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市政工程是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特别是污水处理厂的试运行部分,更是考试的热点。本文将重点讲解如何制定试运行方案,以及如何总结水质指标达标控制方法和异常数据处理流程。
一、制定试运行方案
试运行方案是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关键。它包括单机调试、联动调试和负荷试运行三个阶段。
-
单机调试:主要是对污水处理厂的各个设备进行单独调试,确保每个设备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例如,污水泵的流量和扬程是否满足设计参数,曝气机的曝气均匀性是否良好等。
-
联动调试:在单机调试的基础上,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进行整体调试。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检查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确保整个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
负荷试运行:在联动调试成功后,进行负荷试运行。这一阶段主要是模拟实际生产情况,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考核。
二、总结水质指标达标控制方法
水质指标是评价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其中,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是两个关键的指标。
-
CODcr达标控制方法:为了确保CODcr≤50mg/L,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2)加强污泥管理,防止污泥膨胀;(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氨氮超标处理流程:当氨氮超标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理:(1)立即停止进水,防止氨氮进一步增加;(2)检查污水处理设备,找出氨氮超标的原因;(3)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曝气量、增加污泥回流等;(4)在氨氮达标后,逐步恢复进水。
三、结合中控系统分析运行参数调整
中控系统是污水处理厂的“大脑”,可以实时监控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通过分析这些参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例如,当发现CODcr或氨氮超标时,我们可以通过中控系统查看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曝气量、污泥回流比等,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确保水质达标。
总之,制定科学合理的试运行方案,总结有效的水质指标达标控制方法和异常数据处理流程,结合中控系统分析运行参数调整,是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对大家的二级建造师考试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多做真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因为实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