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桃花下浅酌

calendar2025-07-25

message3

visits108

基础阶段第 1 - 2 个月:统计基础核心考点精讲之“统计数据类型与计量尺度对应关系表”

在初级经济师的备考过程中,统计基础部分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基础阶段的第 1 - 2 个月,对“统计数据类型与计量尺度对应关系表”这一核心考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一、知识点内容

  1. 统计数据类型
  • 定性数据:包括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 分类数据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例如性别(男、女)、职业(教师、医生、工人等)。这些数据仅仅是对事物进行类别划分,没有顺序之分。
    • 顺序数据则是具有一定顺序的分类数据,比如教育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些类别之间存在着顺序关系,但相邻类别之间的差距不一定是相等的。
  • 定量数据:又分为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
    • 离散型数据是指只能取整数的数据,比如企业的员工人数、某地区的家庭数量等。
    • 连续型数据则可以在一定区间内取任意值,例如身高、体重、时间等。
  1. 计量尺度
  • 定类尺度:用于对事物进行分类,是最基本的计量尺度。它仅仅能够区分事物的类别,不能反映数量上的差异或者顺序关系。例如,用数字 1 表示男性,2 表示女性,这里的数字只是代码,没有数量上的意义。
  • 定序尺度:能够反映事物的顺序关系,但不能准确表示出类别之间的差距大小。比如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分为优、良、中、差,我们只知道顺序,但不知道优比良到底好多少。
  • 定距尺度:不仅能表示事物的顺序,还能准确测量出类别之间的差距。例如温度,20℃和 30℃之间的差距是 10℃。
  • 定比尺度:是最严格的计量尺度,除了具有定距尺度的功能外,还有绝对零点。比如收入、成本等,0 表示没有收入或者成本。
  1. 对应关系
  • 分类数据对应定类尺度。
  • 顺序数据对应定序尺度。
  • 离散型定量数据可以用定距尺度或者定比尺度来计量;连续型定量数据通常采用定距尺度或者定比尺度。

二、学习方法

  1. 理解概念
  • 首先要对每个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区别。例如,去超市观察商品的种类(定性数据),以及商品的价格和重量(定量数据)。
  • 对于计量尺度,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表格,按照不同尺度的要求进行分类标注,加深印象。
  1. 制作记忆卡片
  • 将数据类型和计量尺度的名称、特点、对应的例子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随时随地拿出来复习,看名称想特点和例子,看例子想对应的类型和尺度。
  1. 练习题巩固
  • 做大量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且在做题过程中发现自己容易混淆的地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总之,在初级经济师备考的基础阶段第 1 - 2 个月,要重视“统计数据类型与计量尺度对应关系表”这一考点的学习。通过理解概念、制作记忆卡片和做练习题等方法,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基础阶段第 1 - 2 个月:统计基础核心考点精讲之“统计数据类型与计量尺度对应关系表”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