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桃花下浅酌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2

visits159

基础阶段第 1-2 个月:货币金融核心考点解析 - 货币需求理论中凯恩斯与弗里德曼模型差异对比

在初级经济师备考的基础阶段的前 1 - 2 个月,货币金融部分的货币需求理论是重点内容,其中凯恩斯与弗里德曼模型的差异对比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这意味着,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为了日常交易和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他们会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利率降低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会上升,就会更愿意持有货币等待投资机会,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学习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深理解:一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收入的增长导致消费和储蓄的增加,从而影响货币需求;二是绘制图表,直观地展现收入、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看看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总财富、财富构成、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等因素。他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认为恒久性收入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相对稳定。

对于弗里德曼的理论,学习方法可以是:对比凯恩斯的理论,找出两者在影响因素和稳定性方面的不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数据,验证弗里德曼关于货币需求稳定性的观点。

那么凯恩斯与弗里德曼模型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影响因素不同:凯恩斯强调收入和利率,弗里德曼则更看重恒久性收入等多种因素。
2. 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不同:凯恩斯的理论中货币需求不太稳定,而弗里德曼认为相对稳定。

总之,在备考初级经济师货币金融部分时,要清晰掌握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对比,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为后续的复习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基础阶段第 1-2 个月:货币金融核心考点解析 - 货币需求理论中凯恩斯与弗里德曼模型差异对比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