法院经审理认为,F施工队符合实际施工人的身份,E建筑公司的转包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且G公司未能证明自己已经全额支付工程款,最终判决G公司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向F施工队支付款项。

(二)维权路径选择
实际施工人在选择维权路径时,首先要评估自身的证据情况。如果证据充分,直接起诉发包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但如果证据不足,可以先尝试与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进行协商解决,同时收集更多的证据。也可以向相关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寻求行政帮助。

总之,在备考二级建造师法规科目时,对于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中关于实际施工人可突破合同相对性起诉发包人的条款,要从适用条件、举证责任分配以及维权路径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学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并且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考前重点突破: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第49讲 - 实际施工人维权相关法律要点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