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编辑人: 未来可期

calendar2025-07-20

message8

visits96

基础阶段第 1 - 2 个月:统计基础核心考点精讲 - 集中趋势测度值(均值、中位数、众数)适用场景

在初级经济师的备考过程中,统计基础中的集中趋势测度值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的适用场景对顺利通过考试非常关键。

一、均值(算术平均数)
1. 知识点内容
- 均值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例如,有一组数据x1,x2,x3,…,xn,那么均值 = (x1 + x2+x3+…+xn)/n。它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
- 在经济数据中,比如计算某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将所有居民的收入相加再除以居民人数,得到的就是平均收入的均值。
2. 适用场景
- 当数据分布较为对称,没有极端值(极大或极小值)影响时,均值是很好的集中趋势测度值。例如在分析一个稳定企业的员工平均工资水平时,如果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都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范围内,没有个别超高或超低的工资情况,均值就能准确地反映员工工资的整体水平。
- 在进行数据的综合比较时,均值也很常用。比如比较不同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均值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哪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更高。

二、中位数
1. 知识点内容
- 把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 例如,数据1,3,5,7,9,中位数就是5;而对于数据1,3,5,7,中位数是(3 + 5)/2 = 4。
2. 适用场景
- 当数据中存在极端值时,中位数比均值更能准确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比如在统计一个城市居民的房价时,可能会有少数天价豪宅拉高整体房价水平,此时用中位数来表示居民普遍面临的房价情况更为合适。
- 在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时,中位数有助于了解中间收入群体的情况,因为它不受少数高收入或低收入群体的过度影响。

三、众数
1. 知识点内容
-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一组数据可能没有众数(所有数据出现次数相同),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众数。
- 例如,在数据1,2,2,3,4中,众数是2;而在数据1,2,3,4中,没有众数;在数据1,1,2,2,3中,众数是1和2。
2. 适用场景
- 在市场调研方面应用广泛。比如一家服装企业想要了解消费者最常购买的衣服尺码,众数就是最有用的指标。
- 在分析分类数据时,众数可以表示最常见的类别。例如统计不同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众数血型就是最普遍的血型类型。

在备考初级经济师时,对于这三种集中趋势测度值的适用场景要多做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可以通过做一些历年真题,分析题目中的数据特点,然后判断应该使用哪种测度值。同时,自己也要多总结归纳,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例子,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能够准确作答。

喵呜刷题:让学习像火箭一样快速,快来微信扫码,体验免费刷题服务,开启你的学习加速器!

创作类型:
原创

本文链接:基础阶段第 1 - 2 个月:统计基础核心考点精讲 - 集中趋势测度值(均值、中位数、众数)适用场景

版权声明:本站点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