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长安花落尽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0

visits31

2025年基础提升:实务 - 公路工程 - 路基强夯施工 第56讲:详解强夯法施工流程与关键参数调整

在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中,强夯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加固地基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夯击能在800 - 4000kN·m范围内的强夯法施工流程,并且对夯点间距、夯击遍数以及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进行总结,同时阐述如何结合地质报告调整相关参数。

一、强夯法施工流程

  1. 施工准备
  •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清除场地内的杂物、植被等,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这是因为不平整的场地会影响强夯的效果,并且可能导致夯锤在下落过程中的不稳定。
  •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确定强夯的夯点位置,并做好标记。这一步需要精确测量,一般采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定位。
  • 检查强夯设备的性能,包括夯锤的重量、落距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
  1. 强夯施工阶段
  • 起重机吊起夯锤至预定高度,然后脱钩自由下落,对地基土进行夯击。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夯锤的下落速度和落距,以保证夯击能准确达到设计要求。例如,对于夯击能在800 - 4000kN·m的情况,需要根据夯锤重量和落距的关系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
  • 按照设计的夯点间距进行逐点夯击。夯点间距一般在5 - 9m之间。这个间距的确定是基于地基土的性质和强夯的效果考虑的。如果间距过小,相邻夯击点之间可能会相互干扰,影响加固效果;如果间距过大,则可能会有部分地基土得不到有效的加固。
  1. 夯击遍数控制
  • 强夯一般需要进行2 - 3遍的夯击。每遍夯击完成后,要进行场地平整,测量夯沉量等参数。第一遍夯击主要是对地基土进行初步的加固,后续的夯击遍数则是进一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在每一遍夯击过程中,都要注意观察夯锤的夯击效果,如夯坑的形状、大小以及夯沉量等。
  1. 施工后的处理
  • 强夯施工完成后,要对场地进行检测,包括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等。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补充夯击或其他处理。

二、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及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1. 夯点间距检测
  • 可以采用钢尺测量或者全站仪测量的方法。在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的夯点位置进行实地测量,检查实际夯点间距是否在设计要求的5 - 9m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要分析原因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或者重新夯击。
  1. 夯击遍数检测
  • 主要依据施工记录进行检查。查看每遍夯击的施工记录,包括夯击时间、夯锤落距、夯沉量等参数。同时结合现场观察,如夯坑的密实程度等,来判断是否达到了设计的夯击遍数要求。
  1. 地基承载力检测
  •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静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等。静载荷试验是在地基上施加一定的荷载,测量地基的沉降量,根据沉降量和荷载的关系来确定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150kPa的要求。动力触探试验则是通过探头打入地基土中的阻力来判断地基土的性质和承载力。

三、结合地质报告调整参数

  1. 分析地质条件
  • 地质报告中包含了地基土的类型、厚度、含水量等信息。例如,如果地基土为软土,含水量较高,那么在强夯施工时可能需要适当减小夯点间距,增加夯击遍数,以提高地基的加固效果。
  1. 调整夯击能
  • 根据地质土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等情况调整夯击能。对于承载能力较差的地基土,可以适当提高夯击能,但也要注意不能超过设备和地基土所能承受的范围。
  1. 优化夯点间距和夯击遍数
  • 综合地质报告中的信息,合理确定夯点间距和夯击遍数。如在土质较为均匀且承载能力较好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大夯点间距,减少夯击遍数,既能保证地基加固效果,又能提高施工效率。

总之,在公路工程路基强夯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操作,准确检测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和地基承载力,并且结合地质报告合理调整相关参数,是保证强夯施工质量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基达到设计的承载能力要求,为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2025年基础提升:实务 - 公路工程 - 路基强夯施工 第56讲:详解强夯法施工流程与关键参数调整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